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道武仙侠录 > 第二十章 食蛟共话 一席畅论知辛苦 倚舟携游

第二十章 食蛟共话 一席畅论知辛苦 倚舟携游 几番奔波尽心思(尾)

南无乡二人祭拜了许道灵,又祭拜了早已逝去的老师许道温后,找到赵道书,田无欲等人简述别情,知道这些人即将赶往东州,应对妖族。二人未再驻留,只取了《重明真诀》的心法,便又匆匆远离。

飞舟一路西行,黎明时分,月朗星疏,东边泛起鱼肚白,南无乡背着赤虹、碎星两口宝剑,背向船头,等待晨曦。火鸟红儿静静站在肩上,随他的视线而望,却看不出任何名堂。

半晌,太阳完全出了地平线,南无乡转回舱中,黎明雪早煮好了一釜茶。茶叶是从地师府带出的。

南无乡品了一口,说:

“这艘霁月舟有些不合理,舟舱整个在后面,舟尾连个站人的地方也无。在船头反身看晨曦,有这船舱挡着,兴致就差了许多。就说实用性,万一有人从后面追来,想看敌人的情况也不方便。”

“嗳!”黎明雪轻笑一声,“你也不想这舟是谁的。本是萧前辈铸来自用,只是知道你要奔波几个地方,又有伤在身,才送你代步。想必萧前辈在东海,是不缺日出看的,若有人追他,准被一剑劈了,哪还用观察敌情。你若觉得不方便,我传音给神巫山,咱们自己打一口,索性不要船舱,朝看日出,暮看日落,昼看清风,夜看明月。”

“朝看日出,暮看日落。”

南无乡反复吟念此句,以至失神。黎明雪以为他心驰神往,还想自己说风啊月啊的,是否有失含蓄。却不知南无乡的思绪,早被她这句话引到另一件事情上,所想完全无关风月。

“无乡,无乡。”黎明雪轻唤两声。

“啊,”南无乡回神,“好,打一口。”

说完,取出一个拇指大小,青翠欲滴的小瓶,仰头滴出一滴菁魂丹服用,顿时清香满口。就将小瓶抛给黎明雪,闭目打起坐来。

他找到融合两种心法的窍门,但想彻底融合还要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融合后的真元,就是让他吃尽苦头也不能消解的那股余劲。这股余劲太过霸道,他掌握不住,以至反伤自身。又因是自身运化而成,不能排除体外,也不能借助外力化解,只能用尸佛的修为封印。

他找到了修行这股力量的方法,但也不能一蹴而就,否则一个承受不住,肉身崩溃都是轻的。在真正掌握这股力量前,依然要靠赤凰剑镇压体内的真气和灵力,甚至肉身的伤势,赤凰剑不能拔出。

这三十年中,赤凰剑一直插在心头,伤害他的同时,也在提升他的体质。等伤势痊愈,肉身根基会胜过伤前数倍,最明显的变化应该体现在恢复伤势的速度上。换言之,等伤势痊愈,《原本星辰感应篇》里描述的不死之身就初具效果了。

这个过程不是没有代价的。除了每日十万八千次穿心之痛,他还明显感到,体质增强一分,赤凰剑的威力就会减弱一分。

赤凰剑的威力减弱一分,压制南明真诀和天心诀的效果就会减弱一分,被镇压的真气和灵力就会恢复一分,再将两分力量一同运用,就能转化成他要修行的纯阳罡劲。

但一分真气,一分灵力只能转化成一分罡劲,如此等伤势恢复,两股真元合为一股,他体内的真元会只剩一半,又要一番苦修才行。至于那时赤凰剑还能剩下多少威力,就不是现在可以预料的了。

这样算来,除了炼气、炼神耗费的两分心力,他在修炼肉身上耗费的心力同样不少,承受的痛苦甚至更多,不过仰仗祖先余荫,依靠赤凰剑的灵性,可以加速这个过程而已。

在此之外,他想在剑道上有所成就,势必又要耗费许多心力。如此一想,修行如此艰辛,他却能在这样的年纪有现在的修为,天道对他的眷顾终究胜过苦难,就觉得辛苦不是辛苦,反而有些得意了。

黎明雪看着他,见他身上灵光渐胜,青的红的金的此起彼伏,映做一团。先是呼吸声,后是心跳声,进而是血液流动,甚至生机代谢声也缓缓发出,竟一团和谐,十分悦耳,又惊又奇。

