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道武仙侠录 > 第四十六章 九天劫满 历风雷火以成造化 三舍

第四十六章 九天劫满 历风雷火以成造化 三舍修成 合精气神而开天门(前)

一如预计,东海的冲突近乎休止了三年,就像暴风雨有了一个小的间隙,给人一个喘息、休整的时间。

在这段时间里,被仙门的光芒遮掩,一向暮气沉沉的玄朝终于开始作为。

除了偶尔从西面踏青而来的胡人,很少侵略中原的南疆人,玄朝再无别的外敌。在这样的情况下,玄朝却愿耗巨资,常年保持数以百万计军队,怎么看都是一个吃力不讨好的事。而今,这些军队的作用终于凸显出来。

几乎就在鳞族卷土重来,意图吞灭尾羽群岛之时,在东州十万大军的主持下,东州一州的百姓,竟在一年之内撤走了大半。

一部分到了京州。京州是玄朝核心,更是朝廷控制最严密之地,玄朝各州军队所操之兵戈,所着之盔甲,所用之饷银皆出此州。

面对妖王那样开山裂地的神通,普通人族很难发挥作用,但有些必要的场合,却也离不开朝廷的配合。

一部分翻越了东州与禹州间的崇山峻岭,来到禹州一个叫黑水城的地方。此地已近北域,四季分明,冬日里十分严寒,平常时少有人在,却能从地下打出一种“黑水”。

这黑水虽为水质,却有火性,也就是未经提炼的火油。在平时黑水的用处不多,也不易保存,提炼好的火油更是如此,可一到妖族入侵的时候,此物就成了紧俏的东西。这是少有的,凡界中可以威胁到妖族的东西。

一部分去往甘州的丰茂草原上饲养战马。妖族多为凶兽之身,寻常的马匹闻其气息便要嘶鸣不止,在妖族入侵时是难堪大用的。

但自古相传有一种马匹可以不惧妖气,被冠以“龙马”之名。这种马在常时是皇家贡马,除了皇帝的仪仗,没有人可以随意使用,因此一直保持着最纯正的血统。

这条禁令在妖族踏足东海的时便已解除,龙马一年接着一年的繁衍,饲养龙马的人手早已不足,东州人来的正是时候。

在历次妖族入侵中,人族也都会打造兵器,精炼火油,培育战马。但更多的程度上,兵器是为了管理百姓,火油是抵御而不是进攻,战马也是方便推行政令。

而这一次,除了这三个去处之外,还有一部分人手去了晋州,来到天龙山上。

这些人初来时,天龙山口便时发蛟龙咆哮一般的震怒声,喷吐红光,动辄染红漫天云霞。要不是一些飞来飞去的人再三展示神通,保证即便岩浆喷出,也绝不会落在他们身上,恐怕没有人愿意停留此处。

背井离乡的人,总有些特别的韧性,只要有足够的食物和工钱,就愿意用尽一身的力气。

自来到此地,便有人不断的运来细密的黏土和清水。他们将土与水和拌成泥,垒塑成一尺长,半尺宽,两寸半高的泥砖。这些泥砖又经阴干,而后推进围着天龙山,开出的八个山洞中去。

到现在,所有人都确定的知道山里在烧砖,却都是第一次听说,有人用火山烧砖的。而东家对这些工序更有着超乎情理的苛求,为火山砖平添几分色彩。

黏土先要用比过面粉还细的筛子筛过一遍又一遍,清水甚至比他们饮用的水更清澈,甘甜。

和拌泥土,要几个洗干净的汉子在里面踩上一整天。塑成的泥砖,要用几百斤的铁滚反复压上千遍,直到平整光滑,能照见人影。阴干后的砖坯,只要出现一条肉眼可见的裂缝、凸起,凹陷就要打碎重塑。

从第一批砖坯运进山洞,天龙山口便开始喷发浓烟,竟使方圆千里难见阳光。然而随着时间推移,天龙山的浓烟越来越稀薄了。

就在连普通人都能感觉到天龙山火力减弱的时候,最后一批砖坯被拉入山中,此处的人手转而开始挖掘火山热土。

由古而今,天龙山不知喷发过多少次,凝固的岩浆遍布山体,形成重重石壳。在最深处的石壳下面,有火气十足的热土。

热土挖出时就与石头一样硬,要打磨成比面粉还细的细尘,九淘九晒,匀其火性,又运往不知何处去了。十万人日以继夜,不过一年时间,竟将这横亘在南疆与中原的火山挖平、打通。

