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反穿越调查局 > 第五百五十二章 廉颇难保

反穿越调查局 第五百五十二章 廉颇难保

作者:码字的李世卿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3:36:14

第五百五十二章 廉颇难保

赵亮依依不舍的跟小雅暂时告别后,步履匆匆返回了李记皮庄。

原本,他心里还有那么点担忧,怕让赵雅一个人在那里待得久了,会因为生分别扭的缘故而感到不自在,人家毕竟是堂堂公主,如此冷落怠慢,实在说不过去。

可是谁料,等他到了地方,才发现自己刚才的那番顾虑实在是多余了。才一进门,赵亮就看到小公主赵雅跟李义的夫人娟子聊得正欢,见他回来了,赵雅兴奋的跳起来,笑道:“赵兄,我在跟李夫人学针线活,你快来看看,我的手艺怎么样?”

赵亮闻言不禁一笑:“呦呵,你这堂堂的公主殿下,身份何其尊贵,怎么也学我们普通老百姓的手艺呀。”说着,他接过赵雅的“作品”,仔细端详起来。你还别说,那些针脚走线还真的像模像样,足见赵雅的悟性和灵巧。

李夫人此时也站起身来,笑着招呼道:“赵大哥,公主殿下蕙质兰心,我才只教了一遍,她就全学会了。”

李义在旁边也笑道:“公主心灵手巧,悟性过人,我看得都着实钦佩不已呢。”

赵亮见赵雅没什么公主架子,而李义夫妇也不似寻常人那样见着王族就战战兢兢,不到半天的功夫,三人居然在他缺席的情况下,自己就混熟了,不禁是感到分外高兴,笑着连连点头,夸奖李夫人教的好,小公主也学的妙。

眼看此时已经到了吃饭的点儿,李义忙不迭的安排下人去准备美酒佳肴,想留赵亮他们一起在这儿用个便饭。赵亮倒也不跟他客气,许久没见,他也甚是想念李义夫妻俩,于是当即便爽快答应,赵雅见可以多玩一会儿,而且还能蹭饭,更是开心万分,乐得直拍小手。

功夫不大,店里的伙计便将酒水席面备办妥当。在李义的热情招呼下,四个人围桌而坐,一边推杯换盏,一边聊着赵亮之前的种种奇遇,气氛温馨融洽。

用罢了晚饭,赵雅原本还想缠着李夫人再教她一些针线功夫,赵亮却因为惦记第二天的事,提醒汾阳公主还要去求她姐姐帮忙,安排明日去观摩赵晶的大炮。赵雅反应过来,连忙吐吐舌头,跟李义夫妇道了个别,约好过几天再来这里玩,然后便跟着赵亮登车返回了公主府。

一到地方,赵雅就迫不及待的跑去找晋阳公主,央求着想去赵晶庄园看热闹。赵琦没想到妹妹居然会对赵晶的新兵器感兴趣,不禁有些疑惑,用眼神询问赵亮其中的缘故。

赵亮见状便实话实说,提及下午在去李记皮庄的路上,偶遇赵晶女管家张素的事情,并表示从她那里得知,明日大王要去城外检视神秘的新兵器。所以,他和赵雅不禁都起了好奇之心,想去亲眼见识一下,那个大炮究竟有什么了不起的威力。

赵琦略微沉吟了片刻之后,微笑着答应下来。她告诉妹妹和赵亮,原本大王之前也跟她提过此事,并邀请她同去,只不过她当时找了个托词给回绝了。

不过,眼下既然他们两人心血来潮,都想去瞧这个热闹,那她干脆明天跟大王知会一声,就说自己后来又改了主意,并且还带着汾阳公主和门客赵亮一同前往观摩。

见姐姐点头同意,赵雅高兴的像个小孩子一样,乐的手舞足蹈,赵琦却没她那份心境,大有深意的盯着赵亮问道:“先生明天要与仇人相见,该不会出什么状况吧?”

赵亮淡淡一笑:“请公主放心,我自有分寸的。”

赵雅在旁边听得微微一愣:“仇人?什么仇人?你们在说什么呢?”

赵琦道:“不该问的不要问,你还想不想同去了?”

赵雅知道姐姐素来严厉,很多事情都不准自己知晓,于是乖巧的点了点头,不再言语,但是眼睛却忍不住瞟向赵亮。

赵亮无声的笑笑,示意她不必担心,旋即对赵琦道:“不知明日除了大王之外,还会有哪些人去?”

