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反穿越调查局 > 第三百零八章 给皇帝当大哥

第三百零八章 给皇帝当大哥

帐帘掀开,赵亮一眼便看见门口处站着一位高大俊朗的青年军官。

那军官见赵亮从里面走出来,冲他微微拱手,先施了一礼,然后不卑不亢道:“参见校尉大人。”

赵亮点点头,问他:“额,你刚才说你叫什么名字?是刘裕吗?”

“回禀大人,卑职名叫刘裕,”那人朗声回答:“山甲师健卒营的百夫长,奉命率部向您报到!”

赵亮继续问道:“你是哪里人?小名叫什么?”

刘裕闻言不禁一愣,心想哪有上峰打听部下小名的道理?不过既然校尉开口垂询,依照军纪,自然不能有丝毫迟疑隐瞒,于是连忙答道:“我祖上是彭城郡彭城县绥舆里人,生于晋陵郡丹徒县京口里。因为自幼家贫,小时候靠给富户做杂役长大,所以小名寄奴。”

我靠!这下错不了啦!赵亮心道:眼前这位年纪只有二十岁上下的小伙子,就是今后南朝“宋、齐、梁、陈”中,宋的开国皇帝,率领北府军统一了整个南方的刘裕!

没想到,这家伙现在还只是一个小军官,而且居然分到了自己的手下听差。

赵亮上前一步,握住刘裕的手,笑道:“哎呀呀,原来是刘老弟,果然英雄出少年,久仰久仰!”

刘裕被他的举动搞得一脸懵,也不晓得自己有什么大名能让这位赵校尉久仰的。

不过,既然上司如此看得起,刘裕当然也不免有些高兴,连忙道:“校尉大人错爱了。卑职刚才听营中的长官介绍,说幸亏您及时发现内奸,方才使得刘将军、陶将军和大统领的千金免遭性命之忧,绝对算得上是咱们北府的大功臣。能在您的麾下效力,刘裕深感荣幸。”

“哎,我那点事情不算什么,”赵亮摆摆手:“你才是真正了不起呢。兄弟,相信我,你今后的前途不可限量,绝对会成为一个叱咤风云的大人物的,哈哈哈。”

刘裕被他夸得有些不好意思,谦逊道:“大人,刘裕只是一个嗜赌如命、败光身家的破落户,当初幸亏得到了孙无终将军收留赏识,才有机会混到今天这个地步。大出息我不敢指望,唯有在北府军中尽心效力,不辜负大统领、孙将军和校尉大人您的期望。”

赵亮笑嘻嘻的说道:“你太谦虚啦。不过,我知道现在说什么你也未必肯相信,只要能记住我今天的话就好,将来必定会应验成真。”

说着,赵亮拉刘裕走进帐中,招呼他坐下,然后问道:“你刚才说你之前是孙无终的部下,怎么现在来到刘牢之的京口大营了呢?”

“回禀校尉大人,”刘裕答道:“我是在淝水大战时,被谢大统领钦点过来的。当时秦军主力逼近防线,大统领急需敌方详实的情报,所以抽调各营斥候,组建了规模近两千人的探马探哨军,专门撒出去侦查苻坚大军的底细。”

“战后没有归建吗?”赵亮不禁有些好奇。

刘裕摇摇头:“没有。打退胡人不久,大统领就返回建康养病了,刘将军随后改组了探马探哨军,把度望斥候分散到各师各营。由于没有统领的手令,我们这些人不能擅自返回原部队,所以就都在京口大营安顿下来。”

赵亮心里清楚,这是刘牢之趁机扩充自己实力的举动,于是微微颔首道:“怎么样,在这里还习惯吗?那一百度望兵以前都是你的手下?”

刘裕犹豫了一下,接着坦言道:“不瞒校尉大人您说,我并非刘将军的嫡系班底,所以在京口不怎么受人待见。淝水一战中,刘裕曾数度冒险潜入敌营,替大统领向朱序将军传送绝密消息,好让他暗中配合,扰乱苻坚大军的阵脚。战后谢大统领论功行赏,本来着令晋升我为都尉的,但是后来刘将军说营中没有那么多的位子可以安置,所以我仍旧还是个百夫长,带得兄弟也都是从孙将军那里拉过来的原班人马。”

他轻轻叹了口气:“唉,常言说得好,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哪个不希望能凭着一刀一枪,搏个封妻荫子呢?尤其是像我这种寒门子弟,更是难有上升的途径。”

赵亮见他为人直爽磊落,有话也不藏着掖着,的确是一个坦诚之人,于是安慰道:“别着急。我擅长观人之术,刚才不是说了嘛,你绝非池中之物,一朝得遇风雨,肯定能化身为龙的。”

“那可就借大人吉言了。”刘裕爽朗一笑,拱手道:“来京口大营一年多啦,没有谁这么瞧得起我,今日校尉大人如此抬爱在下,刘裕心中不禁万分感激。接下来有什么用得着我的地方,请大人您尽管吩咐!”

