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反穿越调查局 > 第六百零二章 自我安慰

反穿越调查局 第六百零二章 自我安慰

作者:码字的李世卿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3:36:14

第六百零二章 自我安慰

赵晶当众提出,要去确认秦军主将是谁的这个建议,赵括是不能不答应的。

兵法有云:先知者,不可取于鬼神,不可象于事,不可验于度,必取于人,知敌之情者也。

意思就是说,与敌人展开决战之前,必须先要了解对方的确切情报,才能制定相应的对策。而这些情报,不可以用求神问鬼的方法得到,也不可以拿以往类似的事情去揣测,更不可以用天地轮转、日月运行的现象去验证。最有价值的情报,一定要从人的身上入手了解,从敌方的核心处获取信息。

尤其是关于敌方大将的种种消息,更是重要无比。

因为每一个将领的性格、习惯、好恶、战法,甚至是身体情况,都深刻影响着整支军队的进退章法,同样也都是有迹可循、有空可钻的重点方向。

如果能精准把握、善加利用敌军主将的个人特点,便可以有针对性的制定作战方略,将敌军玩弄于股掌之间。

相反,倘若不了解敌军主将的情况,甚至连敌军主将究竟是谁都不知道,那就好比是蒙起自己的眼睛去打架一样,不仅伤不到对方要害,而且反过来还会让自己变得盲目混乱,一通胡冲硬闯之后,随时都可能陷入到险境之中。

而且眼下更要命的是,大家所关注的焦点,已然涉及到了名震天下、百战百胜的武安君。如果秦军的统帅真的不是老将王龁,而是大魔王白起,那这个玩笑可就开大了。

莫说用四十五万赵军向同等兵力的秦军发起进攻,就算给赵括再加派四十五万人,他也未必有胆量主动上门挑衅。

所以,赵晶当着众人的面,主动请缨去探查敌情,搞清楚对方真正的主将到底是谁,赵括也只能点头答应。

不过,为了不耽误决战的时机,他只给赵晶一天的时间,一天之内务必拿回准确的情报,以供大军决策。

对此,赵亮不禁感到有些疑惑。他不晓得,赵晶究竟会通过什么样的方法,来明确印证白起的存在。

空口无凭肯定不行。你没有任何证据,硬说对面是白起在暗中指挥,赵括和其他将领们肯定不能接受,最后还得像现在这样,将信将疑、难做决断。

莫非是要派人去偷拍白起的照片,来个有图有真相吗?那当然更不可能。这些古人瞅见照片这种稀罕货,首先只会认为那一定是妖术,光是要搞清楚其中的科学原理,恐怕就足够折腾许久了。

况且大多数人都从来没有见过白起本尊,就算有照片,又如何能辨别真伪呢?

还有一种办法,就是悄悄抓捕秦军的高级将领,带回到这里严加审问,逼那人讲出实情。但是,这么做同样显得很不靠谱。一来,想从千军万马的秦国大营里抓敌方将军,本身就是一个极端艰巨的任务;二来,历史书中专门提到过,秦昭襄王曾颁下严令,禁止泄露武安君亲临前线的消息。所以即便赵晶的人抓到了秦国将军,那人也未必知道白起的行踪;即便他知道白起的行踪,也未必肯老实交代。

思来想去,赵亮实在是猜不透赵晶的谋算,到底要用什么办法,才能向赵括证明白起已经来到长平,从而打消赵括在取得初步胜利后,全面追击秦军的念头。

赵亮本来想着利用读心术去摸一下赵晶的真实意图,可是却又因为二人目前的关系正极度紧张,根本就没有机会接近对方,所以也无从进行探查。

带着巨大的疑问,赵亮结束了在丹水大营的会议,满怀心事的返回了大粮山辎重营。

胡义一见他回来,连忙上前询问详情,赵亮耐着性子,把之前军事部署会议上的种种事情,给对方简要描述了一遍。

听完之后,胡义不由得眉头紧锁,喃喃道:“这么说,若不是赵晶及时出言制止,赵括那个蠢货,当场就要定下追击秦军的方略了。看不出来啊,赵晶的头脑还是很清醒的,并且敢于向主将提出不同的意见,而非唯命是从。这一点很不容易呀。”

略微顿了顿,胡义接着又道:“不过,假如真的让赵晶给说中了,白起从咸阳跑来这里,替代王龁指挥秦国大军,那么问题可就严重啦!”

闻听此言,赵亮感觉无比郁闷,遂反问道:“你觉得这个可能性大吗?”

胡义想了想,思索道:“说实话,我觉得啊……这个可能性并不大。你想想看,赵秦两国旷世大战,双方的总兵力接近百万,那是何等的分量?这个局面持续的时间也不短了,白起若是能来的话,他早就来了,何必要等到现在呢?”

