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自带锦鲤穿六零 > 第四百六十九章 绫罗绸缎

自带锦鲤穿六零 第四百六十九章 绫罗绸缎

作者:江水碧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3:39:05

第四百六十九章 绫罗绸缎

自带锦鲤穿六零正文卷第四百六十九章绫罗绸缎尽欢拎着箱子在外面转了半天,终于找到了妥当的隐秘地方,连人带箱子一起进了空间。

她得重新易个容,女扮男装这不是一件容易事儿。

不管是从面相嗓音,还是行走坐卧,尽欢都装得无懈可击,但易容毕竟不是变性,男女身体天然的差异,就是个**ug。

解开裹胸的纱布,两只兔子刚受了极大的压迫,终于得到了解放,尽欢不由得舒服得叹了一口气。

既然乐器厂和文具厂,能从淮国旧整车拉走红木家具,就证明那些家具是能大批量出售的。

但单位性质的采购,是肯定要走介绍信等手续的,尽欢也没有手续支持啊!

总不可能用甜水村村委会的介绍信去买红木吧?

甜水村又不是钱多的没处花,村委会集体脑子进水了,才会派人专门到沪江来买红木家具。

再说甜水村要红木家具有啥用?难道买回去当柴火烧啊!运费不要钱的哇?

尽欢侧躺在窗口的美人榻上,视线刚好落在旁边高几上的一枚田黄印章,短暂思考了几秒之后,尽欢迅速行动起来。

两个小时之后,尽欢就带着一封信息红戳俱全的介绍信出了空间,空间里的羊圈里,羊儿们正欢快啃着加餐的碎萝卜。

介绍信上面的红戳,是尽欢用她那拙劣的雕刻水平,一点点刻出来的萝卜章。

尽欢自学刻印的时间并不长,加上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水平有限也是很正常的。

学刻章原也不是为了弄萝卜章,是她之前心血来潮,想给自己刻一枚私人印鉴。

技术一直没长进,所以私印到现在都没有开工,没想到居然先造假来了。

既然是萝卜章,尽欢也没想刻真实单位的章,杜撰一个川省下属的木器厂。

一切靠计划调配的时代,农民都会缺粮食,木器厂缺木料不也很正常的吗?

