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道武仙侠录 > 第二十四章 寻火芝初遇灵物 逢寒潮再入妄境

第二十四章 寻火芝初遇灵物 逢寒潮再入妄境(中)

钟声让无乡心中一紧,上次“镇渊”钟响,是盗灵印案被侦破。而此时他最担心的莫过于是盗灵印一案有了什么进展。不过他还算镇定,毕竟按道理来说若自己已被牵连进去,早该被请去执法堂了,而不是用几声钟响吓唬自己。况且他已丢掉息土,没有物证,便有了抵赖的余地。

据他所知,灵渊内,一旦钟声想起,四面八方皆能听到,到时执事弟子会在四处张贴榜文。他急于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便不再理会仙芝之事,使出游魂步,原路返回。待他回到铸灵炉附近时,已见到有执事弟子在高声传讯:

“寒潮将至,功力不足者,离渊避寒!指灵针产生反应,寒潮将至,功力不足者,回府避寒!长老通告,寒潮将至,功力不足者回到地面。其余人等,各回本位,应对寒潮!”

执事弟子的传信过于笼统,无乡便详细了解了一下情况。原来,刚刚指灵针有所反应,按照长老经验,是寒魄山即将喷发寒潮的缘故。寒潮时会有寒气收敛,热气升腾,寒气喷发三个反应。到时灵渊要先后出现岩浆上涌,燥气喷发,灵渊冰封等现象。总之此时的灵渊将变得凶险无比。现在铸灵炉已熄火暂停驻灵之事,连铸造一半的灵石也统统放置不理,留待事后重铸。近日内所有修为不足的弟子都要返回府中,炉内弟子也要在铸灵炉的密室里闭关。铸灵炉里修建的诸多密室,正是为了应对此事之用。

无乡知道缘由后松了一口气,同时也暗道好巧。他才走过岩浆漫过的甬道,岩浆就要再次漫上来。如此的话也算多了几日清闲时光,可以乘机养伤。

三日之后,随着一股奇异热能浩荡而出,灵渊寒潮,爆发了!

当夜熟睡中的南无乡惊觉胸闷气躁,清醒之时已能清晰察觉空气之中多了一股热能流窜,且有越来越强之势。

南无乡醒来后连忙盘膝打坐,默运内力抵抗。他修炼的南明真经,正是对抗这股热能的不二法门。此时便同高手较技之时比拼内力,哪一方先内力不济,哪一方就要丢掉性命,他一夜养精蓄锐,为的就是聚集精神。

感受急速升腾的热气,南无乡终于明白,为何除了铸灵炉内的弟子,其余人都被召回到地面上。这寒潮,根本不是寻常武者可以抵御的!若非铸灵炉重地不能有失,恐怕会连同他们一起召回才对。铸灵炉内除了几位后天的长老,皆是修行至阴至阳的功法铸灵师。长老们自不必说,这些铸灵师也都各有应对寒热二气的手段。尽管如此,他们面对这种程度的天灾也并非高枕无忧,同样要承担不少风险。但也因此,在寒潮过后,各个铸灵师们都会有不少奖励。

南无乡只觉五脏六腑如遭火烧一般,这是内力运转过于快速,导致体内阴阳二气失衡的缘故。他身负重阳之体,此时尤其感阴气不足。这热能的覆盖周身,全无死角,令他掌握的所有手段,在应对此事上都不管用。毕竟若在此时打开穴道泄气,恐怕未等自身的热能散发,外边的热能早已涌入体内。到时内外交逼之下,恐怕几个呼吸间就能将他蒸成一团熟肉。

南无乡又强忍了几个呼吸,此时让他在修行时无往不利的重阳之体终于首现弊端。尤其他平常的修炼习惯,一股阳劲行到穷尽之时,于后天阳脉再生阳劲,这样根本不容他有半点缓冲时间。终于,他感到肺脉中积聚的热能已达极限,而他受伤的手掌也跟着发难,四面八方的热气似乎有自手掌涌进全身的趋势。如此内外相冲,再不能稳定自己的气息,便开始浑身抽搐,面容扭曲,呼吸也跟着急促起来。

南无乡不曾想到,这种灵渊内几年就有一次的寒潮,竟可以要了自己的小命!他才一感叹,便感到经脉之中积聚的灼热之气已逼上天灵。无乡深知一旦灵台失手,将再无挽回的余地,这让原本还在犹豫的他,决心铤而走险起来。

想到此处,无乡深吸一口气,尽量平稳气息,做出他认为此时唯一能保全性命的决定。只见他双手上下翻飞,将浑身可控的内力由运行改为聚拢,分别护住四肢、丹田、心口、天灵等要害部位。外边的热能似也带有一丝灵性,随着无乡内劲收缩,竟也步步紧逼,大有将他的内力分而围之,一举歼灭的意思。

南无乡自知他只有几个呼吸的时间处理此事,过了这几个呼吸自己的生死便听天由命了。

不容多想,连忙运转内力,以飞快的速度在自己的天灵、心口、丹田等要害之处各拍一掌。原本混乱在各处的内力立马引爆开来,身外热能乘虚而入,与南无乡体内失控的真气相冲后一起变得秩序全无。