赵亮心里非常清楚,胡义的这个想法,在赵军的高层将领中也很普遍。他们之所以会这样认为,主要的原因,并不是源自对客观事实的合理分析,而是一种内心期望的外在表现。

人们往往都是这样,越害怕、越担心、越不希望发生什么不好的事情,便越喜欢把情况往好的方面去想,并努力为这个乐观的想法找到很多看似客观、貌似合理的理由。

这种自我安慰式做法,既渴望能够说服别人,也渴望能够说服自己。

所以,不光是胡义,就连赵括在内,也同样不愿意看到白起亲临长平前线的情况出现。因此,假如赵晶到最后拿不出切实的证据,赵括他们也是断然不肯接受这个猜测的。

而那样的话,赵军的总攻便会照常发起,秦军一旦溃败,全面追击也会如期而至。

说一千道一万,事情发展到了目前这一步,就看赵晶有什么手段,能说服赵军上下全都相信,大魔王武安君真的来了。

赵亮心念转动,忽然想起一件事来,于是便找了个借口向胡义告辞,转身回到休息的营帐区。就在他隔壁的帐篷里,徐陵正默默的盘膝打坐,调理伤势。

见到赵亮进来,徐陵连忙收住功夫,起身问道:“赵兄,外面的情况怎么样了?”

赵亮先是瞅了瞅徐陵的气色,看他恢复的不错,欣然道:“你的身体明显好转,这我可就放心啦。”

说着,他拉徐陵一并坐回软塌,压低声音接着道:“晋阳公主的计策失算啦,赵括并没有因为粮食短缺,而放弃大举进攻秦军的想法。”

徐陵并不晓得白起诱敌深入的计策,但是他却很清楚,秦国一直都是希望赵军能主动出来会战的,所以闻言大喜:“这么说,赵括按捺不住啦?”

赵亮点了点头,神色却显得非常郑重:“我不妨告诉你一个秘密,武安君来了。”

“武安君?”徐陵不禁微微一愣:“你是说,武安君在长平这里?”

赵亮道:“没错,白起将军已经秘密来到前线,亲自指挥接下来的战役。不过,这个消息除了我之外,谁都不知道。尤其是赵括他们,仍旧被蒙在鼓里。”

徐陵大感好奇:“既然是秘密前来,你又是如何知道的呢?”

赵亮解释道:“之前,在邯郸当人质的秦国公子异人,以及他的好朋友吕不韦,遭到赵国大臣陷害,是我出面搭救,才化险为夷。所以,他们二人都将我视作知己。前不久吕不韦托人给我送来消息,说武安君亲临战场,赵军即将大败,让我小心安全,尽早脱离险境。”

徐陵听他说的合情合理,不再怀疑什么,道:“既然赵兄得到了朋友的示警,那就应该速速撤离才是啊。要不咱们今晚便走,我保护你撤到秦军那边去。”

赵亮摇了摇头,叹道:“我也原本打算一走了之的,可是谁料现在出了点意外状况,想走却不能走。”

“哦?什么意外状况?”徐陵瞧他说得非常郑重,忍不住问道:“若有用得着小道的地方,还请赵兄尽管吩咐。”

赵亮道:“我正是来找你帮忙的。今天在丹水大营商议作战部署的时候,赵括以为秦军的主帅仍旧是王龁大将军,所以赵军之后的种种手段,全都是以这个为前提设定的。而据我猜想,这也恰恰是武安君秘密来到此处的目的,就是要让赵括做出错误的判断,好给他来个出乎意料、措手不及。”

徐陵点点头:“赵兄说的没错。倘若连对手的主将是谁都没有搞清楚,显然不符合知己知彼的原则,那么所做的谋略也多半会出大岔子。”

“是啊,我就是这么合计的,可是谁料到,半路忽然冒出来一个捣乱的!”赵亮郁闷道:“赵晶那个小混蛋,居然猜测说武安君有可能就在对面,这一句话顿时把赵括和众将军吓个半死,犹豫着要不要重新调整策略。”

徐陵先是一愣,旋即剑眉紧锁、满面煞气,怒道:“居然又是他!我这便去把赵晶宰了!”

赵亮被他吓了一跳,连忙道:“千万别冲动。你现在杀了赵晶也没有任何用处,反而更容易惹起赵军的怀疑。目前,赵括虽然非常担心武安君,但是他也并未轻易相信赵晶的这个猜测。而赵晶为了证实自己的判断,主动请缨,要派遣探子去对面大营侦查,确定秦军真正的统帅究竟是谁。”

徐陵沉声道:“探子已经出发了吗?”

“这个我并不清楚,”赵亮摇摇头,道:“而且,我更为在意的是,赵晶会如何证明武安君的存在。如果不把此事弄明白,咱们就算想出力,也不晓得该怎么办。”

徐陵知道赵亮一向足智多谋,于是问道:“赵兄想出什么对策了吗?只要能为武安君和大秦效力,小道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赵亮沉吟片刻,说道:“我们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设法溜进丹水大营,躲在暗中盯紧赵晶。无论探子去执行什么样的行动,或者拿回什么样的证据,总得先经过他这里,所以咱们潜伏在赵晶身边,就能有很大机会搞清楚状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