赵亮点点头:“你也别大人大人的叫了。我比你大几岁,你要是不嫌弃,就喊我一声大哥吧。”

一听这话,刘裕立马起身,给赵亮恭恭敬敬的施了一礼:“大哥在上,请受小弟一拜!”说着,咕咚一下单膝跪地。

赵亮见状心中大乐:哎呀卧槽,让皇帝喊自己大哥,还给跪地行礼,这可真是头一回啊,想想也感觉超爽啊!

他不慌不忙的伸手扶起刘裕,笑道:“行,那咱们今后就以兄弟相称,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你说你出自寒门,我比你更糟糕,是淮泗流民。在这京口大营之中,连半点根基人脉都没有,所以,今后咱俩好好处,凡事都一起商量着办!”

刘裕在京口大营一向遇惯了白眼,前面几任上司不是故意刁难作践,就是对他爱答不理,没想到今天调到赵亮手下,居然能受到如此重视,而且两人又都是寻常百姓家的子弟,身份感特别投契,所以也同样心中高兴,连连点头答应。

赵亮让刘裕重新坐好,接着把陶思源布置的任务,对其简单讲述了一遍,然后虚心请教,之后该如何行动。

刘裕待赵亮讲完,兀自沉吟了半晌,沉声说道:“大哥,听这个意思,刘将军是要对何谦他们动手了吗?”

“我看这场大战是在所难免了。”赵亮微微颔首:“之前各营将领齐聚帅帐,已经达成了一致的意见,开口闭口都是要发动报复反击什么的,不然也不会急着让咱们潜入广陵刺探敌情。”

刘裕不禁面色一沉:“大哥,你可别怪小弟我多事啊。听您讲述昨晚的袭击,怎么看都觉得很蹊跷。刘裕认为,这其中或许还蕴藏着什么阴谋。”

“我跟你的看法差不多。”赵亮道:“尽管是我亲自从鲁光口中套出的情报,说是何谦和刘炎在幕后主导了一切,但刘牢之未免也太过轻信这一消息了。如此冲动的发起进攻,恐怕不是什么好事。”

刘裕叹了一声:“唉,还不是急于夺权闹得!大统领尚在病中,而北方胡人又元气大伤,此时正是应该团结一致,尽快北伐的好时机!怎么反而先窝里斗呢?大哥,我刚才听出来了,你也对这次行动也不以为然,对吗?”

赵亮点点头:“是的。说句实话啊,我加入北府兵的时间并不长,所以没有你们对大统领和北府军那么深的感情。但是刘牢之遇袭,以及现在积极备战反击,处处都透露出一丝阴谋的味道。我想很多人应该多少看出些问题来了,只是大家都不肯说或不敢说而已。”

“你觉得这里面会有什么隐情呢?”刘裕问道。

“那就先要看看,刘牢之跟何谦发生激烈火并,谁将是最大的受益者了。”赵亮悠悠道:“这里的情况你比我熟悉,你觉得呢?”

刘裕闻言眼睛发亮,就好似夜空中的星星一样,凝视着赵亮说道:“受益的无非三方,但肯定不会是荆州桓冲!”

“哦?你说说看。”

“首先排除桓冲的原因,倒也非常简单。”刘裕答道:“就是因为距离太远,鞭长莫及。荆州军盘踞长江上游,虽然有地利的优势,但中间隔着建康,无论北府内部斗的如何,都轮不到他们来收拾残局。所以,如果我是桓冲,根本不可能趟这个浑水,什么鱼都摸不到,反而还弄得自己一身腥。”

赵亮同意道:“你说的没错,所以这样一来,什么刘炎是桓冲的人,就根本是混淆视听而已。”

刘裕点点头,接着道:“京口大营和广陵水军,是北府兵最强大的两支力量,一个统辖步骑主力,另一个则专门负责水上作战。相比之下,朱序将军、孙无终将军他们只有少量的部队,根本没资格与刘牢之抗衡。所以,刘何两家争斗,会极大损耗北府兵的实力,甚至从此变得一蹶不振。倘若出现这种情况,能笑出来的只有三方,北边胡族政权、乌衣巷的其他高门世族和建康朝廷。”

赵亮顺着他的思路说道:“自淝水之战大败而归后,北方应该已经陷入四分五裂的境地,他们各自为政,当然不希望北府兵强势出击,扫荡中原。但是,也正因为势单力孤,所以胡人不可能有这个能力,策动昨晚那样的袭击,以求栽赃陷害何谦,挑起北府内斗。”

“同样道理,乌衣巷的世族也有心无力。”刘裕道:“谢家在淝水之战后声望大振,俨然成为了江左门阀之首,这样一来,自然也会引起很多人的嫉妒愤恨。不过,高门士族的那些人,虽然个个地位显赫,但真正有本事、有手段的能人并不多。让他们在朝堂上耍耍小伎俩可以,却绝对没有能力操控军队,玩出这么大的棋。”

赵亮闻言微微一笑,说道:“既然如此,那么咱俩的答案便呼之欲出了。”

刘裕也同样笑了笑:“大哥说的没错,答案非常明显。昨晚的那场大阵仗,恐怕另有推手。而这个推手,多半就来自于大晋的都城——建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