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道武仙侠录 > 第十六章 刘太冲移炉换鼎 南无乡伐毛洗髓 中

第十六章 刘太冲移炉换鼎 南无乡伐毛洗髓(中)

热,真热!这是南无乡初入灵渊的感受。

他从未想过地师府里,铸灵堂下竟是这样一副光景。他不知自己身处地层多深,只知道这是一处以岩浆为河流的所在。四面八方皆是散发温度的岩石,视物全凭石壁散发的微弱红光。身后,脚下,眼前都是曲折蜿蜒的甬道。住处也是沿着石壁凿建的石室。

造物神奇。在如此炎热的地下世界中心处,竟有一座寒魄山。寒魄山每日会喷发一股寒气,平衡热能,否则这地下世界断不可能有人生存。即使如此,想要生活在这片世界也必须对酷热有足够的抵抗力才行。这片地下世界被称为灵渊。天下灵石,皆出此渊!

在灵渊上方,有三块巨大无比的岩石,为这地底世界撑开三块巨型的空地。这是灵渊内弟子主要的生活地方。按照南无乡的估计,这三处空地加上地底世界其他杂七杂八的空间,很可能已蔓延了整个中都地下。

灵渊分内外。內渊是指寒魄山附近的区域,此处是三处空地之一。其余地方被称作外渊,包含了其余两处空地,以及外围诸多的隧道、密洞。外渊是弟子们居住、练功以及准备灵料的地方。值得一提的是,灵渊内因武道弟子极多,为了方便管理,除了早课,还加了晚课。且分成班组,要点名签到。

寒魄山正上方悬着一个巨炉。炉高一百零八丈,炉身外面有密密麻麻的石门。石门分三重排列,第一重三十六扇,第二重二十四扇,第三重十二扇。巨炉以三只二百丈高的铜人为足,被三只巨人环抱,炉顶两道巨型锁链悬在炉耳。寒冰烈火之力沿人足锁链摄入炉中,日夜不停锻造灵矿原石。巨炉四周,铁索长桥盘绕,如龙似虹。长桥上时时有忙忙碌碌的人影在不同的门前进进出出。此炉唤作铸灵炉。天下灵石,皆出此炉!

三重门各铸不同的灵石,第一重门号“人”,出产低阶灵石。第二重号“地”门出中阶灵石。第三重门号“天”,出产高阶灵石。在市面流通时,一枚高阶灵石顶十枚中阶灵石,一枚中介灵石亦抵十枚低阶灵石。

无乡已知道灵石的作用。这是一种内蕴灵气的灵材,这种灵气对修仙者们布置阵法,养殖灵药,甚至打坐修炼都有作用,因而成为修仙界的货币。这也解释了灵渊内没有仙道弟子的原因。这种对修仙者们如此重要的宝贝,自然不能让仙道弟子来参与铸造。这也不知是便宜还是坑惨了他们这群修行武道的弟子们。

世间蕴含灵石的矿脉极少,也因此每条矿脉开采皆有限制。为防止有人胡乱挖掘,所有灵石采出后必须由地师府铸造成统一尺寸,打上灵印才可用于流通。未加盖灵印的灵石,若被发现使用,要废掉使用者的修为,严重的还会丢掉性命。

南无乡听到“灵印”这种东西时,心便为之一颤!这是他第二次听到这东西,这让他想起黄无名的交代。只是听闻此物的重要性后,他对黄无名的用心便更加记恨起来。偷盗这种东西被捉住,恐怕惩罚之重,还胜过盗取灵石。

黄无名确实为此做了很多准备。无乡按照他的方法,将那块息土泡水和成稀泥,粘到鞋底,竟真的混过了铸灵堂的检查,带了进来。至于是否真的借用这个机会,替对方盗出灵印,却还要斟酌一二才可决定。

南无乡现在的任务是在外围打杂,替里面的弟子们送些生活用品。灵渊内的人不可以接触铸灵堂外之人,他情况特殊也只能每月一次,返回地面与许道温隔窗交谈一刻,一旁有人监督,所谈只与修行有关。

他下灵渊后许道温已传法五次,换言之他来了半年了。

想到此处,无乡起了一阵失落之意。

半年前他进铸灵堂时一众好友前来送行。当时柳银环曾说,她因体质特殊,修行早于常人,但每隔一段时间就需要吸取一些从地心之火里提炼出的纯阳之气来调和阴阳,否则经脉枯萎,活不过双七之数。柳家将她寄放地师府,就是看中铸灵堂下的火脉。还有半年就是她年满十四岁的日子,到时身骨长成,不再需要火气,柳家就会派人接回她和姐姐。如今半年时间已到,也不知这对姐妹回到柳家没有。现在他已知道柳家是修真界赫赫有名的八世家之一,而八世家,又是中原修真界中仅次于十大宗的存在。

想到这姐妹二人,他又想起田无欲。他也到了可以修行的年纪,不知修行顺利否。真是个幸运的人呢,师父曾说地师府登记在册的弟子上万,修行仙道的不足二千。仙道的种种好处自不必多言,毕竟这才是追求神通的康庄大道。

