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穿行宋末 > 第三百八十四章 弃城

穿行宋末 第三百八十四章 弃城

作者:地狱猫神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4:00:31

第三百八十四章 弃城

阮小二和李林带着许贯忠的密信返航,他们要沿着沽水北上找飞虎军汇合。他们走后,许贯忠见大军将状态调整得不错,于是便下令拔营起寨向岐沟关进军。

再说耶律大石,乘兴而来败兴而归,原本以为‘宋军’腐朽堕落不堪一击,那想到遇到当头一棒反而被人家打个全军覆没。

算算人数,跟随他逃回岐沟关的兵丁加在一起也才一千五百多人,只有当初来时的二十分之一,这场失利当真败得体无完肤。

不但没有将‘宋军’赶出燕云,反而搭上了岐沟关之中的大部分兵丁,没有收复土地不说眼看岐沟关也要不保。耶律高那边一点动静也没有,看来也是遭遇不测。

耶律大石越想越难受,尤其是这几天萧达赫一直在他眼前晃悠,不断问他岐沟关该如何防守。

他能说什么,要不是自己将岐沟关的八千守军带了出去,萧达赫至少还能守一波,可眼下城中的守军和他带回来的溃兵不过两千多人,那什么去对抗敌人七万大军。

耶律大石无比烦恼却又不得不面对,打开地图他开始研究‘宋军’接下来的行动。看着地图上的行军路线,敌军从河间府一路向北推进,很明显是冲着幽州去的。

瓦桥关和岐沟关是必经之路,任谁想要攻击幽州都要先拿下这两处关隘,将自己的后勤之路打通。

他现在有几个选择,一是立刻返回临潢府上报朝廷,请求再派下援军。二是带着岐沟关剩下的兵丁去涿州城,帮助涿州的守将萧塔律守城。

将消息上报朝廷是必须的,尽管这是他军旅生涯之中难以抹去的黑点。只是考虑到如今辽国和金国之间的形势,耶律大石觉得朝廷未必肯再派援军来平燕云。

思虑良久,耶律大石决定还是先到涿州城看看情况,如果涿州那里守军人数足够他就留在那里帮助守城,若是不行,他就撤到幽州再做决断。

他将自己的想法对萧达赫道出,那怂货立刻就回到府中打点金银细软,逃走的时候还不忘带上几名小妾。

耶律大石非常鄙视,但也没说什么,不管怎么说都是自己夺了岐沟关兵丁的指挥权,他欠人家一份人情。

为了不给敌人留下物资,临行之前他忍痛将岐沟关之中的储存的粮草一把火烧了个干净。这才带着残兵败将向涿州进发。

路上倒是无话,他们顺利的进入涿州城。

见到耶律大石,萧塔律倒是非常客气,对这位大石林牙给予了相当的尊敬,并没有因为一场失利就另眼相看。

在酒宴之上,二人就探讨起如今燕云的形势。

了解到具体战况,萧塔律不由得眉头紧蹙,他没想到耶律大石遇到的敌人居然这么强,完全颠覆了他对‘宋军’的印象。

眼下涿州城之中人马并不多,只有七千多人,若是将忠于朝廷的契丹人动员起来,大概能凑到一万两千人左右。不是不能再堆人数,只不过那样做的话很难保证军队的质量。

以这样的人数来对抗七倍于己的‘宋军’,萧塔律觉得一点把握也没有,尤其是听到敌人还有非常诡异的手段可以震塌城墙,还有一种火炮威力奇大。自知无法与大石林牙的才华相提并论,连他的大军都被击溃,更何况自己这缺兵少将的涿州城。

耶律大石见状伸手拍了拍萧塔律的肩膀表示安慰,其实他到现在都没明白为什么一向拉胯的大宋军队什么时候变得这般可怕。特别是那种火炮,威力奇大射程足有三四里远,简直不讲道理,直到现在他都没有想出破解之法。

萧塔律为了向他请教守城之法,将涿州的底细合盘托出,二人研究一番之后,得出的结论都不太乐观。

此时耶侓大石表示,自己要去幽州看看情况,那里毕竟是大城留守的兵丁不在少数,能动员的契丹百姓也多,他想再拉起一支队伍。

萧塔律是涿州守将,大石林牙可以去幽州他却不能无故弃城,不过在心中也有了预期,趁此机会向其提出要把家人转移到幽州城中。

耶律大石满口答应,在涿州住了不到三天便再次上路赶奔幽州城。

回头再说许贯忠,大军休整完毕他立刻率军扑向岐沟关。

经过两天的赶路来到岐沟关城下,却发现城头之上连个人影都没有。

鲁达率领手下直接发动攻击,到了跟前才知道并不是敌人的阴谋诡计,城关之中确实没人把守。

只不过等他们冲到岐沟关之中才发现,辽国的军营已经变成一片焦土,甚至有些地方仍在散发着余热。

花和尚不甘心在城中到处查找期待能有所收获,可惜耶律大石确实是个狠人,一点物资都没给他们留下来,几万石的粮食都被一把火烧成了焦炭。

许贯忠心里也不好受,这些粮食不说军中急需,便是分发给百姓又能养活多少人。对自己相对保守的策略也感到些许遗憾。

兵不血刃拿下岐沟关,他再次将大军停留下来,这里距离涿州城已经非常接近,他要做好完全准备再发动攻击。

既然大帅的飞虎军那里进展顺利,他确实应该按照密令中的建议,以稳为主牵制辽国朝廷的注意力来给友军创造机会。

许贯忠将大军驻扎在岐沟关之中,安定之后立刻撒出去大量的探马,侦查周边的地形地貌。虽说他有个别称叫‘活地图’,但那是对大宋境内的了解。

辽国这边的风土人情和地理,他仅仅是在书本和地图上做过研究,与实地还有些许差异,并不能够完全照搬。

当然,侦查地形是一方面,另一方面那个让他觉得头疼的后勤问题还是没有解决。如今李应和杜兴的补给运送到了莫州,距离岐沟关还有相当长的距离。

尽管现在手中粮草不缺,但他还是决定等一等,至少也要保证后勤补给路线的安全才能再次向前推进。

而且他还有个想法要和李应见面之后再做商议,瓦桥关城外的军营之中关押着两万多俘虏,怨军中的有些汉人倒是可以收降,不过那些契丹人却很难处理。

留在军中徒增消耗不说,还是一股不安定的因素。所以他打算让李应将这些降兵压回河间府去做苦力。

请记住本书域名:。笔趣阁手机版网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