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穿行宋末 > 第四百二十八章 迁移(上)

穿行宋末 第四百二十八章 迁移(上)

作者:地狱猫神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4:00:31

第四百二十八章 迁移(上)

扈三娘求见杜昱,向他请战想要去大名府帮助九纹龙史进。

杜昱这才察觉到自己一味追求战功忽略了人性,手下的兄弟打了大半年的仗,一定会非常想念亲朋好友,如果长时间不能满足他们的精神需求,是不利于军中的士气的。

“弟妹莫急容我几日,等我在大梁那边安排好再让你与大郎相聚如何?”杜昱说道。

“小妹多谢兄长成全。”扈三娘说道。

张盈见相公不愿多谈此事,立刻岔开话题,与扈三娘探讨起育儿心得来。

杜昱趁机摆脱尴尬起身告辞,跑到聚义厅去找朱武和阮小五商议大事。

“大哥不是与嫂子团聚?怎么又回来了。”朱武有些诧异的问到。

“不瞒兄弟,是哥哥我思虑欠佳,忽略了在外征战的兄弟啊。”杜昱叹到。

“大哥,发生什么事了。”阮小五问到。

“扈三娘找到我那里,说想念大郎,想要去大名府助阵。”杜昱也没隐瞒。

“那大哥的意思是?”朱武问到。

“有个想法与你们参详一番,大梁军中有不少老兄弟的家眷都在山寨之中,今后的发展方向也在那里,你们说趁现在把家眷迁移到燕都如何。”杜昱问到。

“大哥,有句话小弟早就想说。大梁正是用人之际,山寨的兄弟却在水泊之中无所事事,碍于当前的局势,很难有所作为还不如将精力投在北地。”朱武说道。

“道理是这个道理,可我总觉得水泊不能放弃。这里的确没有太大发展,可地理位置却非常巧妙,你们看。”杜昱点指着地图说道。

“山寨这里距离汴梁城只有七百余里,距离莱州、登州等沿海州府更近,真要到了与大宋全面开战的一天或许可以从这里出一只奇兵配合水军抢占先机。”

朱武看着地图点点头又摇摇头说道:“大哥,水泊现在变成鸡肋了。周边州府太多朝廷的力量太强守着它没有发展空间,放弃却又有一定的战略价值,还拖着不少人手在这里动弹不得。”

杜昱叹气,实话说海外有吕宋岛,沂州那边还有一支队伍可以见光,大梁那边又已经建国,梁山泊对于他们来说地位一直在下降。

真如朱武所说成了鸡肋,丢了吧总觉得有些可惜还有一定的战略价值,守着吧又牵扯很大的精力占用宝贵的人力资源。

“我看不如这样,先将山寨中没有战斗力的家眷迁走,将他们安置在燕都。一来方便兄弟们探亲,二来也能填充京都的人口。剩下的喽啰兵先守着山寨,日后看形势发展再定是去是留。”杜昱说道。

“大哥,办法是不错。可如今济州那边正在集结兵马,最近官军的探子非常活跃,我怕咱们这边一动就会被沿岸的侦骑探知,若是官军趁机针对,怕是大哥也难违军令啊。”阮小五说道。

“这倒是一个问题,不过我可以试试看能不能用搬运之法将他们带到燕都。”杜昱说道。

他一下想起自己的金手指,想要让系统升级只有一个办法,就是带人传送或者穿越时空。

穿越时空事关重大,他不敢轻易带人,但将梁山泊之中的家眷传送到燕都却可以试一试。

“若是这样此事可行,不过大哥要先在燕都那边做好准备,算上独龙岗投奔过来的人,山寨上的要迁移的可不在小数啊。”朱武说到。

“恩,确实应该做好准备再去行动,这样,小五兄弟依旧在水泊加强戒备保护山寨的安全,朱武兄弟多费心将这件事散播出去,做好迁移的准备。”杜昱说道。

“大哥放心,小弟定然将此事做好。”朱武和阮小五齐声说道。

就这样三言两语,杜昱重新规划了梁山泊的未来。

回到家中的时候扈三娘已经离开,张盈趁此机会服侍他洗漱休息。

一夜无话,第二天杜昱早早起床传送到沂州军的大营之中。

欧鹏和吕方早就知道将军的神异之处,对他神出鬼没的行踪并不奇怪。

杜昱将二人召至中军大帐询问一番,得知张叔夜仍在积极练兵等待其余三州的兵马。

考虑到磨合的问题,他觉得最近一段时间都不会有战事,于是在将沂州军交给二人之后,他选择开溜去办自己的正事。

打发走欧鹏和吕方,杜昱直接打开传送门,传送到燕都的王府之中。

来到书房,他立刻召见闻焕章对他说起欲将梁山泊的家眷迁移到燕都的事情。

闻焕章对此事大力支持,在他看来燕都城内除了大梁的军队都是辽国的旧民,即便支持大梁在忠诚度上也要打一个折扣。

此前他就通过情报部与云鹏等玄法道高层沟通过,让他们在大宋境内召集没有恒产的百姓迁移到燕都填充人口,改变大梁京都的人口构成。

闻焕章并不狭隘,作为大宋的文人收复燕云一直是这些主战派的梦想,在他一直以为辽国的汉人与大宋的汉人并无区别。

可现实就是现实,两者同源不假却并不是一回事。在燕都推行新政的时候众多下属向他反映,燕都的汉民在做事的时候依旧习惯辽国的旧历,对大宋的法律并不认可。

这让闻焕章心生警惕,觉得尽管燕都的百姓对大梁表现出支持的态度,但心中却并未忘记统制他们一百五十多年的旧主。

杜昱提议将梁山泊的家眷迁移到燕都可谓正中下怀,他立刻就表示会将燕都城中原辽国官员聚居的地方划成一片用来安置他们。

并且在燕都的‘公田’里划拨出一部分专用,帮助这些人在此地扎根落户。

对他的提议杜昱很是赞同,那些追随他多年的老兄弟配的上这个待遇。

实际上如果不是处在随时爆发战争的边缘,他早就为手下的兄弟分田,鼓励他们成家立业了。

杜昱非常高兴,看来当初费尽周折将闻焕章救到山寨是对的,转换思想不再冀望大宋的他果然尽心尽力为大梁办事。

有了他这样的人,大梁的前途一片光明。

两人在一起商议了一些细节上的问题,从每家每户按照地位贡献分的房屋到田地,都制定了一个相对公平的制度。

闻焕章自打来到梁山后对这种办事方式就非常赞同,教条一些并不可怕,依靠人情道德维持秩序更加恐怖。

杜昱将燕都的事情完全交给闻焕章,自己则传送到马头山山寨之中。

那里距离大名府比较近,他要去看一看史进,顺便在那里安置最后一个时空锚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