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重生捡漏从1992开始 > 第2章 神秘能力

重生捡漏从1992开始 第2章 神秘能力

作者:明天没饭吃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2-25 03:55:57

第2章 神秘能力

江大海这话已经充满了威胁的意味,村长江有权生怕江远吃亏,连忙劝道:

“大海,都是同村的兄弟,江远不卖那就算了嘛,你再选块地,这新房建在哪里不是建,你说是吧?”

江大海冷漠道:“村长,你也读过几天书,该知道这摁了手印的东西,那就容不得耍赖!”

村长脸色也不好看,气得骂了江远一句‘败家子不争气’,又掏出自己舍不得抽的卷烟递给江大海,“大海你见过世面,别和江远一般见识,我晚上摆桌酒,大家一起···”

江大海却是一把拍掉了村长递过来的卷烟,冷冷地看着江远。

农村人爱看热闹,这时候已经有不少人端着碗走过来,都是熟人,听了几句就开口劝道:

“都姓江,祖上都一家,有事请好好商量嘛。”

“是啊,大海你有出息了,别和江远一般见识。”

可江大海却是冷着脸,“说什么都没用,白纸黑字写得清清楚楚,收了老子一千押金,要不就卖祖屋,要不就双倍赔钱。”

江远的目光越发冷厉,昨晚自己喝得酩酊大醉,根本不记得摁手印这回事儿。

尽管明知道这是江大海趁自己喝醉搞的鬼,可就是没处说理去。

喝酒误事儿啊!

村长江有权听说还有转机,连忙给江远使眼色:

“江远,赔钱就赔钱,祖屋可不敢卖!”

现在的江大海在江远眼里宛如跳梁小丑,江远懒得与他多纠缠,便点点头,“我听有权叔的,赔钱给你。”

“不过我手上没那么多,你给我五天时间,我双倍赔你。”

“五天那就不是双倍的事儿了,”江大海冷哼一声,“我可以给你五天时间,不过你要还我三倍!”

村长连忙摇头,“三倍不行,大海,你这就是在欺负人·····”

村长的话还没说完,江远就开口了:

“三倍就三倍!”

江远面无表情地看着江大海,“五天之后,我还你三千就是了,到时候你就知道,你眼中的巨款,在我眼中屁都不算!”

村长见江远答应,也只能是无奈叹了口气,心里开始盘算起家里还有多少余钱。

可三千块,就算不吃不喝,也要种三四年粮食才攒得下来。

江大海冷笑一声:“那你到时候要是拿不出来呢?”

江远看都不看他一眼,“我要是拿不出来,到时候你说咋办就咋办。”

江大海冷着脸离开了,村长江有权叫江远去他家里吃午饭,江远自然又被好一阵数落。

不过,当村长拿出一个裹着钱的布包递过来,江远还是忍不住一阵鼻酸。

婉拒了村长的好意,江远只说自己有门路赚钱,吃完饭就带着江大海给的那一千押金,加上自己在屋里翻找出来的百十块零钱,先走路到镇上,然后又坐车往市里去了。

滨海汽车站。

等前面一窝蜂挤着下车的人群散的七七八八,江远才慢悠悠地走下中巴车。

深吸了一口九二年的空气,江远心里才终于产生了一种踏实的感觉。

他真的重生了!

重生虽然美好,但现在最关键的,是怎么把要赔偿江大海的钱弄到手。

更何况自己再活一世,要过上好日子也需要不少本钱。

听着车站外鼎沸的人声,江远脑海里忽然浮现出一个名字:

铜瓷街!

铜瓷街历史悠久,自清末就已经出现,原本是那些达官贵人家族败落之后,用来变卖家里资产的地方,后来才慢慢演变成了古玩和艺术品交易市场。

因为历史原因,30年代到80年代,铜瓷街萧条了足足半个世纪,直到90年代才重新热闹起来。

当初修建滨海汽车站时,政府就想要拆掉铜瓷街给汽车站腾地方,还是在滨海市文物局和文化局几位领导的强烈反对下,才把汽车站修在了铜瓷街前面,这倒是使得铜瓷街人流量增多,变得更加热闹了。

绕过汽车站出口,再顺着车站侧面往里走一百多米,就是滨海市三大文物集散地之一的铜瓷街入口。

街口两旁多是小吃摊,卖糖葫芦的、捏面人儿的,还有小面馆、包子铺。

再往街里走上一段距离,人群就密集了起来,他们多是蹲在一个个小地摊儿边上,手里拿着小手电、放大镜一类的东西,乍一看还挺专业。

而这些小摊位,也不过是用报纸、旧布一类的东西摊开,上面摆着不少东西,铜器、古币、陶瓷、书画,还有玉器、手串、文房四宝什么的应有尽有。

一眼望去,街道往前数百米,多的是这样的小摊位。

当然也有正儿八经的高档古玩店和首饰店,和这些地摊完全不是一个档次。

江远一连走过十几个摊位,都没有发现感兴趣的东西。

“急不得,这事儿急不得,”江远调整着自己的心态,眨巴眨巴干涩的眼睛,却是不经意间瞟到了十米外的一个摊位。

就这一眼,江远就愣住了。

因为那摊子上,居然有一团脸盆大小的乳白色光芒!

