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山涧闲农 > 第二百四十八章:清水渔场

山涧闲农 第二百四十八章:清水渔场

作者:秋刀煮鱼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2-25 04:02:55

第二百四十八章:清水渔场

天朦胧亮了。

陈放小舅在云溪镇租了房子,乡村里,三室一厅带厨房和猪圈的曲尺瓦房。

今天有个朋友过生日,要送的雅鱼也不多,还都在成都水产市场。小舅本来想让熊鹏和他妈去送货,今天就休息一天,但听到要送云山细鳞鱼,便也没有了休息的想法。

天刚亮,就和熊鹏开着活鱼运输车来到小竹村。

陈放和张晨,还有赵吉阳和张瑶,正在用拉网拉鱼了。

小竹沟的细鳞鱼,2两左右的,占百分之五十左右。看体型,明显超过二两的,占百分之二十左右。剩下百分之三十,看着明显小于二两……

最大的细鳞鱼,应该有3两左右了。

鱼的长势,同一个塘口,长势强的鱼,恒强。而这些鱼,可以养的比较大……

拉网由陈放觉得从什么位置开始拉。拥有念力,陈放能比较准确的判断一次拉网,拉到多少鱼。

一网,陈放他们拉了六十多斤。进了拉网,开始收网,细鳞鱼就开始挣扎,用尽全身力气的挣扎……收网后,里面的细鳞鱼再放回鱼池,都不一定能活。

这个细鳞鱼的脾气,太大了。

六十多斤全装进车子的水箱里面,打开水循环,供氧机,这些细鳞鱼还在水箱里面蹦跶。

“小舅,这些细鳞鱼送到天华山庄,每斤2000元。天华山庄要的是50斤,这里有六十多斤……对方如果只要50斤,剩下的鱼就装回来。”陈放说。

“好。”小舅点点头。

2000元1斤,50斤……这就是10万元了。

细鳞鱼装好车,再装了雅鱼,小舅开始出发前的准备工作,一切正常,锁上车门,坐到驾驶位上,出发。

回到家,电饭煲里的饭已经煮好。

打开电饭煲,米饭清香味道扑面而来,夹杂着腊肉的香味。

出来前陈放就淘米煮饭了,顺便丢了块腊肉到电饭煲里。懒人做饭,简单……

将腊肉切片,正准备开始干饭,外面有车子开过来。

赵吉阳探头看了一眼:“爸。”

赵叔停下车,探头出来:“吃饭了没有。”

“正准备吃呢。您吃饭了么?”

“路上吃了面……我去前面倒个车。”

等赵叔倒车回来,陈放已经摆好了碗筷:“叔,再吃点儿。早上煮的腊肉……”

赵叔看到饭都盛好了,笑着坐了过来,看着陈放:“今天有空没?”

“有空。”陈放说。

“清水渔场的池子已经挖好了,要有时间过去看看进水和出水的布局是否合理。”赵叔说:“总共挖了10万平方米的池子。本来说是建11万平米的,随着进度,要是多建1万平米,得多花两百万。”

因为地形,在不同地方建鱼池,造价不一样。

“有建设许可,三年内扩建不需要再审批……现阶段,有10万平米足够了。”陈放说着,吃了片半肥半瘦的腊肉。

挂在灶头上的腊肉,现在可是不多久了,时间越久,吃起来就越香。

赵叔来的路上吃了二两面,这吃着腊肉,又干了两碗饭。

吃过饭,陈放收拾厨房,赵吉阳回屋换了身衣服,梳理头发。等着赵吉阳出来,他们坐上车,前往红岗山。

从碧水到大竹村,再到红岗村,一条双车道柏油路已经通车。

这条路连接了通往红岩寺的公路,来到红岗山,红岗山这边的道路也全部建好了。柏油路连接着所有大片茶山……

陈爸和赵叔的茶山,原来只有简单的土路,现在修了一条单车道水泥路,直达深山里面的清水溪。

清水溪,一条深山溪流。溪流两边高山陡立……

他们到的段落,溪流最宽处二三十米。水浅,最宽的段落,水流都刚好淹没脚踝,估摸着十几厘米的深度……

河床是各种颜色的鹅卵石,以及从上游冲下来的玄武岩……

清水溪,水流充足。

冬季,每秒的水流量都有好几个立方。

总来的来说,清水溪很宽敞,水流量大。

往上游走,清水溪变得窄了,水也不是很高,水流速度很快,听能到水流哗哗的声音。

清水渔场就建在上游,一个比较宽阔的地带,在溪流的左边。

而小舅的山涧渔场,建在清水溪右边,清水溪的一条小支流,需要过河。

清水溪已经搭建了一条水泥预制板墙,在支流的上方。

通过预制板桥,再走两百米,溪流靠红岩山这边的地市开阔,便已经到了清水渔场。

渔场建在距离河道有几十米。

清水渔场和小竹沟渔场不一样,这里是挖出泥土,建的一口口和地面一样高度的鱼池。

水泥路两边,一左一右各一排两个大鱼塘。两边鱼池差不多,宽度估摸着是20米,长度……两百多,接近三百米了。

大鱼塘,四周水泥墙壁。这两个大鱼塘很深,高度估计在2米左右。大鱼塘里面,每5米,一堵水泥墙。水泥墙很薄……应该是制模浇灌的水泥。

“叔,这大塘,多少平米?”陈放问。

“每个大塘6千平米。又用水泥墙将大塘分割开……一个大塘有60个百平米鱼池。”赵叔笑着说:“引入两口大塘的水,都是上游鱼塘和鱼池里排出来的水。等渔场建成,再进行测试……”

陈放在渔场开建的时候来过这边一趟,后面就一直没有过来了。

整个清水溪渔场,长度是拉开了3公里多。

这3公里,有些地方不适合建鱼池。

两个大塘过后,跟着一左一右两个稍微窄一些的鱼塘。宽度只有10米左右,但更长……估计得有四五百米的长度。里面也有水泥墙隔开,形成一口口鱼池。这里的鱼池,每个有50——70平米。

赵叔给陈放说了进水渠和排水渠。

再往里面走,就看到一个个独立的圆形鱼池。这些鱼池,建成的有十几个了。大的小的,大的圆形鱼池百多平米,最小的圆形鱼池只有二三十平米。池边用的是大块鹅卵石,也有用红砂岩的……

这些鱼池深度都在两米以上。进水管高度1.5米左右,鱼池里面安装有排水管,高度1米左右。

这种设计是养小型冷水鱼的,比如养爬鮡,秦岭细鳞鲑,以及冷水白鱼这些稀有名贵鱼。

再往里面走,挖掘机正在作业。挖鱼塘,预埋管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