赵琦没有急着回答,而是先对妹妹吩咐道:“现在时辰不早了,你暂且回去休息吧,我与赵先生还有些事情要谈。”

赵雅闻言轻轻答应了一声,给晋阳公主和赵亮道句告辞,略有些不情不愿的离开了房间。等到小公主出了房门,赵琦这才说道:“平原君赵胜、大司马冯骥、国尉赵川、宦者令缪成、中尉蔡江和典军都尉田玉岑等,凡是朝中涉及国政、军政的大佬们,差不多悉数出席。”

“看起来,朝中君臣对赵晶发明的那件神奇兵器,都非常重视啊。”赵亮冷哼道。

赵琦点点头:“大争之世,任何一次变法或革新,都有可能给各国力量的平衡带来颠覆性改变,这其中当然也包括兵器和战法上的进步。就拿我们大赵来说,先君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只短短数年时间,便打造出一支傲睨天下的飞骑铁军,西镇秦魏、东压燕齐,大幅提升了赵国在诸侯群雄中的地位。也正因为我们尝过这方面的甜头,所以当然会格外重视赵晶在兵器战法上的革新。不过……”

赵亮早已读出对方的心思,可还是问道:“不过什么?”

赵琦秀眉轻蹙,道:“虽然我也很认可新兵器在战场上的巨大价值,不过,我还是认为,战争胜负的关键,并不在于武器装备的优劣,而是在于人。赵括赵晶固然有很多不错的想法点子,甚至还制造出了颇具威力的武器,但是他们根本没有资格统帅数十万大军,去与秦国打这场国运之战。”

赵亮问道:“你是在担心,赵王会因为新兵器的事情,坚定换将的想法?”

赵琦无奈的点了点头:“是的。之前赵晶在赵括的全力支持下,把第一代大炮样品展示给王兄的时候,大王便已经赞不绝口,认为这将会成为长平大战胜利的关键法宝,并逐渐产生出由这两个毛头小子替换廉颇的念想。如今,我听说赵晶对大炮加以进一步的改善,其威力更胜之前。这样一来,想必王兄也将更加笃信他们的能力,做出不智的选择。”

赵亮知道晋阳公主对赵括掌兵之事耿耿于怀,忍不住道:“不是还有平原君这些老臣在吗?他们应该不会任由大王一时冲动、随意胡来吧。”

“我正想跟你说此事呢。”赵琦苦恼道:“今天我去见王叔平原君,没想到他对换将之议,居然也有些动摇了。”

“哦?这是为什么?”赵亮不禁有些好奇。

赵琦解释道:“前几天,我把你的建议告诉了平原君,请他给身处前线的廉颇老将军去信,希望老将军能采取更为主动的策略,把握形势,向秦军发功反击。平原君很赞同这个想法,认为这是打消大王临阵换将的最好办法,于是当即写下书信,并利用国府飞骑将信函送往长平。”

赵亮早就猜到平原君会如此,颔首道:“这不是挺好嘛,说明他也支持廉颇啊。”

赵琦苦笑了一下,道:“话是这么说,可是谁能料到,今早前线送来的回信,彻底改变了局面。在信中,廉老将军直接拒绝了平原君的建议,坚称只有采取固守拖延的战法,才是战胜秦军的唯一途径。并且,他恳请平原君和其他朝臣,以后不要再对前方战事指手画脚,免得乱了军心。我那位王叔向来心高气傲,眼见廉颇丝毫不买他的账,又怎么可能咽得下这口气呢?”

“这么说,平原君生廉颇的气了?”赵亮问道:“难道他会因为此事而改变主意,不再支持廉颇?”

“也不完全是因为这封信。”赵琦摇摇头:“眼下蔺相如久卧病榻,没法处理政务,赵国大大小小的事情都压在了平原君的肩上。调动四十万大军集结长平,既要保障前线部队浩若烟海的物资补给,又要稳定国内各项民生正常运转,王叔心里的压力也非常巨大。换句话说,他也盼望着能早点打退秦国人,彻底解除目前的危局。而廉老将军选择的策略,等于是在无形中不断加剧平原君的压力,以至于他也开始产生怀疑,廉颇究竟是不是指挥大战的最佳人选。”

赵亮表示理解的点点头:“唉,说到底,这打仗打的终究还是国力啊。赵国虽然拥有数量庞大、战力强悍的军队,但是国不富民不强,在七国当中属于底子薄弱的诸侯。遇到小规模、低烈度的战争,倒还能支撑的起,可一旦面对像现在这样的举国大战,无论财力物力还是民生积累,就逐渐暴露出极大的缺陷。正因如此,所以赵王也好、平原君也罢,都希望能尽早结束战事,避免出现整个国家都被拖垮的结局。”

赵琦对此感受最深,闻言轻叹一声:“你说的没错。王兄曾多次在朝堂上对群臣抱怨,说国库都快要被廉颇那四十几万大军给掏空了,现在不仅看不到任何胜利的希望,反而还被秦军打的节节败退,实在令人心寒。相反,赵括他们那种积极进攻的主张,就非常符合王兄的心思,故而也更容易得到赞赏。时至今日,连平原君也产生动摇,开始评估换将所带来的益处与风险,究竟哪个更大。”

赵亮心道:这种情况再正常不过了。莫说历史本来的原貌就是如此,就算退一万步看,即便它从来没有发生过,在国力紧张和渴望胜利的背景下,积极进取的赵括也总会比选择固守的廉颇更受欢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