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道武仙侠录 > 第四十七章 寻灵有道 尽孝无门(后)

道武仙侠录 第四十七章 寻灵有道 尽孝无门(后)

作者:伍車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3:41:49

第四十七章 寻灵有道 尽孝无门(后)

红儿传过师命,同样展翅而走。南无乡打坐一个时辰,待天通亮了,便去拜访许道温。他此来本是挂念老师,心生探望之情。不成想竟有意外之获。

许道温是道字辈的前辈,本人年纪近百。此时还未进阶后天,可以说是大限不远了。武者只有修行到后天才有增加寿元之效,能活一百八十岁。而宗师境界大限与常人无异,也就是两个甲子左右,只是常人不善养生,加上劳累病损,少有能过百的。武者虽然健朗一些,但百岁也算长寿了。两个甲子看似很长,但却只能跟凡人想比,在地师府里又不能算长寿。

地师府早在一个甲子以前便开始招收无字辈的弟子。那样说来,道字辈的门人,至少也有七八十岁的高龄,也是因此,道字辈的武者,在地师府中已经极为稀少了。能够与许道温年纪相仿的,便只有赵道书等进阶后天的寥寥几位。

许道温虽然寿命超过常人,但也是凭一口真气撑着。早在十年前就开始专心养老,不再参与府中杂物了。此时见南无乡修行有成,又能虚心拜见,十分愉悦。

二人交谈之间,南无乡讲了不少自己行走江湖时发生的事情。这些事情虽说是惊心动魄,却未能提起许道温的兴趣。他误以为是老师精力不足,正要告退。不成想许道温竟然提起了《三体拳谱》这本秘籍。他这才知道这本秘籍的妙用。

这秘籍是府中各代寻灵高手编纂而成。以三位入道前辈为主,其余参与的多是化意高手,只有几个未曾化意却对平峦诀见解独到的,也曾参与其中。这本拳术不入后天没有资格修炼,许道温只是多知秘闻,才有一些了解。这拳谱上记载的拳术配合平峦诀威力极大不说,更有通过研习拳术,增加领悟化意的可能。

天下间这种汇聚近百化意高手智慧才编纂而成的秘籍,除了地师府可再找不出第二本了。这拳谱与《气剑术》,《寻灵师》并列,都是天使府里最珍贵的秘籍。

许道温在地师府负责传授武艺有三十年之久,教过的弟子难计其数,对武道的博学以及理解,无人可及。虽因机缘不足,未能进阶后天之境,也不曾习得《三体拳》和《气剑术》两本秘籍,但对二者的了解也非同一般。竟然对南无乡提出了这两本秘籍可以合练,而不违武理的说法。他所说的合练,不是指简单的同时修习,而是将两本秘籍合二为一,当成一本来练!

气剑术需要剑者以人剑合一为基础,凝气成形为条件。其中人剑合一是指此时剑便是身体的一部分,即身体的延长。在此基础上又将修行分为三大阶段,以剑御气第一阶段,以气御剑第二阶段,气剑相御第三阶段。第一阶段时气又是剑的延长,也便是剑气外放的手段,这类似的手段,在宗师境也可修行,只是气剑术的法门另有独到之处。第二阶段时剑则是气的载体,第三阶段则超脱身、剑、气,成了武者探究天道的凭依。这套剑诀自始至末讲的是身、剑、气的运用,到最后则超脱成人与道的交汇。

三体拳同样分三大阶段。基础拳术第一阶段,以真气御地气第二阶段,拳、气、意归一为第三阶段。

两套秘籍不相违背,而许道温的建议便是将气剑术与三体拳结合,以地气加持御剑术的威力。这确实是一个匪夷所思的想法,以地气之磅礴,三体拳练习到极致也不能尽情吸纳地气来增益拳术的威能。这是由个人根器决定的,人体不可能承受一山或者一水的全部力量,否者招未发而自己先被这股力量压成了肉泥。

因此三体拳练到最后讲的不是如何尽情发挥地气的威能,而是如何控制这股威能不超过自身极限。若改用以地气加持剑术,则不用顾忌人体之限,只要剑的质地够好,理论上可放心加持。如此的话,气剑术的威能,怕是有脱胎换骨的转变。

但这在南无乡看来似乎有些异想天开。这位老师向来不拘一格,有此激进的想法,也不算意外之举。只是,这两本秘籍是武道殿中,仅次于平峦诀的存在。每一本都博大精深,单将一本练到极致已经很难,练成两本更是天大幸运。要说将两者结合,虽然不违武理,但费力耗时也是必然。

他修习气剑术至今,还未领悟气剑相御的诀窍,而人剑合一,以剑御气等虽也是气剑术中的内容,实际上却是早在武道前两重时便已掌握的法门。换言之,他修行气剑术至今,也只是掌握了以气御剑之法,这还要归功于螭吻利于气剑术的修行。如此可知《气剑术》的不易,而《三体拳》,恐怕同样如此。再加上这二本秘籍之外,《南明真诀》里还有一式日月同辉也没有修成,段时间内是无暇修行他法了。其中南明真诀作为其内功根基,不将其中的招式领略完全,化意之境是无法达到的。