以武入道者从古至今不足十人,而且各人入道机缘皆不相同,根本无法可循。便是武道盛行的地师府,在漫长历史上也只有三人成功由武入道。好在他知道修行仙道之人最后能达到先天的也不足万一,这让他心里平衡不少。反正在他看来万分之一和百万分之一亦或千万分之一都是一个意思:根本不可能嘛。

现在他最大的期盼就是早日达到后天境界,这样就可以多活几年。这个愿望是现实的,灵渊内有二千弟子,其中达到武道第二重的就有数百,第三重的也有几人。尤其像他这样修行阳属性功法的,更是重点栽培的对象。按照灵渊内老弟子们的说法,只有将阳或阴属性内功修炼到第二重,才有资格进入铸灵炉,成为铸灵师。其他弟子进入灵渊,只是像他如今一样,在外围打杂而已。

灵渊内热气充盈,很适合他的功法,修行之时体内的经脉运转十分顺畅,似乎每次打坐吐纳都有在外面身心最佳之时才有的效果。若非此地寒热之变频繁,在此地修行速度能超过外边一半之多。此时他内功修为已达到南明真经的第三重。能有如此进步,得益于黄无名“送”他的火灵芝。

另外许道温刻意嘱咐他,今后要多多锻炼实战技巧。这很方便,灵渊内弟子众多,又都是好武之人,有专门用来比武的擂台。之前他害怕失手伤人,一直都在外围观战。如今内力控制自如,也打算去试试。

“好,把他打下来!”

无乡来到一处擂台,离老远就听见阵阵叫嚷哄闹声。所谓擂台,就是几处较空阔的洞穴,被人整理成一个擂台的样子。类似的地方在灵渊还有几处,此处是武道一重的弟子专用。

“这小子竟敢挑战卓师兄,真是不自量力!”底下看热闹的说道。

只见擂台上两道身影互相交错,时而互相避开,时而又交击在一起。

其中一个身材挺拔,年二十有余,就是卓师兄。是擂台较技中经常获胜的一位。另一个小巧玲珑,在台上上蹿下跳似个猴子。这是一个新面孔,不过看起来手段不小。

两人在擂台上兔起鹘落,一个赶得急,一个避的巧。每每卓师兄提力欲上,对方必定使出奇异步伐躲开。几丈方圆的擂台之上,这位小巧的弟子身法出奇,攻守转换间进三步退三步,左三步右三步,身影布满整个擂台。

卓师兄护定周身,一副任他东西南北风,我自巍然而不动的架势。他早已习惯这个对手,只要他有所懈怠,对方就会就上来打一掌,也不打什么要害。要么拍下胸脯,要不摸下肩膀。待到他反应过来,对方又撤走了。这种避实就虚的做法很快招来围观弟子们的反感。

“你小子还打不打,不打就下来,不要浪费我们时间。”一位扎须大汉嚷嚷道。

“哪来的臭小子,你不打老子还想上呢。”

就在此时,卓师兄眉头一皱。刚刚对手又“摸”了一下他的胸口。虽然这种情况发生数次了,但这次对方竟在他厚重的胸肌上捏了两下。这让他起了一身鸡皮疙瘩,下定决心速战速决!

卓师兄不惜内力,连冲几步,每步都跳出一丈之远。那位小巧的弟子虽然灵活,但擂台本就不大,在卓师兄追逼之下终于被赶到角落。

“看你这泥鳅往那跑!”这卓师兄一边说话,一边收指成钩,脚下继续阔步紧逼。

对方见此,知道步法上的优势已不在,将双掌横在胸前,就地一滚,冲卓师兄的下盘攻去。

卓师兄心中冷笑,扎稳马步,将内力运在双手,准备在对方来到之时全力一击。却不想对方扑至身前却翻过身体,双掌撑地倒立起来,反用双脚冲周师兄前胸踢去。

卓师兄只好用双掌来挡。这种打法他前所未见,应对之时免不了手忙脚乱。

这位小巧弟子连踢七八脚,卓师兄连退了七八步。眼见要退到擂台一边,卓师兄沉不住气了。他可不想再让对方上蹿下跳的捉弄。当下不顾其他,一声大喝,冲着对方的踢来双脚连击三掌,两人身形立时分开。小巧弟子一声惨叫,跌在一旁。

这三掌是他修炼的一门“三叠浪”功夫,三掌击出,他已觉内力不济了。此时倘若对方还有余力,立马就能反败为胜。这招本该在武道第二重,真气外放之时施展,到时一掌击出,就有三重内劲,能以排山倒海之势败敌!他也是深知自身功力远胜对方,才敢使出这还不成熟的招式。果然,对方受此三掌后已经站不起来了。

“哈哈!”卓师兄大笑两声,向前两步,脚尖一挑,将对方挑到头顶,用手举了起来,“你服不服,若是不服可要将你掷下台去。”卓师兄气势高昂,叫道。

那人心中害怕,嘴里却不肯服输:“嚣张什么,比武较技很多手段不能用,否则这样举我,立马要了你的小命。”

卓师兄见对方尤自嘴硬,道了声“下去吧”就将他扔到台下。众人一阵哄笑,卓师兄则问还有要上台的么。

无乡觉得时机不错,便跃到台上。拱手道:“在下南无乡,向卓师兄请教了!”

卓师兄正要回礼,似乎突然想到什么,脸色一凛的道:“谁?南无乡?不,我不跟你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