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恐怖灵异 > 摸金少帅 > 第079章 山无棱

摸金少帅 第079章 山无棱

作者:禹陵后裔 分类:恐怖灵异 更新时间:2024-12-25 03:45:16

第079章 山无棱

从他们的服饰和说话的口音判断,这些人应该都是汉族,而且不像是定居于此的汉人。虽然西藏也有汉人,但是汉人已经和西藏人没有明显的区别。现在的藏区本身也是多民族杂居。

“但是这些汉人怎么会请来这么个跳大神的?”我有些困惑,据我所知,在西藏地区确实有请巫师驱邪的传统风俗,而且落后的边远地区术士本来就多,迷信和落后是这些术士们赖以生存的土壤。

“莫不是内地的术士没有饭吃了,连东北的术士都跑到德格来了?”我自问自答道。

“什么鬼!”

就在这时,只见一个老人走了出来,对术士说道:“大师,这件事太邪性了,恐怕要烧掉尸体才要得哦。”

“不能烧!这不是黑煞白煞。太婆生前冤屈大,被她媳妇放耗子药给闹死了。她的魂还在尸体里面整死不走,你就是烧了她,她也会附体害人。”

“这样啊!”那老人听得认真,唯唯诺诺,不敢多嘴一句。

然后,就看见四个彪形大汉架着一个瘦弱的年青女人从人群中出来。我颇觉惊奇,一个骨瘦如柴的女人用得着四个壮如牛的汉子押着?再看,四个壮汉,两个架住那女人的胛子窝,另两个抬脚,那女人手脚被绑,嘴上带着一个铁罩锁死了口牙,她乱发如蓬目露凶光。

“我靠,这是要干嘛!”我瞪大了眼睛,这个骨瘦如柴的女人明显是被动了私刑,他们接下去估计要对这个女的不利。

老人哭着对那被绑的女人说:“媳妇儿啊,这也怪不得公公了,杀人偿命,你毒死了你婆婆,现在你婆婆不甘心,入土不安,要起来拉人陪葬。你就随你婆婆去吧,她也好安心。”

“我没杀人!”那女的嘶吼道。

“时间已到!”那术士一挥手,嘈杂的众人立刻安静下来,唢呐铁磬声也嘎然而止。

术士令人放下那口红铜棺材,只见棺材的四角都挂着一只半人头大的铜铃,这种铃很重,纯铜铸,铜壁很厚,就算是刮大风都吹不响。

“老妇人死不瞑目入土不安,回来抓死了她儿子,灌了她媳妇的顶,本座现在要将罪妇就地正法。”

“看来铜棺里躺着的是那个被毒死的老太婆,一旁被绑的年青女人是她媳妇儿。”我听到了大概的经过,也不由得心里一凉,“这简直和麻王沟阴婚差不多,这不是陪葬吗?”

“唉。你们节哀……这次我叫人重铸的这口红铜棺材,再凶的厉鬼也出不来。凶鬼可以穿墙入户,但绝对穿不过金银铜!”

那家伙吹嘘什么红铜在明朝的时候,都被用来雕铸成关老爷神像,可以避邪之类的鬼话。还称老太婆的凶灵无法超度,只能永远的封住她。

“切记不可开棺!切不可开棺!!”

“胡说八道,装神弄鬼!”

就在这时,有人拍了拍我的肩,我吓了一跳,转身一看,是霍心兰。

霍心兰将我拉到一旁,问道:“你怎么跑到这里来了?”

“嘘!”

话音未落,只听钝耳的铜铃声响起。那棺材四角的铜铃无风自响,一旁被绑的那个女子挣扎得越发猛烈,铁罩锁住的嘴里发出非人类的怪啸,四个汉子有些抓架不住了。

“什么情况!”霍心兰也不知道什么状况。

铜棺四角铜铃钝响

术士满脸惊怖之色,连连喝道:“邪灵,现在是辰时,你也敢作祟?尘归尘土归土,人死岂能复生,投个好胎去吧!”说罢从怀中掏出一柄紫铜安魂铃猛摇。

这时,聚拢的人群逐渐稀开一条道,后面走出十来个人,为首者面带青毡骨刻面具,披头散发,身穿五色彩织羊皮袄,其声低沉沙哑,分不清是男是女,他摇头晃脑口中念念有词:“黑猫儿叫夜子啊,起来不得哟……”

“这……”我对这种奇怪诡异的声音熟悉不过,“这不是麻王沟里的……”

见到头戴面具的人来到,人群议论开来。那十多人领头的所戴面具蓝底粉面,青面獠牙,如啖人罗刹,其后十多人都裹着黑头巾,身着黑袍。

“这是古藏教的人。”我一眼就认出了他们的装束。

这群东北术士见这彪人马突然出现,心中很是不爽,但无奈对方人多,故不敢有所动作。术士行道规矩和忌讳颇多,吃灵界这碗饭的人非常看重门规行规,其中有一条便是不与同行争饭碗。在农村,十里八乡之内术士或灵媒通常就一位,即使当地有两位术士,他们所学必不同,如一人精通卜卦,另一人擅于摸骨,同地同行则犯了行道里的忌讳。

那戴面具的人手舞足蹈一阵,抡起铁拐杖就往铜棺上猛敲,金属撞击声刺耳不堪,众人纷纷捂住耳朵。

古藏教的出现使得事情出现了意料之外的转机,加上我之前对古藏教的了解,这些年来古藏教一直在秘密的发展它在民间的影响力,并且加快扩充实力,根据现在遇到的事情的推断,我可以肯定这一定是两伙势力之间的明争暗斗,古藏教已经把自己的势力发展到了这里,并且挤压了其他人的生存空间。