越接近火山,热度越不是普通人能承受,所以尽管好奇,他们也无法探究里面的人是如何用火山锻炼这些泥砖的,甚至难见一次成砖的真面目。

但在一次天龙山喷发中,曾带出一些没有烧好的废砖,已让人叹为观止。

颜色如铸铁一样均匀,光亮。有好奇的汉子,取来两块互相敲打,直到筋疲力尽了也没敲出一点缺口。废砖已经如此,就更无法想象成砖该如何结实了。

天龙山腹形如巨鼎,腹中崖道盘旋,上面垒满了一块块金黄色,仿佛生铁烧炙成的砖头,岩浆如沸,绽放的红光与金砖的散发的金光交替的闪个不停。

一尊丈许高矮的红色巨炉,三足分别立在一根红色石柱上。炉盖高悬,炉口处火焰不息,并有浓烟飞滚,星火迸溅,散发出一股比岩浆更炙人的热气。

那托起巨炉的三根石柱竟非天然,而是用一块块形状规整,长有两尺,宽有一尺,高有半尺的赤金色方砖堆砌而成。

这些方砖的表面光滑如镜,要不是上面刻有一些凹凸不平的符文,就可以像镜子一样的照出人影。

在这座洪炉之下,在这三根石柱之间,有一颗红彤彤的珠子,周身散发着一团火焰般的光纹。

距此不远,有一个身着红袍,有些驼背的身影,堆萎着盘坐在另一根石柱上,摇动着一柄红色羽扇。竟是蓝涅。

扇子轻轻一摇,就会从滚沸的岩浆中,蛟龙出水般的射出一股红流,落在火炉里。

火炉之内,岩浆按照一定的秩序向中心旋转,汇聚着。越是向中间处,岩浆的颜色越是刺目,与其中心处的岩浆相比,边缘的岩浆,暗淡的就像月中黑影。

在炉心尺许的范围内,岩浆的光芒就像骄阳一般均匀,此处的岩浆旋转速度也最快,向下凹陷了有一尺多深。

随着岩浆不停的落在炉中,炉中的岩浆一点点升高,但不等岩浆满溢,炉身便会震动一下。震动中,炉心处的岩浆便会化作一条金灿灿,周身满布赤色火焰的蛟龙跳出。

这条火蛟龙跃出火炉后,便会往那红袍身影处扑去。这时,此人便会朝某个方向一指,轰隆声中,山腹内就会开启一扇刺目的石门,将此蛟趋入门中。类似的石门,在这个山腹中竟有八扇之多。

而在火蛟离开火炉的同时,炉中岩浆就会沉下小半,山腹内的岩浆却反而向上翻涌,漫过数层盘旋的崖道,将崖道上的金砖没过去。

看样子,竟有人以炉为釜,以珠为火,在煮炼这本就炙热的岩浆。

一座紧靠山腹的山洞中,有十个**上身,留一头干练短发,扎着头巾的汉子。似乎是长期面对高温的缘故,肌肤呈一样的古铜色。

四人靠着山壁打坐,忽然听到一声龙吟,彼此一个眼神,便齐刷刷的睁开眼睛,站立起来。

在山洞像内的一面,有一扇厚重的石门,走在前面的一个利落的推开石门,热浪向潮水一样涌出来。四人顿时汗如雨下。

门内是一座方形巨鼎,鼎下有一个气口。

四人进来后,两个用木架担起提前铸好的模具放在鼎下,一个打开气口,质地暗红均匀的岩浆流入磨具中。

这时另一个人,就会用一把玉尺,贴在磨具边沿一推,将鼓出模具的部分推出去。

四人行云流水,接连注好五个模具。此时第一个模具内的温度已经降下,岩浆已经成型,领头的汉子出手将磨具震碎,便会露出一块赤金色,油然放着赤色光辉的赤砖。

在整个过程中,四人与再普通不过的工匠无异。要不是熟识的人,绝无法想象,这些都是修行武道,达到宗师境界,能够内力外放的高手了。

蓝涅又一次轻摇羽扇后,却不见红流飞出,露出一个憨憨的笑容:

“看来这座火山的潜力尽了。”

