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恐怖灵异 > 摸金少帅 > 第003章 青铜贩子

摸金少帅 第003章 青铜贩子

作者:禹陵后裔 分类:恐怖灵异 更新时间:2024-12-25 03:45:16

第003章 青铜贩子

“老师,您贵姓?”

“免贵姓李。”

“李老师你好,咱们这儿只有你一个老师吗?”我跟李老师寒暄了一句。

“那倒不是,别的老师都回去了。”

“学生多吗?”

“不多,就百十来个人。”

“您教书多少年来?”

“不多,三年,咱们这儿的老师都是志愿的,呆不长时间。”

“好吧,那你们走了,这些学生怎么办?”

“马上就要合并施教区了,到时候他们回到镇上新盖的教学楼上课,那里老师多。”

聊了一会儿,我俩都觉得很投缘,于是,李老师便请我留下来吃顿饭。晚餐很丰盛,李老师专门从下面的村子里买来一只鸡招待,另外还有几样新鲜的蔬菜。吃过晚饭后,他又帮我铺好床铺,方便我休息,不然我又要找块地方搭帐篷。

天黑后,我和李老师坐在厨房里的火塘边对着油灯又喝起酒来,这天我特别疲惫,骨头像是散了架,全身松松垮垮的,再也支撑不起我的整个身躯了,于是我早早地睡了。

晚上,四围黑乎乎的,我点亮油灯,在昏暗的灯光下,自己仿佛是一只受惊的鸟儿蜷缩在巢穴 。到了夜里,当我进入睡梦中时,几阵沉闷的雷声把我从睡梦中惊醒,几道闪电像利剑一样把天空划破,闪电的一瞬间,透过玻璃窗户能看清远处的群山,紧接着黄豆大小的雨珠噼啪噼啪地砸在屋顶上,溅起的水花从瓦片的缝隙中洒落到我的脸上。

外面电光闪耀,雷声轰鸣,瓢泼大雨从天而降,不久后我听到从后面传来震耳欲聋的声响,仿佛是洪水包裹着泥沙从学校后面的山上汹涌扑来,我慌忙拿起手电冲到楼下,站在屋檐下,侧耳倾听,原来这巨大的声响是从溪谷里传出来的,我长长舒了一口气,拿手电往屋内一探,发现里面积满了水,快要漫过门槛,雨水源源不断地从石墙缝里渗进来,如果石墙上面的土墙长时间浸泡在水中,很容易垮塌,当务之急要把里面的雨水排出来,我连忙找来一根棍子,在门槛下面刨出一条深深的水沟,泥水顺着水沟流了出来,我又打着手电筒查看了另外几处,没有发现渗水现象,我才放心地回到楼上的屋子里。

这一夜我一直不敢合上眼睛,我庆幸自己躲过了一劫,要不是及时发现,我住的这间房子恐怕等不到天亮就坍塌了,直到天蒙蒙亮雨渐渐小了,我才趴在床沿边睡着了一会儿,天亮后,晨雾慢慢褪去,火红的太阳撩开它的面纱,远处的群山显得更加清新苍翠,教室里的墙角湿湿的,低洼的地方还有不少积水,厨房里一垛木柴的下半截和灶台周围被泥水浸湿,屋顶上的瓦片脱落了几处。

我望着窗外和学校一起静静座落在村外那一座座雾气笼罩下模糊的群山,倾听一滴滴雨从屋檐上滴落的声响,那种极度的哀伤仿佛一缕缕青烟萦绕在我周围,挥之不去抹之不掉。

李老师感谢我在危险之际救了学校一命。于是,我俩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得知我还没有找到工作,又有意想从事教育行业。李老师当即拍着胸脯保证,会为我物色一所适合我的学校。

我自然感激不尽,没想到,自己与李

老师的这次邂逅,竟然开启了自己的一次别杨的经历。

帮助李老师收拾完校舍之后,下午,我便准备启程回家。路程虽然不远,但是山路崎岖不平,有一段是从陡峭的山谷里蜿蜒而下,站在悬崖边,可以清晰地看见下面的整个村庄,如果是一个从未走过这条道的人,确实需要超乎寻常的勇气和胆量。

我临走之际,正好有一个学生过来,她大约十六七岁的样子,乌黑的短发,瘦小的身材,苍白的脸庞,嘴唇乌青,眼神流露出与这个年龄段极不相称的淡淡忧郁。

我原本以为回去的道路并不会特别难走,但却意外地迷了路。更糟糕的是,晚上还下起了雨。我没有选择就地扎营,而是硬着头皮走下去,直到找到出去的路。

雨丝仍纷纷扬扬地飘着,事与愿违,路还是没有出现。

脚下泥泞不堪,没走多远,鞋底就粘上一层厚重的泥土,走起路来仿佛套着沉重的脚镣,踉踉跄跄,手电筒的光线穿过乳白色的浓雾,只剩下一束昏黄的光晕,周围充满了阴森恐怖的气息。