“古藏教的势力已经这么大了吗?”霍心兰疑惑道。

“你别小瞧了他们”我对霍心兰说道,“这古藏教势力还真不小,他们的党羽甚至已经到了政府内部,对我们的威胁十分巨大。”

“对了,你知道什么叫个巴子吗?”我问道。

霍心兰倒是知道一点,但她还是摇摇头,说道:“具体的我也不是很清楚,只是知道一点,在藏区,如果有被弃尸荒野或死前凶念太盛的人,死后就会重新站起来,到处抓人一起陪葬。这种怪物叫‘割巴子’。”

“原来如此,看来那个老板娘说的没错。”

“麻王沟的情况跟这个‘割巴子’有些类似。”

“总结下来看,哪里有古藏教,哪里就会有‘割巴子’。”我笑了笑,“这就是古藏教蛊惑人心的惯用伎俩。”

“你说的没错,他们就是利用‘割巴子’来迷惑老百姓,然后来布道。”霍心兰说道。

“他们给予教众的恩惠就是他们所谓的药。”

“殊不知,所谓的药其实和这个‘割巴子’没什么区别。”

据说,在人少的边远藏区,可以看到很多古怪的房子,无论这房子有多高,它的门很矮,人要弯腰才能进房。这么做的目的就是为了防止割巴子,因为传说中他们是不能弯身的,矮门房屋就可以防止割巴子深夜来袭。虽然是传说不足为信,但是现在的拉萨也有这样的房子,在藏南的乡镇就更多了。

“算了,我们还有正事要做。时间不早了,必须回到印经院准备对付死海之光。”

“知道了。”

自从我在这儿看到古藏教的第一眼起,我的脑子里就出现了一个“御敌之策”,死海之光和古藏教之间一定也有不为人知的纠葛,至少现在看来,死海之光应该不是古藏教的“朋友”,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我觉得可以利用古藏教对付死海之光。

印经院红墙墨沿,寺庙整体格局呈正方形,四角宝顶镏金镀银,正中楼阁金光飞檐,四面顶檐与楼阁上五彩风马旗飘扬,经幡华盖藏阁朱壁,四檐金龙翘首,四角挂獒毛铜铃,窗格五色彩绘,处处透着藏传佛教的色彩。

院内有几个工人正洗着刻印木板,周围拥着些信徒讨“洗经圣水”。这里依旧使用木版印刷,每印一次后都需洗去墨汁,信徒们认为印经板上的墨汁是神圣的,以水洗之,水也就成了圣水。工人们将洗净的印板放在木架上晾干,只见印板之上刻着行行经文及宗教符号。里堂内,两位老者正磨着朱砂。

走进里面,我意外地看到了墙上挂着的一副巨大的地图,这是一副十九世纪的中国地图。图中的中国轮廓呈大菱形,颇像桑叶,由此推断地图的绘制时间早于“中俄《爱珲条约》”,更早于外蒙古 独立。

“这个地图是怎么回事?”果胖子打量着地图,问道,“这地图看着是中国地图,但是上面画着的龙是什么情况?”

我也对此感到疑惑,只见地图上有三条巨龙盘踞纸上,形态各异、气势雄浑,蜿蜒天翔栩栩如生。其中一条巨龙居北,弓身高越山海峰林,龙身翱翔寰宇之态呈巨大的“几”字形,龙尾朝东直指渤海;一龙居南,龙身高昂望西,前爪苍劲指南,锋逼越南,大有气吞东南亚之象,龙体曲折蜿蜒横贯华夏,龙尾飞临东海;还有一条龙只显出了一半龙身,其龙首俯视青藏大地,龙身朝西而去,不见龙尾。

我想都不用想就看出来这三条龙的喻意,“这应该就是指代黄河,长江以及雅鲁藏布江。”

“嗯嗯,还真是。”果胖子点头称是。

三条巨龙龙头都盘翔在地图上的青藏高原位置,其中有两条龙的龙身朝东横贯中华,最后那条龙的龙身隐于印度方向。但是,我更为不解的是,每条龙从头到尾通体都标有红色圆点,像是某种记号。

居北的巨龙心脏部位标有两点,在地图上看似乎就在陕西,落于西安和延安;龙胆似乎在洛阳,而龙尾像是在山东蓬莱。

就在这时,霍心兰走了进来,她听到了我和果胖子的交谈,并且对我们的猜想不屑一顾,进来就说到,“这根本就不是什么地图,而是龙脉。”

“龙脉?”我惊讶道,“这里是有三条龙,你的意思是这三条江河代表的是龙脉?”

“当然不是,这三条龙并不是黄河长江及雅鲁藏布江。”霍心兰不屑一顾地说道,“听说过,山无棱,水无痕吗?”

我点了点头,“这跟龙眠有什么关系?”

“你看到这上面的标记了吗,仔细比对你就会发现,这些点并不在江河上面,可见脉向与江河的走向并不完全吻合。”

虽然我讨厌霍心兰这种不可一世的态度,但是不得不承认她说的有几分道理,我曾听我师父说过,经络随血脉而生,倚血而养,精气则出经络之中,这江河就像血管,而龙脉则似经络,循江河而生,蕴势纳灵,所谓龙仗水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