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穿行宋末 > 第五百八十一章 局限

穿行宋末 第五百八十一章 局限

作者:地狱猫神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4:00:31

第五百八十一章 局限

杜昱利用传送门将招揽来的第一批人口‘搬运’到燕都安置起来。

这次成功的案例给他提了醒,迁移人口需要做的工作非常多,而且处理人的问题总是很复杂的,把人带到大梁只是一个开始后续的一系列安排同样重要,否则只会适得其反徒增烦恼。

不管怎么说睦州城中逃出来的百姓和陆家庄附近的人都已经来到燕都,从温暖湿润的江南一下来到已经进入寒冬的北地,这些人多少有些不适应。

好在飞虎军的军医就在一旁,稍有不适便会有人来给看病。而且为了妥善安置百姓闻焕章特意调配了少物资满足他们的日常生活。

考虑到他们的饮食习惯,杜昱还特意从背包空间之中放出了一批蔬菜罐头供他们食用,同时也让燕都的工厂优先供应一批蜂窝煤来取暖。

现在已经到了宣和二年的十二月初,燕都的天气转冷,确实需要给那些百姓一定的适应时间,实际上已经不适合再将他们迁移到更北面的大定、辽阳等地。也就意味着整整一个冬天,大梁都要养着他们。

杜昱对此倒并不在乎,现在大梁的粮草多的是便是大名府、河间府两地的收获的新粮就足够用到第二年,更不要说缺粮的话他还可以从现代时空大批量收购。

用些许粮草物资就能换来珍贵的人口资源并不是亏本的买卖,从长远来看只有大梁国的人口爆炸式增长才能满足他征伐更多土地的雄心。

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时空,其实人才是最重要的。没有人口基础什么都是空中楼阁,以大梁目前区区七百万的人口,又怎么能支撑他占领更多的土地资源,而没有资源他又用什么来换另一个时空的金钱呢,两者之间相辅相成形成健康的循环才是正道。

杜昱不放心还特意调集人手,专门照顾这些人的日常生活让他们感受一下大梁热情的怀抱,与此同时他还派人送来大梁的律法和政策,让陆知俞等人加深对国家的了解。

现在情况比较特殊,他并不能长期呆在燕都之中。因此将任务派发下去之后便打开传送门再次回到了陆家庄。

陆清原本可以留在燕都,不过见家人安置的非常妥当便主动请缨愿意过来帮助梁王聚敛人口,杜昱非常高兴,多了陆清这位江南人士的帮忙就多了一份成功的概率。

不过现实终究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杜昱的策略出了陆家庄便又被打回原形,不是陆清亲自劝说自家老子,怕是陆知俞也不会轻易舍弃几世积攒的家底。周边大一点的集镇都没人听信白琦等人的宣传,就别提到富阳府城了。

兜兜转转又回到原点他多少有些无可奈何之感,只是有成功的案例在前,倒不想刚来两浙路时那样焦躁。暂时没有收获并不可怕,他相信只要方腊的起义军打过来,会有人扛不住兵灾选择到大梁避难的,时间会给他答案。

于是杜昱便吩咐大梁水军上船,因为方腊军是从南边的清溪一带向杭州府方向进攻,他便下令让舰队行驶到富阳府城十几里外的一处河道之上,准备在那里等待方腊大军送上助攻。

陆清在飞剪船上看着生活了二十几年的家园越来越模糊,心中浮现无数的感慨,抛弃家业的辛酸和侥幸逃开兵灾的愉悦交织在一起,也不知道是什么滋味。

其实陆家庄的人闹闹哄哄的要逃离富阳,大宋的官府并非一无所知。富阳的知府对地方管控说不上多么到位,但这等大事还是第一时间就有所耳闻。

只不过他并不会阻止,倒不是说这人玩忽职守疏于治理地方,单纯的就是私心作祟而已。别看现在方腊军已经攻下睦州,并且正在征伐睦州府辖下的县城。

可富阳府的官员还认为所谓的‘义军’不过是纤芥之疾,而府城城高水深易守难攻,城中更是有不下八千官军守住问题不大,更何况朝廷早有消息传来宣抚制置使童贯、谭稹率禁军及秦、晋二地的蕃、汉兵共十五万前往江南。他们相信只要富阳府坚持一段时间,朝廷大军一到便可剿灭贼人。

那时可就到了捞好处的时候,像陆家这种举家逃亡的大族虽说带走了金银细软,可那些房宅屋舍以及上千亩的田地就成了无主之物,只需略施手段还不是他们当地大员的囊中之物。想到这些好处才放任大梁的水军四处宣传方腊军的残暴,在他们看来逃走的百姓越多越好。

杜昱并不知道暗中还有人帮了他一把,否则一定会当面感谢。

由于北宋时空的信息传播速度有限,当地的百姓的目光有一定的局限性,还没有意识到方腊军的危害,舰队只能在河道附近一边宣传一边苦等起义军的到来。

杜昱见收效甚微,且方腊的义军迟迟未到,便将定在陆家庄的时空锚点取消转而定在阮小七的这艘飞剪船上面,反正大宋官府不管他们也不会移动位置,倒不用担心传送时会出现问题。

将舰队交给三阮之后,他便打开传送门回到燕都查看一番。

见大梁并没有什么大事,他又将目光放在河东的战场那边。虽说通过随军携带的对讲机电台等通讯设施在燕都城中就能了解到战事的进度,但他还是决定亲自到前线去看一看。

杜昱传送到壶关,然后带着自己亲兵卫队向西追了过去。让他没想到的是,走出壶关没到八十里便遇到一位大汉拦住他的去路,而且纳头便拜要求加入大梁军。

通过自我介绍他才知道眼前的大汉竟然是原壶关的守将山士奇,当初壶关被宋江的人马攻破他便弃城而逃,甚至田虎什么脾气秉性的他不敢回到威胜,便躲在乡野间观察形势。

一开始他以为朝廷大军必然会秋风扫落叶一般将晋王拿下,可他原本就是因杀人惧罪才投到田虎麾下,又怎么敢轻易的投靠朝廷。

直到听说不少昔日的同袍都转投朝廷他才放下心来,准备出来投奔荡寇军。不过未等他改换门庭局势又出现了巨大的转变,梁国的大军转瞬而至在壶关与朝廷大军对峙。

出乎山士奇意料的是,没过几天便传出朝廷大军中计全军覆没的消息,而大梁的军队正在重整人马准备征讨晋王田虎。

经过数日的探听他得知昔日的同袍大多转投大梁军,并且对方并没有追究他们的过去。听到这个消息他顿时兴奋起来,打算投靠到大梁军中重新开始。

可他又没有门路,只能带着十几名亲兵在壶关附近瞎转,没想到还真遇到大梁的军官,这才鼓起勇气拦路。

请记住本书域名:。笔趣阁手机版网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