再过半晌,穴窍打开,有呼呼声如风似火,时慢时快,时缓时急,更觉惊奇。忽然又一声炸响,似平地惊雷。

黎明雪被惊雷一吓,连拍胸脯。更夸张的是红儿,它一直站在无乡肩头,无聊了就啄无乡的头发。南无乡体内发出一声雷鸣不说,还从毛发上闪出一道雷霆,红儿被电弧所击,顿时展翅惊飞,一下撞到舱棚,七荤八素的跌下来。

黎明雪掩嘴直笑,见红儿一脸不满,就取出两粒蛟肉喂它,这才转忧为喜。之后,南无乡身上各样声音此起彼伏的响成一片,竟让人有如沐春风之感。

她这才放心,也从小瓶中滴出一滴菁魂丹服下,同样满口芳香,沁人心脾。却没有闭目打坐,只在腹中缓缓运化,同时操纵飞舟。

南无乡一坐就是一日,直到太阳将落,才猛然睁目,又出舱立在舟头,看起日落。

黎明雪见状摇了摇头:“我看五雷天心诀最神妙处不在克制妖族,而在记时间,什么时候日出,什么时候日落,什么时候月圆,什么时候月半,从来拿捏得分毫不差。”

如此又半晌,太阳沉到地平线下,南无乡还转回来,叹了口气:

“我族有两门瞳术,一门为太初神眸,一门为太终神眸,看的都是万物变化。前者追求变化的开始,修行的方法是吸取太初之光,后者追求变化的终结,要用日落之光洗炼眼眸。我突发奇想,尝试同时修行两种秘术,可看了一次日落,今早的日出倒白看了。”

他一说这话,黎明雪反应过来,知道早晨的失神,是琢磨修行之法所至,心有几分不悦:

“这门瞳术不好,如果看尽万物的开始和终结,修行还有什么意思。看这百草丰茂时,不是未出芽的种子,就是生机尽断的枯木。看个美人,不是才出生的婴孩,就是一副白骨骷髅。如此一想,莫说修行,就连活着也没意思了。”

南无乡听这话中似有火气,却不知哪里得罪了她,只好解释道:

“话虽如此,可哪有你说的那么神奇呢?一则我不会乱看,二则万物变化皆有规律,这门瞳术也只是在一个情境,一个规律里看过去未来,换个情境,境内规律不同,所见就会变化了。”

不解释还好,一解释黎明雪怒气更重,冷冷回道:

“这样就没意思了,情景一瞬万变,所见也跟着变,可见所见不准,修行起来没有大用。”

南无乡一听,真以为黎明雪觉得这门瞳术无用,连忙又道:

“虽说一瞬万变,但变中也有不变,这门瞳术不至于一无是处,破解阵法就十分好用。”

黎明雪不过略使小性,见他紧张兮兮的解释起来,似乎不解风情,但也有好笑之处,便轻笑两声:

“我们的重明神眸,可见大明大暗,修行到一定程度时,一眼皓日,一眼明月,说重明鸟用此眸上看青冥,下看九幽。我不知青冥和九幽是什么样子,但你不妨试试,一眼看日出,一眼看日落,或许就能兼顾了。”

黎明雪双眼轮番眨动的示范几次,双目转换间,琼鼻微微皱起,俏皮本性展露无遗。南无乡见而心动,俯身就要捏她的鼻子。手到半途被黎明雪拍下:

“我也要打坐了,你驾舟吧。”

说完,盘膝而坐,入定吐纳。

南无乡尴尬的摸了摸鼻子,红儿见状似有笑意,正此时,飞舟从一山脉上掠过,南无乡看此山盘踞一地,气势不凡,取出指灵针来,竟是一条虎脉,便道:

“红儿,此处有灵山,说不定有修士。你下去一看,可有我们要找的人。”

红儿闻言展翅而出,南无乡驱使飞舟在山脉上空徘徊。半晌后红儿折返:

“此山脉一头有只颇有气势的凡虎,距成精怪还差一些火候。另一头有个小村,并无修士,就是村中有一口井,凛冽逼人,有些不凡。”

“没有就没有吧,想来那人没这么好寻。”

说罢操持飞舟,继续往西而去。

一夜无话,又到黎明时分,黎明雪打坐完毕,换她掌舟,南无乡又去看日出了。

曦光看罢,转身时一座灵山映入眼帘:

无限山峰耸立,环聚在一片平崖四周。峰上苍松翠柏,飞瀑千丈,水波皓皓,水花如雪,足有九道之多,映着朝阳,幻生彩虹,如蛟似龙。

那平崖远看不大,近看怕有千顷,朝阳之处,有一尊大佛坐西面东,与峰齐高,坐莲座,端佛指。背后瀑声如雷,似他诵的经文,彩虹万千,似他生的佛光。

佛像下僧舍万千,鳞次栉比,俨然有序。南无乡一看便有所触动,竟生安详、旷达之感。

群舍中最大的一间,以金、银、琉璃、玛瑙等佛界七宝装饰,富丽堂皇,光彩夺目,当中悬一匾额,正是灵天寺。

南无乡知道再往前就要触碰禁制了,停舟而住。

黎明雪也知到了地方,从舱内出来,朗声道:

“地师府南无乡,神巫山黎明雪,前来拜寺。”

话音方落,群舍中射出十八道金光,停在近前,是十八个着僧衣的和尚。这十八人往两面分开,后面又有祥云铺成步道,走来两个皮袈裟的高僧。

南无乡此来本为请罪,所以分外殷勤,两个高僧距他尚远,他已经抢了几步,稽首施礼。

黎明雪跟在他后面,手中已多了一个分外精致的木盒,有三尺之长。因为施礼不便,微微屈膝致意。

这两个高僧,一个笑容满面,手持串珠,一个大耳垂肩,手持禅杖,同时还了佛礼,先后道:

“贫僧苦笑,见过大先知,南施主。”

“贫僧苦行,给大先知,南施主还礼了。”

南无乡忙说不敢,黎明雪上前一步,奉上木盒:

“我二人不告而至,又是初次拜寺,所以略带薄礼。还望贵寺免去冲撞之罪。”

苦笑见黎明雪如此谦恭,笑面似显苦色。苦行竟也怔住,看着黎明雪捧上的木盒,有不知所措的感觉。

如果此礼是南无乡所奉,他们自然接下,可由黎明雪奉上,就大不一样。

虽说南疆与中原关联不大,不过双方往来时,素来都是中原的掌教,与南疆的族长平礼论交。如今南疆改制,也是部族长与掌教平礼。

他二人即非掌教,先落了一截,黎明雪又是大先知,位在十二个部族长之上,黎明雪主动拜山,还抢先施礼,又携礼物而至,未免礼数太过。二人一时不知应对。

却不知这礼物本是南无乡准备赔罪的,为的是无故修行金刚不坏身之故,黎明雪担心灵天寺因此为难他,存心要给灵天寺一些威慑,就说她一个南疆女子,冒然拜寺,礼数不好,礼物非要由她来送。南无乡哪想得到这么多东西,就由她胡来了。

黎明雪见二人一怔,又道:

“两位前辈不接礼物,莫非真的要追究我们冲撞之罪么?”

话到如此,苦笑与苦行喧了声佛号,道了谢意,苦行捧过礼物,顺着祥云步道,引二人入寺。

方丈苦慈又带着苦智往东海去了,主持事物的就是苦笑与苦行二人,引无乡二人来到一间佛堂,分别落座。

南无乡说明来意,先是要寻访一人。

此人俗名李平锡,曾为镇凉候,本是武道众人,得了意外的机缘,遂又转修仙道。南无乡估量,此人最可能在凉州修行。

灵天寺是凉州修真界的魁首,镇凉候是凉州凡界的执州,虽说仙凡有别,对这样的人物,灵天寺还是知道一二的。据灵天寺所知,此人武道修为达到极致,却因不能入道,以至疯癫而亡。

南无乡寻访此人,是因为在东海所见,人族修士与妖族厮杀时有进无退,过于依赖战舟,一但战舟跌落,一舟之人都要葬身妖腹。他恍惚间想起此人,觉得有此人相助,或对眼下的形势有所帮助。

便与苦笑、苦行直言:

“此人已经放弃武道,自无由武入道不成之说,可见未必疯癫而死。如能找到此人,应付妖族时,起码胜过几件灵宝,请两位前辈务必上心。”

南无乡辈分差些,名气却是有的,加上黎明雪在,二僧只好承诺办好此事。南无乡这才说了另一重来意,话一出口,就把二僧吓了一跳:

“晚辈在机缘巧合之下,得了贵寺三十二品金刚不坏身的修行之法,还修行了十八品。所以这次,也为请罪而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