此地山孤耸回绝,气势雄伟,树木葱茏,单论风景确实是一个前来观赏的好地方,但是一旦在这里迷路,怕是一件十分危险的事情。

就在这时,远处山道上突然出现来几个人影,随后便看到电筒的光线在雨中一闪一闪。

“这个时候,怎么会有人在山上?”我不由得警惕起来,多年行走江湖的经验告诉我,这伙人十有**是在山上盗墓。

我伏下身子,躲在远处看着他们。不多时,他们到了一处林地停下,远远地看到他们忙活了一阵,像是在从地里搬出什么东西。

“我果然没有猜错。”

看他们的路数,应该是一群民间的盗墓贼,跟这伙人亮明身份,说老子是什么神鬼契约人,他们根本不来鸟你,说不定直接杀人灭口,把你在这山沟沟里一扔,反正也没人找得到。

我悄悄摸上前去。只见一个深不见底的盗洞赫然打在地面,他们将盗洞围成一个圈,旁边还摆着一个大箱子,估摸着应该是从墓里搬出来的。听他们几个一边清理着挖出来的泥土,将盗洞封上,一边吹着牛,聊着什么盗墓贼的光荣传统。

话说,魏晋时代是历史上特殊的乱世,魏是说曹魏,晋就是两晋。朝廷**,政权更迭,战乱不断,饥荒瘟疫频发。当时百姓饥馑和荒凉,正是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加之社会动荡、经济萧条,甚至出现人吃人的现象。

许多人铤而走险,加入盗墓者的行列,后来盗墓发展成为社会风尚,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好像没盗过墓都不好意思跟别人打招呼。

十六国时的后秦君主姚苌、后燕君主慕容垂等,都是盗墓能手,每到一处,即毁发丘墓,掠取宝物,大肆盗掘,前代陵墓大多遭到毁灭性的破坏。

还有陈叔陵,陈宣帝陈顼次子,封为始兴王。表面上看来,文质彬彬,入朝时在车马中总是执卷读书,还高声朗诵,一副书生模样。

背地里却十分残暴荒淫,草菅人命,滥杀无辜,好色成性,最喜欢在坟墓中游荡,并将死者的尸骨当做品来欣赏把玩。

常常把陵墓内的珍宝洗劫

一空,洋洋得意地回府,有时甚至把所盗陵墓中的尸骨也带回府悬挂起来作为战利品。所挖掘的众多古墓葬中,很多都是名人墓葬,就连东晋太傅谢安的陵墓也没能逃出他的毒手。

“这个时期最著名,也是最专业的盗墓者出现,曹操,将盗墓专业化,甚至产业化而闻名。在军队中设置专门的军官负责盗墓,还形象地给他们取了名字——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

“经常亲临盗墓现场,指挥盗掘,手下专业盗墓者发掘的最大墓葬是邙山西汉梁孝王刘武墓和其妻李王后墓,获利无数。据说仅此一次盗墓,便解决了曹操手下十几万军队三年的开支,堪称是盗墓史上最专业的盗墓者。”

“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考古工作者对汉梁孝王墓群进行保护性发掘,在这个三国时代就被盗过的墓群中,仍发掘出了金缕玉衣、大型玉璧等珍贵文物几万余件,许多文物价值连城。”其中一个为首的,穿着皮衣的男子说道。

“这个家伙临死前防止别人盗自己的墓,一定说要薄葬,意思就是你们盗墓,也盗不到什么。还弄出什么七十二疑冢,现在都无法确定真正曹操墓在哪里?”

“老大,这曹操墓在哪里咱也不知道啊,你说今天咱们挖的这个是谁的墓啊?”一个小个子问道。

皮衣男自然回答不了这个问题,但是如果说自己不知道,那就等于打了自己的脸,在这些个手下面前丢了大哥的身份,所以,哪怕不知道,他也得拿出一个唬人的说辞出来。

“我告诉你啊,你看到那个格虎大戟没有?那可是王侯将相才能使用的,这说明啊,这个墓主人少说也是一个诸侯级别的!”

“真的?”

“废话,老大还能骗你不成!”说着,旁边一个矮胖子就给了那个小个子一板栗。

“老大,那格虎是什么意思?”

看着小弟迷惑,那个皮衣男反倒更加得意洋洋起来,道:“按照我的猜测,格虎其实为北方方言,鲁西地区,形容人勇猛就说这个词。格是格杀勿论的格,意思明确;虎,是五虎上将的虎,形容人或事物的凶猛强悍。由此可见,这个诸侯啊一定是个勇冠三军的猛将啊!”

皮衣男把几个手下唬的一愣一愣的,说完之后很是得意地摆摆手,“把东西都打包带走。”

“好勒,老大。”

“我告诉你们啊,咱们是做青铜生意的,那说出去也是有脸的人,知道不,别一天到晚地左一个老大右一个老大,以后要叫老板,懂了吗?”皮衣男叮嘱道。

“是,老板!”小个子煞有其事地敬了个礼,憨憨地笑了起来。

“妈了个巴子,你小子别偷懒,赶紧的。”说着,皮衣男便管自己到了树下休息。

“算你们运气不好,碰到了我,还是去牢里蹲几天吧!”我悄悄拍下照片,早已将他们的行经发给了警察,估摸着再一会儿就该到了。

我也得以通过警察,重新找到下山的路。事后我才知道,原来这伙人其实是一帮靠着扒坟掘地倒腾青铜的文物贩子,警察早就已经盯上了他们,正愁没地方去找他们,这回算是栽在了我的手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