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自带锦鲤穿六零 > 第二百三十章 干锅煎鱼

自带锦鲤穿六零 第二百三十章 干锅煎鱼

作者:江水碧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3:39:05

第二百三十章 干锅煎鱼

自带锦鲤穿六零正文卷第二百三十章干锅煎鱼尽欢远远地跟在红臂章的后面,看他们颐指气使地指挥着废品站的大姐称重给钱,拿到钱后扬长而去。

等那群红臂章走远了,大姐一边收拾东西一边恨恨地骂出声,

“砍脑壳的龟儿子娃娃!张狂个啥劲儿?老娘看你们能得意到几时?”

尽欢等她骂好了,才走了过去,“阿姨,我想找点废报纸回去糊墙。”

“可以,不过要守规矩,不该拿的东西别拿!”大姐拿眼睛上下打量了尽欢几眼。

尽欢塞了两块钱到她的手里,立马让她眉开眼笑地说道:“屋里那几堆都是昨天刚送来的书,还没有整理过,你看着挑吧!”

尽欢的主要目标还是那把青铜剑,趁着大姐打毛线,她从废铁堆里面找到青铜剑,先把青铜剑塞到了空间里,

红臂章们带过来的这堆“破铜烂铁”差不多都是青铜器。

不过大多数腐朽得太厉害,已经辨别不出形状了。

尽欢挑着品相稍好的东西,都收进空间里,以后有机会的时候,再慢慢进行修复。

这些青铜器多半是陪葬的冥器,尽欢也没有多大的心思赏玩,总觉得心里阴恻恻的。

不过里面有几个小巧的青铜席镇,看着造型还颇为精致。

所谓的席镇,就是压住席子,预防席子卷边的器具,跟镇纸是一个性质的东西。

在高架家具传入之前,人们都是习惯席地而坐的。

草藤竹苇编织的席子不仅容易卷边,随着人的起身的动作,还会跟着移动,所以席镇才应运而生。

席镇在春秋战国时期开始起源,到了汉朝时期镇类器具使用达到了巅峰。

这些青铜席镇的造型都以动物为主,虎豹牛羊鹿马蛇龟凤鸟,种类很多造型各异。

由于腐朽生锈,有几个席镇都粘连到了一起。

如果去除上班斑驳的锈迹,这些席镇看起来还是很精美的,而且十分具有古代生活气息。

把席镇收完了之后,尽欢跑到屋里的废书家具堆里面翻找。

金银玉器肯定是没有的,不过线装书还是有不少,她按情况挑选了一些。

几个有些破损的描金漆器,尽欢也收进了空间,擦一擦补一补还是很精美的。

尽欢最后选了一摞旧报纸和书籍,拎到大门找大姐结了账,一共花了不到八毛钱。

大姐还热情地跟尽欢说,过几天还有一批废品到,让尽欢过几天再来挑选。

这样的热情,估计是之前那两块钱软妹币的魅力。

不过尽欢也笑着答应了,没有意外的话,她应该是不会再来了。

按照贺行之的恢复速度,应该过不了几天就出院了。

尽欢在回医院的路上,从空间里拿出了鱼和菜拎在手上,然后直接去了食堂。

“小妹子去买菜啦?这几条鱼看着很不错啊!”大师傅看她拎着鱼,连忙递上来一盆水。

尽欢把鱼放进盆子里,“庞师傅啊,听卖鱼的大叔说这个瓦鱼,干锅下锅不用倒油,是真的吗?”

“瓦鱼肉肥嫩得很,煎鱼的时候会出油,所以不用另外倒菜籽油了!”庞师傅笑着说道:“一会儿做鱼的时候我教你!”

尽欢眉开眼笑,“庞师傅你真的太好啦,要不我肯定很抓瞎!”

庞师傅是个食堂师傅没错,但庞家往上数好几代人都是厨子。

据说当年他父亲还因为做得一手好菜,西康军阀曾三顾茅庐请他父亲去做家厨。

庞师傅从小耳濡目染,学会了不少传统高档筵席菜。

只是现在物资条件匮乏,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他也只能在食堂做大锅菜了。

尽欢很快就在庞师傅的指示下,把几条鱼收拾干净了。

只见庞师傅在瓦鱼的内外,均匀抹上了盐,接着在瓦鱼的两边肚子各划了一刀。

然后把鱼头朝上鱼尾朝内,一条一条依次放进了干锅里面。

在微烫的铁锅烘烤下,鱼油慢慢从刚刚划出的口子浸润而出,不一会儿整个锅里面都油润润的了。

等鱼翻面的时候,鱼皮微黄但却没有丝毫粘锅。

这让尽欢觉得大为惊叹,原来卖鱼的人没说假话,真的不用放油干锅煎鱼。

随着锅里面的瓦鱼慢慢煎熟,扑面的浓香溢满了整个后厨,让尽欢都忍不住咽口水。

鱼煎熟了锅底还留下一层油,庞师傅表示鱼油又不能浪费了,直接下锅煎雅鱼。

雅鱼豆腐汤一开锅,直接盛到砂锅里面,放在炉子上慢慢炖。

接着尽欢就开始刷锅炒红油菜,里面也一点姜蒜都没放,口味最是清淡不过。

尽欢还是照例给食堂的人,分了一点她做的菜。

鲜美的雅鱼豆腐汤和干煎瓦鱼,也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食堂的人都夸个不停,就更别极捧场的贺行之和徐祖爷了。

文灿的意见完全不在参考的范围内,他的味觉很迟钝,据说是读书做实验的时候出了事故,后来味觉就退化了。

贺行之住了四天院,尽欢变着方地给他做营养餐。

索性贺行之的身体素质也好,两天后他就可以自由下床活动了,恢复速度当医生都觉得不可思议。

不到一周贺行之就被通知可以出院了,这时候秦冬生给贺行之送来了调令。

他应徐祖爷的请求,直接把他下放到甜水村。

贺行之下放到甜水村,安全上基本上就可以高枕无忧,毕竟甜水村不叫偏远闭塞,外来人也有限。

秦冬生办事情很用心,还用贺行之被炸伤也是因公负伤的理由,帮贺行之争取到了最好的工资待遇。

下放干部跟下乡的知青不一样,虽然下放干部到农村参加劳动,但是国家是要给他们发工资配口粮的。

只是这工资可能普遍不是太高,不同的干部待遇差别也挺大。

秦冬生这样不遗余力地热忱帮忙,简直让人不感谢都不行啊。

尽欢找出了几个古籍记载的颠狂症的药方,誊抄下来递给秦冬生。

“秦大哥,这几个药方子是我从书里面看来的,你拿回去找医生帮你妹妹看一下可用不?”

秦冬生双手接过来,眼睛湿润地对尽欢说道:“小鱼儿,你给的紫雪丹效果很好,这药方一定差不了!”

菜花黄,痴子忙,春天是精神病复发的高峰期。

前两天秦冬生的小妹就犯了病,他就给用上了紫雪丹,效果出乎意料地好,所以他才对尽欢给的药方这么有信心。

尽欢却摇了摇头,“药方是给医生参考用的,不管是什么药方子,都要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增减,一定要对症才行!”

“行,秦大哥听你的,回去一定找医生看过之后再用!”秦冬生笑着点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