并且随着江远靠近,这光芒越发强烈起来。

江远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缓缓蹲在了摊位边。

发光的东西是个直径二十厘米左右的青釉瓷盘,颜色呈现一种淡雅的梅子青。

仅仅是看了一眼,江远心里就愈发激动起来。

品相完好的龙泉窑青釉盘,并且釉色还是只有南宋才有的梅子青,如果是真品,那即便现在是92年,价值也妥妥过万!

那摊主年纪估摸着还不到三十,正坐在小马扎上,嘴里叼着卷烟,满脸忧愁地四处张望,应该是在为没生意而发愁。

一看他这急躁的样子,江远就猜测他是个刚入行的。

果然,江远刚蹲下,他就面色一喜,开始卖力招徕:

“兄弟,一看你就有眼光,我这摊子上都是一等一的好东西,你看看,瓷器、玉器、铜钱、字画,我这儿啥都有。”

“都是一等一的东西,是吗?”江远从散发光芒的那个瓷盘上移开目光,随手就抄起一个小瓷碗,瞟了眼底足就嘲讽一声:“你自己看看碗底落款,万历年制。”

“‘万历’是明朝的年号不假,可万历官窑器大多用两行六字楷书‘大明万历年制’青花双圈款,少用‘万历年制’四字款,所见皆是和其他字句合用的。就这‘一眼假’的,你也敢说成一等一的好东西?”

摊主被江远说得有些发懵,偏偏又不知道如何反驳,只好尴尬地压低了声音,“朋友的东西,我也就没细看。”

江远‘呵呵’一声,“我看你不是没细看,是想用来忽悠前面车站进来逛街的外行。”

见摊主面色越发尴尬,江远又从摊子上拿起一块黄褐色的玉牌:

摊主连忙介绍:“这是明朝陆子冈的作品,大开门的物件儿,你看这雕工、这神韵,都是一顶一的好,你买回去用不了半年,价值绝对翻倍。”

“陆子冈?”江远忍不住笑出声来,“你还真敢胡咧咧。”

“陆子冈的作品只选用上等玉料,你这不过是块岫岩玉,玉质差得要命。”

“再说这雕工,虽说不难看,却没有丝毫神韵,明明雕刻的是璃龙,看上去倒像是条泥鳅,简直是‘不伦不类’。”

“还有这线条,生硬无比,哪有陆子冈作品那种精雕细琢的流畅感。”

“况且陆子冈的作品都会刻上自己的名字,这玉牌上却没有半个字迹。”

摊主只觉得脑瓜子嗡嗡的,他刚入行半年,本来就只懂一点儿皮毛,这会儿被江远几句话就说懵过去,心里一阵直抽抽。

要都遇上这样的客人,自己就别想做生意了。

心知唬不住江远,摊主干脆道:

“兄弟你不简单啊,我这儿就这么两个‘次一点的’都给你挑出来了,那就再看看其他的好东西。”

“不瞒你说,我这有几样东西是从过去的大户人家手里花大价钱收的。”

江远白了这摊主一眼,“头两个就是一眼假的,我看你这摊子上其他东西也差不多。”

说着,江远摇摇头,一副大失所望的样子,转身就要走。

“别走啊兄弟,”摊主连忙拉住江远,“你看都没看完,咋知道我这些东西不好。”

江远有些不耐烦了,皱起眉头道:“明和你说,我是想抓货去别处卖,可你这些破烂儿,我拿回去就得砸在手里。”

“既然是同行,那就更好了,”摊主递给江远一支烟,压低了声音笑道:

“你要是去别处,人家喊个天价,把你吓个半死,我不一样,我这人实诚,多少钱收来的,添点儿辛苦费就让给你了,你就再看看嘛。”

“看在这支烟的份上,给你个面子,”江远接过烟重新蹲下身子,装作仔细看其他东西,目光却不时锁定在那个发光的龙泉窑青釉瓷盘上。

联想到祖传玉佩上消失的神秘符号,还有那钻进体内的凉意,江远隐隐猜测是自己从中得到了某种特殊能力,才能够看到这件青釉瓷盘散发的光芒。

“要不,你直接包圆了?”摊主凑近了小声道:

“你不是缺货吗?这些东西都让给你,给你个诚心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