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穿行宋末 > 第三百九十章 平稳接收

穿行宋末 第三百九十章 平稳接收

作者:地狱猫神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4:00:31

第三百九十章 平稳接收

杜昱和耶律淳达成一致,在他让出三城的前提下暂时休战。

耶律淳一边收拾细软,一边派人去幽州城和涿州城通知守将。

与梁山军一战几乎摧毁了他的信心,直到现在他都没有相出应该如何应对敌人的新式战法。

没有信心与敌人抗衡才是他最终决定谈判,用城池换取暂时的安全的原因。

耶律淳的想法很正常,他想着先缓过这口气再做打算,尤其是要保存有生力量。

最起码也要聚集一二十万大军才能再次与梁山军作战,没有人家的战法先进,最起码也要在人数上压制对手才行。

科技、人口一样都不占拿什么和人家打,这样下去和送死有什么分别。面对这样的现实耶律淳才忍痛放弃了自己的老巢。

杜昱也不是傻瓜,面对大好局面他当然想一鼓作气直接吞下燕云十六州,从军队数量上来说他现在有这个实力。

但他要面临的问题也很多,有背包空间中的那些物资,一路打下去是不缺粮草,可每攻占一地就要分出不少兵丁守卫,还要在占领区搞初步的改革。

就像现在,他的队伍看似还是七万人左右,但却是算上了收降的那些辽国兵丁,实际上真正的梁山泊精锐还是那三万多人,带来的那些辅兵都被分到占领区维持秩序。再多占几个城池,他就只能派手下的精锐来守城了,这无疑会削弱飞虎军的力量。

还有一点非常重要,梁山军的士兵毕竟不是机器,他们也会累会疲乏。从他在沧州起兵算起这三个多月的时间,兵丁们每天不是在赶路就是在打仗,能休整的日子里也是在准备作战。

**上的疲乏倒不是多严重,精神上却有些不堪重负。每天生活在高压之中,若是一直打下去迟早会有爆炸的一天。

杜昱就是发现了这个问题的苗头,才打算暂时缓一缓。

毕竟在现代时空那条时间线的真实历史中,辽国被金国攻破临潢府之后还挺了四年才宣告灭亡,底蕴还是有的,真把耶律淳逼急了并没有好处。

还不如趁机休战,先把取得的战果消化一番再做打算。反正辽国日薄西山,日后又闹出了耶律淳建立北辽等一系列的事情,坐等敌人内讧,再去捏软柿子比追着打得效果要好的多。

主要的是还有一个刚面不能忽略,那就是大宋朝廷,要知道历史上金宋使臣频繁接触,正是在宣和二年达成一致,双方商定:金取辽中京大定府,宋取辽南京析津府,辽亡后,宋将原给辽之岁币转纳于金国,金同意将燕云十六州之地归宋朝。

杜昱辗转从辽国人那里得到消息,金国人果然如同历史上那样占据辽国的上京,想来海上之盟应该已经达成。

如此一来,大宋朝廷大概还会组织起十万大军攻伐燕云,可如今河间府连带半个燕云都成了他的地盘,那么梁山军即将要面对来自大宋的压力。

从多方面考虑,杜昱决定见好就收,先稳一稳观察一下局势的发展方向再做打算,基于此他才同意停战。

两边都有停战的缘由,达成一致之后双方立刻行动起来。

杜昱给了耶律淳十五天的时间,其实算不上多但也不少,梁山军在居庸关这里按兵不动,但却派杨春带着一支百人队到南京府城那里作为监督,敦促辽国方面赶紧行动。

耶律淳也派出一支侦骑在居庸关城下关注梁山军的动静。与此同时双方各派信使将停战的消息传达给自己人。

再说许贯忠那边,在休息七八天之后终于等来了扑天雕李应和鬼脸杜兴统帅的后勤部队,他们经过千辛万苦才将八万石粮草运到岐沟关的前线,豹滔军到现在才算得上后顾无忧。

经过一番商议之后,李应和杜兴押着瓦桥关下那些契丹俘虏返回河间府,而许贯忠则准备攻打涿州城。

豹滔军从岐沟关出发,不到三天的时间就赶到涿州城下扎下连营。许贯忠命大军休整两日,然后便打算一举攻破涿州。

就在这个时候,大帅的信使赶到了豹滔军的大营之中,捎来停战的消息和杜昱的一封密信,许贯忠读后才知道,大帅那边连下数城已经逼得耶律淳放弃南京府城的老巢和幽州、涿州二城。

担心手下不理解,他还特意在信中详细解释了做出停战决定的原因和理由。现在杜昱要求许贯忠做好万全准备,平稳接手涿州和幽州两城。

许贯忠对此倒没有什么反感,豹滔军不像飞虎军,他们受困于后勤补给,是一步一个脚印打过来的,在前方攻击敌军的同时还要派出部队反复在路上清理骚扰的契丹人面对的困难要多得多,能够兵不血刃拿下涿州和幽州再好不过。

不过他的作战风格就是四平八稳,对待接受涿州城这件事上也是如此,经过反复思考之后,他将林冲、鲁达、解珍、解宝一一派了出去,做出各种后手的安排,将可能遇到的情况都考虑周详,这才派人去涿州城联系守城的辽国将领。

涿州城中的萧塔律得到耶律淳的命令之后松了一口气,梁山军兵临城下,他站在城楼上观察发现耶律大石所说不假,梁山军确实有七八万人之多。

人数上涿州城的守军就无法与对手相比,更何况对手还有诡异的手段攻城。对于守住涿州他一点信心也没有,甚至早早的将家人送到了幽州。

关键时刻没想到燕王耶律淳竟然与梁山军达成了停战协议,这对他来说简直不要太好。有了台阶可下那还不赶紧抓住机会。

很快,他就接待了许贯忠派来的使者,双方商议撤军的细节。大的方向已然定下,细节上萧塔律也不想过多计较,他正想早点离开是非之地,逃到相对安全的地方。

五天之后,萧塔律便带着涿州城的守军载着粮草辎重出城上路向西进发,跟随他们走的还有不少涿州的百姓,不过大多数都是契丹贵族和一些汉人的富户。

其实在战争中受到伤害最深的还是百姓,无论是那个朝代,军队一旦战败普通百姓连逃跑的资本都没有。

没钱没粮,就算你能逃到安全的地方又能怎样,还不是没有立足之地,与其瞎折腾还不如原地等候命运的裁决。

涿州城的百姓就是带着这样的心理看待陆续进城的梁山军的。

请记住本书域名:。笔趣阁手机版网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