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穿行宋末 > 第三百四十七章 领军

穿行宋末 第三百四十七章 领军

作者:地狱猫神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4:00:31

第三百四十七章 领军

杜昱来到海边的秘密基地查看集结的山寨大军。

了解了大军的兵力构成和具体情况之后,他决定将兄弟们在军中位置调整一番,不能每个人都作为主帅领兵打仗。

主要是这些兄弟出身都不高,基本上都没接受过专业的军事训练,能带兵是因为实在没什么人可用只能硬着头皮让他们顶上。

能不能成长为独挡一面的人还要看他们在战争中的表现,现在这些人包括朝廷大军中混过的林冲和鲁达在内都只适合做将,而不是做为主帅。

杜昱思考再三,他觉得如果让许贯忠甫一来就做主帅,位置高于山寨的老兄弟也不合适,主帅这个人选也只能他自己担任了。

不过,事情总是可以变通的,既然喽啰兵的水平良莠不齐那就完全可以分兵,精锐的一块就由他自己统领,而那些素质稍差的可以给许贯忠,让他作为二路主帅。

一来可以保证核心力量握在手中,二来也可一用实战检验许贯忠的才学。若是真的有统兵之才让他全面指挥也不是不行。

想到这,杜昱决定先给老兄弟们透透风,看他们的反应如何,若是反应激烈就要再想办法变通。

于是,他便和陈达、鲁达、杨春、崔埜等人一一谈话,将自己的打算透露给他们,并且让他们提建议。

陈达和鲁达、崔埜都是性情中人,对许贯忠的迅速蹿升有些微词,只是在大哥面前他们也没有太过放肆,毕竟杜昱一直待他们不薄,而且向来神神秘秘,做事不拘一格却让人非常安心。

杨春、林冲向来沉稳,对大哥安排的事情只会认真执行,也从不质疑他的行事动机,对此事倒是持无所谓的态度。

而唐斌因为上山比较晚,资历比不上那些老人,又没为山寨立下什么功劳,说话就没什么底气,再有他性格豪放也不是那种斤斤计较的人,对此更是没有意见。

杜昱说服了几位老兄弟这件事情就成了大半,至于陈达、鲁达在整合河北两路山寨时收的那些小弟的意见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说服了老兄弟,剩下的就是和许贯忠交流了。

当杜昱和他私下交流,说要将大军一分为二让他做二路主帅的时候,许贯忠受宠若惊。他真的没想到这位教主真人有这么大的魄力。

他本以为杜昱也就是给自己安排一个职位,最多也就是领一路喽啰兵,毕竟有那些老兄弟在怎么也不轮不到自己指手画脚。

没想到,大哥竟然打算让他独领一军,甚至要安排几名老兄弟做他手下的将官,光是这份信任就让他感激涕零。

许贯忠当即下拜,对杜昱施以大礼。

杜昱扶起他,拍着他的肩膀表示自己用人不疑的态度,甚至还说起,若不是他出来乍到恐不服众,便是将整个大军交道他的手中。

这货的一番表演深深的打动了许贯忠的心,让这位在今后的日子里死心塌地为他卖命一生,那演技比什么影帝都更牛。

主要的人物搞定,杜昱便开始调整大军的构成,将军队分成两路。

第一路自然是由杜昱本人统领,带兵的将领包括陈达、杨春、崔埜,兵力组成则是一千梁山泊带过来的骑兵,一万长枪兵,八千刀盾手以及七千弓箭手,辅兵则带了一万人左右。

第二路由许贯忠率领,带兵的将领是鲁达、林冲、唐斌,兵力构成则是一千凑出来的骑兵,一万长枪兵,一万刀盾手,一万弓箭手,剩下的一万三千多辅兵都给了他们。

算起来许贯忠率领的喽啰兵比杜昱本人统领的大军数量还要多一些,只不过战力上肯定还是以梁山泊老兵为主的第一路大军高一些。

其实这样搭配将领,杜昱也着实费了一番心思。

自己这边不用说,三位老兄弟都是一开始就跟随他的人,在梁山泊的喽啰兵当中有极高的威信,而且最听自己的话。

另一路,他让鲁达和林冲在一起,主要就是考虑到鲁达虽然性格有些暴躁,但对林冲的话他是能听进去的,林冲又是识大体的人脾气相对温和,而唐斌是个性格豪放的人,没什么乱七八糟的心思,这样就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将帅不和的问题。

还有一点就是,许贯忠统领的兵丁人数虽多,但绝大多数都是上山不久的新人,经过训练的时间没有超过半年,战斗力相对来说比较弱,这就要靠将领的勇猛来带一带。

许贯忠本人的武艺什么样杜昱不知道,不过能在大宋朝夺得武状元想来不差。

林冲和鲁达的勇武不必多说,那可是水浒传小说之中个人勇武s 的人物,便是唐斌的武力值也相当不错。

其实这也算是一种另类的平衡。

上层的人事调整完毕,就轮到调整下面的队伍,几万人的事情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做完的。

杜昱等人足足忙活七天,才将队伍调整完毕。

随后就是演练磨合一番,经过几次操演之后这才达到了兵将相识的初步效果。做到了指令发出之后,军队随即响应。

其实到了这个时候也就没什么继续训练的必要了,更深层次的磨合只能在实战之中进行。不经过真刀真枪的实战检验,只是训练是练不出一支强大军队的。

因此杜昱在中军大帐之中擂鼓聚将,准备展开行动。准备了这么久,便是他也觉得有些焦躁不安,更何况最近在秘密基地的周边已经发现有官府探子的踪迹。

现在大军中的头领齐聚一堂,看着杜昱和许贯忠在研究地图。

杜昱原本的计划是在沧州附近起兵,沿着海岸线向辽国境内推进,第一阶段的目标是拿下辽国的析津府与滦州的韩伯龙汇合。

许贯忠在看了地图上标注的势力地图之后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他认为应该首先对付大宋驻扎在附近的边军。

首当其冲的就是距离沧州不远,那支曾经威名赫赫的‘静塞军’。

赵二时期的静塞军满员3000人,一人5马,骑士均是塞北易州人,能开200斤的硬弓,剽悍异常。马匹也都是清一色的良驹,从军士到战马全部披重甲,兵器除了弓箭外,全部配钩连长枪。

经过近百年的和平,静塞军早已腐朽堕落,不过它仍是大宋朝为数不多的纯骑兵部队。若是置之不理还真有可能被它盯上,不断骚扰大军的后方。

许贯忠提出这个想法不光是为了解决可能出现的威胁,还有一点就是看上了静塞军的马匹和装备,甚至还包括军中的骑士。

杜昱略一思索,便认同了许贯忠的想法,便让他参与进来重新规划行动的路线。

正好趁着尚未行动,他还要做行动前的最后一点准备。

请记住本书域名:。笔趣阁手机版网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