以前的老家具选材好用料足,木器厂把旧社会留下来的家具改造成新式家具,也是“破四旧”的好事儿嘛。

不过买红木家具的事情不急,等到淮国旧快下班的时候再去,那会儿营业员估计比较着急,介绍信估计才不会细看。

尽欢先找了家饭店,点了几个菜,准备好好吃一顿。

昨晚今早接连两顿都吃面食,再不吃米饭,尽欢真的受不了。

正值饭口,饭店里生意十分的好,等了大半个小时,菜终于端上了桌。

尽欢发现不管是什么年代,沪江菜的分量都不大,装饭菜的碗盘都属于精致小巧类型。

幸好尽欢点了三个菜,再加上三两米饭刚好能吃到八分饱。

红烧肉色泽红亮,浓油赤酱带着明显的甜味,很符合沪江人做红烧菜“一手酱油瓶,一手糖罐头”的特征。

清蒸的松江鲈鱼,菜色看起来非常清淡,但味道鲜得恨不得让人把舌头吞下去。

番茄炒鸡蛋,也带着一丝甜味儿,估计也是加了糖的。

大环境物资供应紧张,沪江虽没有别的城市那么窘迫,但糖还是不能敞开供应的,不然菜只会更甜。

吃完饭尽欢去了第一百货,那天去帮夏苗买手表的时候,人实在太多,都没能好好逛一逛。

虽然尽欢没有本地票,但没票有没票的逛法。

她是冲着“一百”的丝绸柜台来的,这里有瑞蚨祥的柜台。

颜色缤纷灿烂的各式绫罗绸缎,挨挨挤挤地摆在柜台里面,让尽欢这个曾经的服装从业者,觉得异常亲切。

上辈子她工作室是做旗袍和礼服的,所以工作室里,最不缺的就是丝绸等高档面料。

几十年后的丝绸花样很多,纹样也偏时尚流行化,也更适合日常穿着。

但那会的质量跟现在的丝绸,是没办法相提并论的。

人力等各类成本飙升,生产厂家为了压缩成本,这产品质量肯定就跟不上了。

柜台里的丝绸品类非常齐全,不光有寻常的光面或提花的绫罗绸缎,连极为珍稀的织锦缂丝也有陈列。

营业员的态度很好,热情地给尽欢介绍各种丝绸的特征和适合的用途。

丝绸料子都不要布票,但价格真的很贵,平均比棉布贵了十好几倍。

怪不得这里冷冷清清门口罗雀呢,不说丝绸跟资产阶级生活方式挂钩,除了舞台表演性质的活动,也没人敢正大光明把丝绸穿上身,就是这价格,也不是寻常老百姓能承受的啊。

最便宜的纱料,是6元一尺,素绸素绢也不超过10元钱,有提花织纹的,都是十几元,最贵的是缂丝锦缎,18元一尺。

现在棉布的价格,普遍就是7、8毛一尺,昨天尽欢在淮国旧买的棉布,6毛一尺不要布票,那些阿姨大妈差点没挤破头。

尽欢都是按“丈”为单位买的,1丈是10尺,有3米多,做被面都绰绰有余。

她恨不得把柜台里面的丝绸,都给包圆了。

这瑞蚨祥柜台就这么一点点大,但各种名贵的丝绸锦缎都能找到,三大锦的颜色纹样还挺多。

鲜艳灿烂的云锦,缠枝牡丹金宝地,红花绿叶满地金,富丽堂皇的纹样,让人见之难忘。

清晰生动的宋锦,蓝底龟背花朵锦,湖蓝地正字织纹锦,无一不是艳而不火,繁而不乱。

还有具有悠久历史的蜀锦,芙蓉白凤雨丝锦,喜鹊登枝方方锦,锦上添花铺地锦,还有散花锦、浣花锦、民族锦、彩晕锦。

这些美丽纷繁的蜀锦,已经让尽欢目不暇接眼花缭乱。

接着营业员居然还拿出一种渐变效果的蜀锦来,在头顶灯光的照耀下,出现若明若暗,似隐还现的光晕。

这种蜀锦叫做月华锦,裁缝行话叫“月华三闪”,生动形容了月华锦色彩过渡渐变的过程。

上辈子尽欢也只是在蜀锦博物馆见过,这种蜀锦在七十年代末改革开放初,技艺就完全失传了。

尽欢毫不犹豫,把柜台里仅有的两块月华锦给全部拿下了。

一寸缂丝一寸金,缂丝也是18元一尺,傲娇的身价,的确比黄金还高。

按照今年的5月1日的黄金价格上涨通知,银行回收黄金的价格,由原来不到2元一克涨到了12元一克。

黄金才12元一克,缂丝料子就能卖18块钱一尺,这身价难道好不傲娇吗?

“同志!总金额一共是3264元,你确定要买这么多的丝绸料子吗?”营业员打完算盘再一次确认尽欢的购买意向。

“我确定,我这就付钱!”尽欢拿出从挎包里拿出厚厚几匝钱来递给营业员。

现在最大面额是10元的大团结,这些钞票有零有整,光数钱就数了好长时间。

营业员数完钱也没马上开票,又问道:“同志,你买这么多丝绸面料,自己用得完吗?”

尽欢屯布料的习惯由来已久,现在遇到绝版的丝绸,又怎么会放过机会?

真实情况不能据实已告,但她还是语气温和地解释道:

“这些不是我的,是亲朋好友们让我帮忙带回去的,我们那儿有习俗,嫁娶总是要备上两块好料子的,做被面也好,压箱底也好!

现在大家都缺布票,要不是为了办婚事儿,大家也舍不得买不要票的高价丝绸料子!”

营业员这才恍然大悟,做被面料子确实很费,买这么多也就说得通了。

现在的人来沪江,谁还不给帮亲朋好友带点东西回去?

花了3000多块钱,等布料裁剪好了,叠起来用报纸包好捆好,看着也没有多少。

尽欢买完丝绸之后,坐着手扶电梯去了楼上,后来在香烟柜台,买了几条沪江本地的劳动香烟和勇士香烟。

劳动香烟0.19一盒,勇士的0.13,这两个牌子都属于低端烟,价格便宜都不要烟票。

尽欢一样买了好几条,也没超过20块。

其实还有更便宜的牌子,经济牌的香烟,一包8分钱,平均下来一根才4厘钱,真的是很“经济”了。

之后就纯属看热闹逛着玩了,真的一样东西都没买到。

这憋屈的时代,想花钱都花不出去,有钱没票,一切都等于零。

.。妙书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