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自带锦鲤穿六零 > 第一百二十五 踏上归程

自带锦鲤穿六零 第一百二十五 踏上归程

作者:江水碧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3:39:05

第一百二十五 踏上归程

尽欢在回招待所的车上,迫不及待地翻开老首长给的诗选。

看着扉页上用毛笔字写着“愿徐尽欢小同志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还有老首长的落款和日期。

尽欢又往后面翻,诗选并不是新的,一看就是经常翻阅的,上面还有不少批注。

拿着这本诗选,尽欢的心情无限的激动,有了老首长的合影和这本诗选,风暴时期她和徐祖爷也锁了一层保障。

虽说不是专门拿出去炫耀的,但尽欢还是觉得自己是无比幸运的,再一次感谢自己的锦鲤体质,

又在首都呆了两天,这两天天不亮的时候,祖孙两就去了京城的两大黒市。

首都就是首都,黑市上不管是古玩的种类还是品质都比锦城的要多要好。

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尽欢居然淘到了一整套明代的龙袍和凤袍礼服,包括全套的首饰。

也不知道那个摊主是从哪里淘来的,他摊子上的东西很多杂七杂八的,一看他就是做这个生意的。

这两套礼服首饰绝对不是他所说的家传之外,尽欢瞄了一眼不是陪葬品,也就没有故意揭穿他。

只是砍价就是往死里砍,谁知道他这个是哪里来的,反正他也不会低于收购价来卖。

最后讨价还价了半天,终于以两千块钱成交。

尽欢粗略地计算了一下,就光首饰上面的黄金,估计都得有至少七八两了,这就一千多块了,剩下的衣服以及首饰的做工还不到一千块,也算相当划算了。

虽然现在的钱值钱,但二十年后的黄金价格上涨立马就能翻本了。

再说这些东西原本就是用来的,有钱就无所谓了。

早上逛黑市,下午就去废品站淘宝,徐祖爷专门陪着尽欢去了几个大的收废站翻翻找找。

尽欢还在真的翻到了不少好东西,不过在京城这种地方,眼睛尖利的人多了去了。

金银玉翠肯定是不用想了,不过里面古籍字画倒确实不少。

尽欢挑挑拣拣,光书就买了几大麻袋,还有一些字画,虽然看不懂真假,但是既然是一毛钱一斤,怎么也吃不了亏就是了。

在首都该玩的玩了,该吃的也都吃过了,尽欢还得到了不少意外之喜。

徐祖爷买好了火车票就准备带着尽欢回家了,贺太爷带着贺家兄弟,拎着给尽欢路上吃的京八件点心,来给祖孙两送行。

发车时间快到了,徐祖爷和贺太爷在车门口依依惜别,人老了就容易多愁善感。

两老头当年在战场上受伤流血的时候,也是咬牙笑着挺过来的。

估计当初怎么也没有想到,他们自己还有这种感情流露的吧。

车站的工作人员在催促上车了,两老头相互敬礼之后,徐祖爷一手拎着行李,一手抱着尽欢上了车。

仍然是按之前来的路线原路返回,谁让现在川省这么一条出川铁路,离正式脱离蜀道难的现状,还需要几十年的奋斗。

徐祖爷在长安城换乘火车的时候,还专门买了隔天的票,带着尽欢在长安城呆了一天住一晚上。

长安城这个世界的风沙正大,空气也很干燥,徐祖爷生怕尽欢不习惯。

所以在品尝各种美食之余,徐祖爷还在火车站附近的黑市上,专门给尽欢买了一点当地的水果。

西安秋高气爽的时节,昼夜温差极大,但就是因为这样的温差,所以水果的糖分都很高,味道格外的甜。

苹果枣儿石榴,尽欢还是来了这里之后第一次同时看到这么多的水果。

黑市离火车站只有一街之隔,所以黑市里不仅是当地人,连外地的旅客也是一筐一筐地往火车站抗。

一会儿水果搬上了车,回家自己吃便宜,送人这样质量的果子倍儿有面子。

脑子再精明一些的,回去找黑市的二道贩子一转手,立马可以翻一倍的价格。

尽欢啃着苹果上了长安到西府的火车,在西府火车站下车的时候,刚好有一趟到锦城的火车马上要开。

徐祖爷征求了尽欢的意见,尽欢觉得也没必要在西府休息那么一晚上了,反正卧铺也能睡觉。

于是祖孙两几乎是以百米赛跑的姿势,在火车开动前最后一秒登上了车。

徐祖爷领着尽欢进了他们卧铺车厢的时候,剩下的三个铺位都已经满了。

一个青年男人看徐祖爷一个老人带着尽欢一个小娃娃,便主动提出跟徐祖爷换成了上铺。

尽欢立马从她的小挎包里面,摸出了一个石榴和一个苹果递上去表示感谢。

对于别人的善意,尽欢还是很懂得感恩的,以她现代人的逻辑,不习惯白白领受别人的好处。

“小姑娘,这可使不得,现在的果子可是稀罕物!”青年看着尽欢纯净的眼睛有些窘迫,他觉得原本也是举手之劳。

徐祖爷放好了行李立马劝道:“小伙子拿着吧!这些也是亲戚送的,不值什么钱,我家娃娃是感谢你行的方便,我们祖孙省去了很多麻烦!”

“叔叔你拿着吧,这苹果可甜可甜了!”尽欢笑眯眯地把果子塞到了他手上。

经过接下来的交谈才知道,小伙子叫李希,北京人,刚刚大学毕业,是去川省支援三线建设的。

尽欢了解过历史,虽然川省虽然在大力的改善基础设施,欢迎这些从发达地区来到川省参加三线建设的工人。

但平心而论,这些三线建设除了城里新建的工厂,那些分配到偏远地区造工程的人是很辛苦很辛苦的。

她对这些敢于舍弃发达地区的好工作,去往川省和别的西部城市偏远地区投身革命建设的人,怀有极其崇高的敬意。

可以说没有这些三线建设的工人,交通闭塞的川省在以后的发展至少会滞后十多年。

在后面的聊天交流中,李希得知徐祖爷曾经是军人,然后急流勇退很佩服。

而徐祖爷很欣赏李希怀有梦想和激情,还敢把激情投入到现实的工作中去,从而实践完成自己的理想。

这可比那些天天嘴上叫着什么革命什么主义的年轻人,可是要有水平多了。

这才叫能当得上年轻有为四个字嘛。

尽欢坐在卧铺的靠墙的位置,看着徐祖爷和李希边下象棋边聊天。

偶尔还能问上天马行空的问题,李希是现在典型的知识分子,学术态度很严谨,知道的要说有论据,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

先比较于那种不知道答案转移话题的假大空,尽欢觉得李希的这种态度更值得推崇。

车厢里的另外两个人是一对夫妻,是从西安到锦城去探亲的,这对夫妻大部分时间读不说什么话,都是听着徐祖爷和李希聊。

有些腼腆的夫妻两让尽欢很有好感,至少比来的时候碰上的那对熊孩子爹妈好太多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