话落当啷一声巨响,火炉的炉盖自行盖上。

蓝涅张口往那颗火珠上吐出一根光柱,火珠上散发的光纹顿然实质化的变成真正的火焰。那座火炉在如此烈焰的煅烧下,炉身的下半部分立马通红,似乎随时都能化掉一般。

偏此时蓝涅又催灵珠,珠上喷出的灵焰将整个火炉包裹进去,火炉瞬间变得红彤彤的。那三根用赤砖砌成,支撑此炉的石柱,在此焰之下竟再度融掉,重归于岩浆当中。

若照这个趋势下去,被此珠包在中间的火炉早晚要化去不可,而蓝涅却好像丝毫不在乎此事一般,将火焰催动得越来越旺。

“盟主推算的时间真是分毫不差,再晚来一步,我这八荒神火炉就变成八块废铁炉了!”就在火炉似乎现出一点儿融化痕迹的时候,火老的声音从上面传来。

出手往炉上一指,火炉立马有了心骨一般,发出一声欢快嗡鸣。而后炉身一震,竟将火珠的灵焰逼开少许。

这时蓝涅三指虚捏,烈焰又猛往中间一扑,再度向火炉卷去。但未等灵焰着身,这火炉却像另得了什么命令一般,从丈高矮缩短到三尺大小,并向上一纵,脱离了烈焰的范围。

“小涅儿,你未免太狠心,非要烧坏了我这宝贝炉子不成么?”

火老笑哈哈的接住八荒神火炉,埋怨一句后就迫不及待的打开炉盖,竟有一道刺目金光,从炉中绽放出来,就像一颗太阳,从炉中喷出。

金光闪过火山口,又像一轮太阳从火山口升起,照在天龙山吐出的灰霾上,笼罩天龙山上空的灰蒙气氛一扫而散。

却见火老从炉中取出一块一尺长短,仿佛紫金铸就的金砖。似乎想打量一般,却被烫了手一样一缩手指,竟将此砖遗下。

蓝涅一直笑嘻嘻的看着火老,见状手掌一举,一只火手当空抓去,将此砖揽了过来。

火老一见蓝涅,果如事先听闻一般,几乎不会回应任何话,也不再在意旁事,便道:

“小涅儿,天龙山火力已尽,我奉你南师叔之请,带你去见他,你随我来吧。”

“好!”蓝涅张口收回火灵珠,抱紧金砖,起身说道。

地师府占领中都后,追随天师府的修行势力要么随天师府北上京州,要么转投地师府麾下,要么便被驱出中州,往别处安身了。

如此一来,屠迷谷这个天师府的产业,自然也落在地师府手里。

不过地师府全领中州之后,并无足够的人手占领整个中州要地,屠迷谷也随之荒凉下来。直到近年才有修仙者的飞舟,凡人的船舶往来。

可奇怪的是,来到此处的是地师府的仙舟,飞离此地的也是地师府的仙舟,除了一开始进驻谷中的一支中州军队外,并不见地师府之外的势力往来。

自有好奇者想一探究竟,可此谷的禁制不知何时恢复了不说,还比先前精密不少,就连御神期的高手也绝难深入。此谷俨然从一座坊市,变成一处密地。

若拨开常年弥漫的迷雾,无人能不被这谷中景象震惊。

谷中湖泊已被填埋大半,成了一条环形河流,刻碑名曰通天河。原在湖中的通天阁也从五层扩建为十二层,改名通天塔。顺着通天塔的八扇大门,延伸出八座虹桥驾在通天河上。

在虹桥的另一边,本有的三十六间阁楼已被连成一片,又向阁楼后面的峭壁延伸,并将峭壁挖空,将空间扩充数倍。

一头小山般的鲨鱼被一艘飞舟运进谷中,引起大片人群围观。

“我看这鱼妖的血肉,恐怕能炼出一千枚精血丹,培养出十个开弓力士!”

“我看这鲨鱼的皮,也够给那十个开工力士做玄铁妖皮甲的了。听说这种铠甲已经通过测试,能挡住大型妖兽的尖牙利爪。”

“你看这鲨鱼的一口牙齿,可都是打造箭头的好材料,前面那几颗大的,都可以做短矛矢的箭头了。”

此时有三十六个八尺高的壮汉,分成四列,喊着整齐的号子,迈着划一的步伐,一起抬着一根三丈长短,丈许粗细的巨木走来。每走一步,大地都跟着震颤一番。

人群忙给这三十六人让开道路,并跟着哄散开了。

三十六人将这根巨木抗到入口起第五间阁楼处放下,早有一个弓着背的老者,翘首等待着。

“好,好!”老者一边在这块木头上敲击,一边说着好,最后干脆爬到此木的截断处“一,二,三,四”的数落起来,最后数到五百六十一时,终于满意的说,“五百六十一年的铁木,弹性是玄铁的三倍,重量是玄铁的三分之一,不惧湿燥,寒暑如一。这根木头可以打出两架四弓十字长矛车弩,剩下的可以打出十架三弓射矛床弩,但跟南小子给我看的那棵还是相差甚远。你们什么时候去把那棵树砍了,好让老夫在死前造出一件六弓雪花大车霸王弩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