此时的情形与刘无怠助他练功时截然不同,却与当日被周无帆打了一掌后的情况有七八分相像。若不是有这一番经历,他绝想不出这么一个办法来。他也不敢肯定这个办法是否可行,却只能硬着头皮如此做了。以他的推断,金光不坏神功,确实可以应付此时的局面。此法诀一旦发动,周身穴窍持续紧闭,乘虚而入的热能,也就失去支援,威胁大减了。但这外来热能,能否如同周无帆的内力一般成为修行金光不坏身的养分,却是天才知道的事了。不过,只要这股热能不高过他体内的真气,至多也就令他元气大损而已。至于元气大伤后,能否挺过另外两重劫难,那就只有自求多福了。

就在体内气息乱窜之际,他本身却进入一种其妙状态。此刻他内心澄明透彻,虽然丝毫无法控制体内的气息,却又对体内真气的每一丝变化都洞若观火,甚至隐约间看透了自己的经络骨骼。这一状态,正是一位武道之人穷其一生也难得一次的悟道机缘。可惜他疲于保命,注定错过了。

半个时辰后,热力终于停止增长。他在一旁亲自体会了自身气息由一只蚂蚁到一只猛兽的自然变化,亦觉得十分惊奇。尤其是开始之时,他生怕空气之中弥漫的热能一不小心把这只“蚂蚁”烧成灰烬。但每逢热能侵袭之时,这“蚂蚁”竟然浑身散发金色光芒,任这周围的热力如何侵袭,都岿然不动。

终于在这股气息回落到一个人应有的水平之时,他重新拥有了能够控制内力的能力。若是按照金光不坏身的修炼法门,此时应该激发内力,对自己的肉身做最后一次强化。但此刻他正处于火劫之中,自然以保留内力为妙。

终于,在他心惊胆战之中,此番劫难暂时度过了。但对他来说,更难的却还在后面!

按长老们传授的经验,寒潮时需过三重生死关。火劫是第一重。伴随火劫,热能增长,岩浆上流,岩浆蔓延时会放出的各种地心才有的气体,这是第二重气劫。历来都有弟子在气劫来时昏迷,因而伤了根本导致此生再无寸进的。第三重是寒魄山寒气喷发,被称作寒劫。寒劫会与火劫的余能相抗而产生两极之力。此时处在冰火两重天中的武者们,只要不能在夹缝之中守正道心的,都有死于寒热之变的可能。

果然,一股腥臭异常的气息袭来。他才不小心吸了一口,已经头晕目眩了。南无乡赶紧取来汗巾,浸在事先准备好的水桶之中。这水桶是提前备好的,是对抗火、气、寒三劫都有作用的法宝。火劫来时,水盆中的水分蒸发可以降低温度。气劫来时,汗巾浸水可以预防毒气。冰劫来时,水又凝冰放热,可以减缓降温的速度。

这只是对付寒潮的的辅助手段,真正的应对方法还是自己的内功修为。由于工作特殊的缘故,铸灵炉里的弟子必然要有抗热,抗熏,抗寒三种能力。这与火劫爆发时产生的三种现象正好相符。这也是火劫到来之时,其他弟子可以撤回地面,铸灵炉内的弟子却依然要驻守灵渊的原因之一。

南无乡因修行金光不坏身的缘故,尤擅龟息之道。面对这扑鼻而来的气息,不但没有应对慌乱,反而想起自己未入地师府,在家中帮助父亲开炭窑的情境来。这种程度的毒烟,对现在的他来说,还不如当时开炭窑的刹那散出来的烟气熏人。

不知过了多久,龟息中的南无乡感到一阵寒意掠过其身,猛然惊醒。这正是他最恐惧的东西——此时师父不在身边,若是一不小心受寒气影响,再入冰天妄境,可没人能救得了他。

好在此时寒气还未占到绝对上风,尚有残余的热气帮助平衡。在第一股寒气袭来的半个钟头之内,寒热二气争锋的劲头最盛,原本平静的密室之内,一时寒风四起,一时酷热难耐。好在南明真经不仅抗热,也能耐寒,倒还能在此情况下一时无碍。现在已无任何取巧的办法,唯有守持中正之心,以不变应万变。

南无乡抱元守一,勉强挺过这半个钟头的时间,此时室内的温度已降到正常的水平。但就在他心生侥幸之际,热气最后一次反扑的时机也到了。周围的温度瞬间升高,南明真经自动护主,真气运行速度被激发到极致。但随后而至的寒潮却更胜一筹,一股不下于当初白灵鸟九天寒气的寒意席卷而来。周围的空气立马变得清爽异常,南无乡心中一喜,冷不防的眼前已换了景象!

所谓怕什么,来什么!尽管小心防备,尽管竭力避免,但不知寒魄山厉害的南无乡,还是再入冰天妄境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