如此说来,他若不求入道,一心钻研或者可能实现这个想法。若是追求入道之法,一生时间打开玄关尚不够用,还哪里有时间钻研此道。许道温虽然天纵奇才,却不曾修习过这两本秘籍,不知道其中的奥妙。说出的这番见解,在无乡看来未免有一分老人家的疏狂在内。

一番交谈,不觉日中。南无乡决心今日出府,便主动告辞。此时他还要报备出府之事,有寻灵师的身份在,出府不难。但在出府前还要兑换《三体拳》秘籍,他已无多余的贡献点,只好打起朝元丹的主意。此丹价格未知,但绝对是罕见之物,他准备留给大红一颗,剩下的一颗,应抵得上这本拳谱才对。

果如所料。丹药出售,拳谱购得,南无乡归心似箭,离府不到半个时辰,便已回到家中。

无乡推门而入,再度惊呆当场:院内灯火通明,只是盏盏灯火上都有个“奠”字,院中有五道身影,身穿孝服,围着一口木棺。

“啊!”南无乡一声大叫,惊摄方圆数里之邻,院内的五道身影回身看时,一道朦胧青影已扑在木棺之上,哀嚎起来。五人彼此对视了一眼之后,便退到一旁。只是棺上的人,捶胸顿足,已陷入癫狂了。

半响,南无乡声音渐消。五人目光交流一番后,一人上前道:“是无乡师兄吧,在下田衡,你我曾见过的。师母并非是寻短见而死,实在是知道自己大限以至,才支走师兄,留下我们几个处理后事。你伤心之后,还请尽快振作,我这里有封书信是师母口诉,要转交给你。”田衡自然认得无乡的,当方才他身形太快,此时又状若癫狂,以至田衡有些不敢认了。

南无乡双目通红,抬头看向田衡:“这是我父母的房子,我却只来过两次。一次爹没了,一次娘没了。”

南无乡这一眼并无什么杀意在,但悲愤异常,不加抑制之下,精光绽露。田衡吓了一跳,连忙后退了几步,不再上前。

悲哀过后,是一夜无言。第二天,几位师弟给他换上了孝衣,便守起丧来。南无乡远离尘世,对其中的礼仪完全不懂。好在几位师弟都是懂事的人,在几人协助之下,依俗将母亲葬在了赵家的坟茔。

祭拜了母亲,修葺了祖上的坟地之后。南无乡与几位师弟再度回到家中,田衡等则转交了后事。

原来南大死后,赵氏忧伤成疾,一直体弱。只是南无乡回来之后,心情好了不少。加上无乡曾给她渡些真气,那几日看着才精神一些。南无乡一心想着父亲亡故,并未留心这些,虽然隐约察觉母亲体弱,但也只当是忧思所至,没想到是病入膏肓了。

当天,赵氏察觉自己身体已无法再撑下去,便将他支走,叫田衡来料理后事。田衡多少知晓些内情,并未等到天黑,而是与他道别之后,立马便赶了过来。此时赵氏已经换好了衣服等着,田衡来时,她口诉遗言,交代后事。其中一条就是自己死后要葬在赵家的祖坟,常伴父母兄弟。再则是让他继承与南大的约定,将生了孩子第一个姓南,第二个姓赵,给赵家延续血脉。最后则是一些勉励其修行之话。

除了赵氏交代南无乡的外,还有一些则是南大交代给几位弟子的。南大后半生一直在香茗轩讲书,所讲有内容多数是自己杜撰,足有五百余篇。这五百余篇大抵都是自当年金鹏王等大闹天师府为开头,延伸讲诉的独立故事。因南大并不识字,所以未留书稿存世,几位弟子都凭心而记。

南大不再讲书之后,曾收下的一位关门弟子,颇通文墨。南大便希望几位弟子能同心协力,将这五百余篇加以收集,整理,删减,改编,著成一部小说,期待能流传于世。

田衡说到此事时颇为动容。南大讲书颇有名气,这些故事也极受欢迎,要能完成遗命,对他们几个来说也是十分荣誉之事。南大已经交代,成书之后,作者一项,自己只是述著,而编著则可填几位弟子的名字。但编著之事耗时费力,归结成书之后还需印刷流传,虽然流传之后有利可图,但在此之前却颇耗金银。南无乡听到此处已知其意,便做主将父母这小宅让给几位师弟,充做工作之处,父母的遗产也尽数交给几人打理。

南无乡告别众人,带着父亲的骨灰离开中都。先是回到赵家村老宅的房顶上坐了一夜,次日带着父亲的骨灰,到母亲坟前祭拜。在父母见证之下,他打开了二人的遗书。一封是南大的,一封是赵氏的。

赵氏遗书内容,他早知晓,便在坟前立誓,绝不违背母命。而南大的遗书,着实让他摸不着头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