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科学家闯汉末 > 第九百二十七章 求才若渴

科学家闯汉末 第九百二十七章 求才若渴

作者:云舒兄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4:00:55

第九百二十七章 求才若渴

这时张喜发现杨修似乎有话想说,便道“贤侄可是有何高见?”

杨修这还是第一次在众人面前发表政见,不免有些激动,他声音先是有点发颤,但说着说着很快就顺畅了起来。

“在下以为,荀公达、钟元常等人改换门庭,乃功利所致,朝廷想挽回劣势,也要招募有志之士,让天下知道,朝廷并非马子玉的朝廷,而是大汉的朝廷。”

“近年朝廷年一直受制于董贼余孽,使天下贤才有志不能报,如今长安收复,正当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为朝廷所用啊!”

杨修见众大佬都看着自己,便继续说道“马子玉提倡科举取士,名为公平取士,不以门第为限,实则是为了抑我儒家,所招募的也大都为重利轻义之辈。

察举则不同,察举重德行,招募之人多为忠义之士!

如吾等用利诱人,朝廷之利永远比不上马子玉,故而必须寻找这些忠义之士,正所谓马以利,我以义;马以暴,我以仁;凡每每与之相反,隧能如愿也!”

杨修的话虽然很空,但那个重开察举的想法还是被众多老狐狸看好的。

“察举乃兴我大汉四百年之法,的确不可弃用。”张喜点头道“只是除三县之外,地方官吏皆为大将军府所出,士子们如无处安排,恐怕反生怨念。”

杨彪抚须说道“张公、卢公亦有辅政之权,马子玉不准吾等举荐的郡守,难道连几个县令也不肯让出来吗?

我们也不要其他地方,刚刚打下来的三辅之地,不正是好去处?

如其不肯,也可以让士人对他产生怨恨!”

赵温则道“我看不仅仅可以让天下士人怨恨马子玉,还可以此拉拢各地诸侯。

曹操之子曹昂,马腾之子马超,韩遂之婿阎行,刘表之子刘琦,刘备的那两个结义兄弟关羽、张飞,皆可举为孝廉茂才,以便为朝廷所用!”

思路一打开,各种骚操作就来了。

用孝廉、茂才的名额来交换利益,本就是这些世家大族常做的事情,

几人当下定下计划,联名上书刘协,希望刘协能开察举取士,又说通卢植,让卢植写信给马强,希望马强能拿出关中的一些县的县令职位给朝廷,用于安排士官。

马强得到卢植的信后,思索了一会后,回信表示朝廷察举取士如要安排地方为官,那么就必须遵守大将军府制定的法度,如果愿意,那么可以拿出一些地方官职用于安排。

杨彪想的没错,马强虽然提倡科举取士,但因为现状还有大量的人杰有孝廉、茂才身份,因此马强还不能一棍子将这些人全部打死。

当然,马强也不会想到,杨彪、张喜等人到时候选取的孝廉、茂才都是什么牛鬼蛇神。

——兖州

曹操卷起报纸,抿着嘴起身来到了一张舆图前。

长安...

曹操手里的报纸上赫然写着《雪夜下长安!董旻四贼皆已授首!》的新闻标题。

“长安一得,马子玉尽得三辅之地了,如我是他,必会拉拢韩马,集中兵马,和我兖州决战。

而我兖州精锐兵马如今都在和袁术交战...现在是撤也撤不得,急攻也攻不下,当真是难办啊!”

在刘备出兵攻打袁术后,曹操也派遣了曹仁、曹洪、戏忠等人乘机攻城略地,以扩展势力。

“明公!”

曹操正在思索,突然听到背后有人叫,回头一看,发现是荀彧,便笑道“文若来了,最新的报纸看了吗?皇甫将军雪夜下长安,当真壮哉!”

“是啊,马子玉如今尽得关中之地,又不断在那电台中请说书先生说《马援传》,呵呵,马子玉是在拉拢凉州的马腾啊。”

曹操扶着马强送给他的横刀说道“一笔写不出两个马字,马子玉说不定还想和马腾攀亲戚呢。”

“明公所言也并非不可能啊。”

“文若,你说马子玉到底是要出兵辽东,还是声东击西,意在中原呢?”曹操问出了自己的担心。

荀彧笑了一下,说道“河北最近的报纸说马子玉派使者到辽东,要公孙度入朝,并且许诺封侯,公孙度却说他现在是辽东王,何必要一个侯爵。

呵呵,也不知道公孙度自己知不知道自己说过这段话,但这样的话放出来,河北和辽东就只能打一仗了。

从河北传来的消息还说,滨海道已经修的差不多了,河北是一定会打辽东的。”

“哦?那我兖州?”

“但河北兵力雄厚,辽东不过数郡之地,马子玉只需调动幽州兵马便可攻伐辽东,如明公无备,到时十多万河北精锐,恐怕就会滚滚而下了。”

“这正是我在担心的事情啊,文若可有计策?”曹操叹了口气问道。

和马强相比,他的本钱小太多了。

荀彧摇了摇头道“在下军略只通一二,只知河北之策,却无破解之法。”

“洛阳,黄河,南阳,我兖州兵马处处设防,就是处处无防,府中粮草又少,当真是愁杀我也...可惜志才随军出战豫州,不然还可以问问他...哎,恨吾麾下大才太少,用时捉襟见肘啊!”

荀彧听曹操这样说,便提议道“明公,今日天气晴朗,不如外出走一走,也许可以碰上什么大才,即使碰不上,换换心情也是好的。”

曹操想了想,点头道“如此也好,叫上子脩,我们一起到街上走走。”

说是走走,但路上曹操还是忍不住和荀彧谈起时事来,他叫上曹昂,其实更多的是让曹昂在边上耳濡目染,学习如何处理事务。

正走着,突然有一阵歌声传来。

“天地反覆兮,火欲殂;大厦将崩兮,一木难扶。山谷有贤兮,欲投明主;明主求贤兮,却不知吾。”

曹操听了不由顿住叫,寻声看去,却见一人葛巾布袍,皂绦乌履,面相英气俊朗,不似凡人,正一边唱歌一边牵马而行。

“嗟,歌以咏志,此人志向不凡,面相不俗,文若可知是何人?”曹操问道。

荀彧看了一眼,思索了一会,摇头道“此人我确实面熟,但却想不起是何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