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科学家闯汉末 > 第一千四百六十九章 建安二年

科学家闯汉末 第一千四百六十九章 建安二年

作者:云舒兄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4:00:55

第一千四百六十九章 建安二年

“只剩下你们几个了吗?”

看着零零散散站在自己面前的路遗几人,赵火倒吸了口凉气。

在路遗之后,一具具尸体摆列的整整齐齐,就好像他们出发时一样。

赵火知道会有损失,但没想到会损失这么大。

他辛辛苦苦攒下的班底,一战折损了大半。

“卑职无能!”路遗拜道。

“任务完成了,就不是无能...益州将因为你们少死不知道多少万百姓,尔等功劳甚大,阵亡的弟兄们也会得到抚恤和应有的身后荣耀!”

说完,赵火只觉得鼻头发酸,忍不住歪过头捏了捏眉心。

这些人不少都是他一手一脚教导出来的,要说不难受,那是不可能的。

“这便是我们锦衣卫的宿命。”紫虚走上前,口中念道“风萧水寒,旌霜履血,或成或败,或囚或殁,人不知之,乃至陨后无名。”

随着紫虚的声音,所有锦衣卫一同喊道“呜呼!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来兮精魄,安兮英灵。长河为咽,青山为证;岂曰无声?河山即名!

人有所忘,史有所轻。一统可期,民族将兴。肃之嘉石,沐手勒铭。噫我子孙,代代永旌。”

这是马强让人刻在英灵殿上的文字,更是锦衣卫的信仰所在。

虽说他们的名字无人可知,但他们的功绩永世长存!

“道长,说起来最后那条白龙是怎么回事?”

小孟提出自己心中的疑惑。

紫虚将拂尘轻轻拨开,一个玻璃盖赫然出现在众人眼前。

“贫道这拂尘其实也是一个手电筒,只需在盖罩上刻上纹路,就可以形成白龙浮现的场景了。

不过这也只能在室内用下,要是在外面,一下就露馅了。”

“道长用此物就把刘璋骗的团团转,当真好手段啊!”

“哎,贫道也没骗他,只要他从天命,大将军为了天下安定,是不会动他的。”

紫虚猜的没错,刘璋后虽折转数郡为官,但确是富贵一生,后六旬之时退隐回故乡,在子女围绕下病逝,享年八十一。

张任远远的看着正在进行火化前的告别仪式的赵火等人,叹了口气。

刘璋的投降让他没有了效忠的对象,但要他就这样归顺马强,他又一百个不愿意。

“将军,我们接下来怎么办?”

被包扎的和个木乃伊一样的泠苞和邓贤一同走了过来。

刘璋已经跟着河北军出发去鱼复城了,其他部下也是或降或散,唯独他们三人不该何去何从。

“你们要是想从军,可以过去和他们说。”

邓贤摇摇头道“和他们一起去打我们的同僚吗?我不愿意!”

“是啊,我也不愿意...”张任吸了口气,看向天空的云朵说道“我们去荆州!”

“长沙吗?”

“不,江陵!”

张任突然很想见见张绣和赵云这两个师弟。

他很想知道马强到底是汉贼还是汉将。

他知道他师父选徒有多严格,如果马强真的是欺君辱下的汉贼,他不信自己的两个师弟会愿意跟随马强到今天。

君择臣,臣亦择君。

张任要用自己的眼睛去确认一些东西。

——鱼复城

“吾已从天命,归顺朝廷,尔等快开城门!!”

吴班站在城头看着在城下一身是劲的劝降的刘璋,人都有点傻了。

这算怎么回事?

虽说部下中不少人都不愿意这样弃械献城,但吴班却比他们想的更多。

刘璋投降,益州大势已去,河北军接管益州只是时间问题,如果自己死战到底,先不说到底为谁死战,一旦等到河北军得胜,吴氏必然会被益州士族推出来当替死鬼。

毕竟吴氏本就是依托刘璋父子的外来士族。

吴班的投降只是一个开始,随着河北军的不断推进,极少有军队选择一战的,可谓望风而降,极少厮杀。

但同样,益州各地的大族也在暗中勾连,准备用自己的办法告诉这些外来者,益州是益州人的益州,益州的规矩已经数百年没变了,即使刘璋投降了,也不当改变。

益州的消息传到了广宗,这让马强笑着过了一个好年。

“赵火等人干的漂亮,刘璋已经归降了,赵云调文聘、朱治两军已经攻入了益州,很快益州就可以彻底平定了。”

马强坐在床上一边把玩着貂蝉珠圆玉润的身子一边和众人说着益州的消息。

“小马哥,那明年之后,天下是不是就可以彻底安定了?”躺在边上的青橙问道。

“差不多吧,荆南黄祖已经退出了长沙,和刘虎一同败往零陵和桂阳,要不是天气寒冷不便追击,荆南现在也差不多可以平定了。”说完马强又觉得恢复了点力气,对正在下面努力的董白道“可以了,上来吧。”

“好~”

伴随着荒淫无度的声音中,建安元年结束了。

这一年,马强基本平定了荆扬,利用内应诱降了刘璋,更重要的是远洋舰队的回归让大汉提前千年得到了美洲的各种高产作物种子。

虽说这些作物全面推广最少也要五年,但未来毕竟是光明的。

从辽州到西州,从并州到荆扬,所有人都希望着伴随战乱的逐渐远去,新的一年生活可以更美好。

建安二年到来了。

——河北大学

“由是而立者强,强者昌;不立者弱,弱乃灭亡...”

“此乃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故而不管是人还是物,都当顺天命,如逆天而行,乃自取败亡也!”

“荒谬之言,女娲补天,大禹治水,这些哪一件不是逆天而行?如没上古先贤逆天而行,如何能有今日天下?

吾等志士仁人,只需对得起心中三寸气,如天塌则当顶天,如地陷则当补地,岂能以天命之言逃避之?”

马强坐在台下,听着台上一群学生互相辩论,抬了抬为了遮掩身份而戴的帽子,对边上的刘备说道“玄德公觉得这些学子如何?”

“朝气蓬勃!”

马强笑了一下,说道“益州的消息听说了吗?”

“已经从新闻中得知了,刘使君顺天命献益州,百姓因此避免战火,明公当记其一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