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自带锦鲤穿六零 > 第三章 出门放风

自带锦鲤穿六零 第三章 出门放风

作者:江水碧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3:39:05

第三章 出门放风

出门之后本来老人是要抱尽欢的,但尽欢觉得自己身体虽然还是小五短身材,但内里毕竟是个成年人,撒娇卖萌让老人牵着走:“祖祖,你要牵好我的手哦,走丢了可找不回来了,就没有小鱼儿了!”

老人听到小姑娘的话,不由得哈哈大笑,还捏了捏尽欢的鼻子:“你个小女娃娃人小鬼大,咋是祖祖走丢?不是你走丢啊?”

“嘻嘻~我也怕自己走丢啊,我走丢了祖祖不得伤心啊!”尽欢本来也是为了逗老人开心。

老人乐呵呵倒:“当然啦!没有你这个鬼灵精,我这把老骨头肯定活不下去啰!所以你出去玩要记好回家的路哦!”

“那我去了更远的地方,路太远了记不住咋办?”尽欢还是想了解一下,自己现在身处何时何地,奈何年龄太小,问问题不能太太成熟了,那样和原主出入太大不正常。

尽欢再一次庆幸自己是个地地道道的锦城妹儿,锦城话语调婉转柔软,稍微拖长了声音就像是撒娇。现在变成了小娃娃,撒娇卖萌倒是手到擒来。

老人倒是认真思索一阵:“小鱼儿乖,如果你和祖祖走散了,你不能哭也不能跟不认识的人走,一定要等祖祖来找你!不然被别人抱走卖给人贩子,就再也见不到祖祖了!”

“那祖祖要是很久都没有找到我咋办?我害怕咋办?”风吹乱了尽欢的头发,尽欢现在是个软萌的西瓜头发型,尽欢顺便顺了一下头发。

“那小鱼儿认军人叔叔不?找军人叔叔,他们会送咱们小鱼儿回家的!”老人认真教着安全常识。

尽欢乖巧说道:“军人叔叔我认识啊,绿衣服绿军帽还有枪,很威风的。那军人叔叔也不知道咱家在哪里呀?那是不是我就再也见不到祖祖了?见不到祖祖我害怕会哭的!”

“那可不!小鱼儿你要记住咱家的地址,祖祖之前教过你的,这样才能让军人叔叔把你快快送回家啊!”老人摸了摸尽欢的头。

尽欢只有继续扮无辜:“我记不太清了!磕了头有些事情记不清了!”

老人瞬间紧张停下来蹲下:“小鱼儿忘记事情了?那可不行,咱们这就去看医生!”说着就把尽欢抱起来疾走。

尽欢知道吓到老人了,赶紧搂着老人的脖子安慰道:“祖祖,没事的,我也不怎么疼!记不清事情重新说过就记得了嘛!我又没变傻,不信你考我算术!”

“5加3等于几?”老人随口问着,心想赶紧去开介绍信带末末看病去。

“等于8啊祖祖”尽欢摆出一副洋洋得意的表情:“再难点的我也能答得起!”

“那7加9呢”“16”

“20减4呢”“也是16啊”

连续问了好几个都回答正确,老人这才送了一口气。

“那祖祖还没告诉我咱家住哪里呢!”尽欢还是对住址执着。

老人搂了搂尽欢:“小鱼儿可记清楚了,咱家住在蜀省锦城天彭县龙门公社甜水村!”

“我记住了,”尽欢撒娇又搂了搂老人脖子:“那别人也不知道我是谁家的娃娃啊!”

老人抚摸一把尽欢的头发:“你叫徐尽欢,是徐怀安家的娃娃”

就这么一会儿,感觉自己被摸了好多遍头:“徐怀安是谁?”

“瓜娃儿勒!”老人笑起来:“徐怀安是祖祖我啊,咱家就你跟我两口人,除了你徐尽欢不就只有徐怀安我了!”

“可我不是小鱼儿嘛?”徐尽欢听到自己名字的时候心还是猛跳了一下。一样的名字,可能也是一种注定的缘分吧。

“小鱼儿是的小名儿,大名是徐尽欢啊”老人放松下来确实兴致勃勃:“你母亲生你的时候要啥啥没有,我去河里捞鱼,刚到河边还没下网,就跳上来一条大红鲤鱼,我就带回家啦放院子水缸里,等我准备杀鱼的时候鱼不见了,水缸里就剩一颗珠子,喏,就是你手上的那颗!”

尽欢震惊得说不出话来,原来冥冥之中牵绊自己和原主的不仅是名字,连鲤珠都如出一辙:“那,那条大红鱼呢?”

“不知道啊,别人都说红鲤鱼叫锦鲤,是祥瑞。祖祖觉得锦鲤是大仙,给咱小鱼儿送完珠子就回天上去了。”祖爷似乎陷入回忆里不能自拔。

尽欢抬起手仔细瞧着鲤珠,白色的鲤珠在阳光下似乎还隐隐发着金光:“那锦鲤大仙真的是专门来给我送珠子的么?”

徐祖爷笑眯眯道:“那肯定是的呀!要不说咱小鱼儿是最有福气的娃娃啊!谁也没有这么大面子让大仙专门跑一趟啊!”

尽欢听着祖祖这么自傲的语气也乐呵呵的:“祖祖也有大面子,大仙是专门给你末末儿(重孙子)送东西啊!嘻嘻~”

徐祖爷那斜飞入鬓的眉毛都要飞起来了:“就是你这漂嘴子说好听话哄我!”(漂嘴子:嘴巴油滑,会说甜言蜜语好听话,有点讨好的意思在里面)

尽欢走在路上一遍跟老人聊天,一边观察这周围的环境,刚走来路边都是房子,自家那片算是在最北边缘,离山不远,而老人带着自己是在往村子中心地带走。

这边的地势要低一些,由近及远能看到远处的庄稼,已经开始黄的小麦和快成熟的油菜籽。地势较高的地方种的是应该是土豆红苕之类的。田边都挖的有灌溉用的小沟,而村民生活饮用水应该是打了井或到河流上游去挑。

祖孙一路笑嘻嘻,大概20分钟才到地方,一路走来基本都是泥瓦房店,茅草房。

突然出现一栋青砖瓦房还是挺显眼的,看上去倒是敞非常亮整齐。

墙上还刷着有些惊人的标语:“确保双千斤,力争三千斤”。

有些雷人,尽欢想起了历史书上的”大跃进”。难道现在是六十年代,对于一个九零后,对于这样的时代基本是不可想象也不敢想象的。

因为自己的生活条件跟现在一比,真的是好上天了!

抱着自己的徐祖爷虽然看起来硬朗不显老,但是也是一把年纪了,家里也没有一个壮劳力,是怎么把原主养这么大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