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我在大康的咸鱼生活 > 第一百八十三章 大康不能无主啊! 新年快乐!

第一百八十三章 大康不能无主啊!(新年快乐!)

可御医的话是正确的。

接下来的三天时间里,景和帝都一直没能起来。

都是靠给他灌入浓参汤,才能让他保持生机活力。

但是皇帝根本是无意识状态,这也造成了很多的麻烦,让太后看得是满心的心酸。

从御书房出来,太后见到了几位丞相、大臣,包括了几位禁军大将军。

丞相大臣们都是事件的见证者,而几位禁军大将军也不可或缺,他们是准备在危机时刻来镇压躁动的。

毕竟现在皇帝昏迷不醒,搞不清楚到底会有什么的波动。

大家迎了过来,曹仪担心的问道:“太后,皇上还是……还是老样子?”

“有意识,手指还能微微抖动,但却没办法清醒的睁开眼睛。”太后叹息着道,“这恐怕是御医说准了,皇上就是中风了……天知道什么时候能醒来。”

“不会的,这只是暂时的,皇上醒过来就好了,断然没有什么偏瘫的情况。”曹仪安慰着太后,但其实心中也没有什么把握。

按照他们这几天询问御医,甚至是苗秀秀等民间的名医的结果,皇帝这样的情况非常不乐观。

三天了,都还没清醒,人还动不了,这已经很严重了。

太后问道:“这刘扁鹊到了什么地方了?怎么都几天了,还没有能回来?”

刘仁怀回答道:“昨天晚上发回来的信息,他已经到了襄阳府,最迟明天就能抵京了。”

“还要明天?”

太后皱起了眉头,想起了卧病在床,并没有知觉的皇帝,就觉得心疼。

“现在只能等一等了。”曹仪低头道,“还请娘娘自己也多保重,否则我大康真的是不知所措了。”

太后一惊。

她马上的就盯住了曹仪看。

但曹仪低着头,没有人能看清楚他的脸上神色。

太后也是有城府的人。

她没有马上的说话,而是朝着外面走去,“哀家乏了,且等刘扁鹊回来再说吧……在此之前,还请诸位卿家多多打理朝政,不要乱了套啊。”

“老臣明白!”曹仪鞠躬道:“有臣等在,娘娘请放心!”

大康皇帝并不是每天都上朝的,有时候十几天或者一个月才上朝一次。

更多的事务,多是丞相们在督办。

然后皇帝每天跟他们保持交流,批复该怎么办。

所以寻常没事儿的时候,皇帝不出现在众臣们面前,也是很常见的事情。

也幸好这么惊心动魄的事情发生在二月,要是在十二月,临近春节的时候,可就闹大发了。

走到了御花园门口,太后忽然停下了脚步。

她就这么背对着众臣道:“少龄,你跟我来一趟……”

“是!”

刘仁怀拱手答道。

回答的时候,旁边几道眼神都落在了他的身上。

刘仁怀自己也微微的点了点头。

……

到了旁边的一座宫殿,太后坐下后,也让刘仁怀在自己身边坐。

大康的破规矩没有那么多,刘仁怀谢过之后就便坐下了。

太后很有气度,并没有着急,而是先闲聊道:“少龄,你离京已经这么多年了,现在回来,一切还算习惯吧?”

“回太后的话,微臣出去那么久,回来后觉得京城反而是不适应了。”刘仁怀道:“但一想到可以回来辅佐皇上,实现年轻时的抱负,心中顿时就高兴了,什么困难都不是困难。”

“是啊。”

太后点点头,“三十三年前,皇上跑来跟我说,他点中了一个十五岁的天才神童状元。当时我还很惊讶,生怕他年少气盛的乱来。

结果他对我说啊,这个少年天才,一定能陪着他一起,辅佐他成就一番大事业的!当时他的那个兴奋和骄傲啊,我现在回想都记忆犹新。”

听着太后说起了过去的事情,刘仁怀也是一阵缅怀。

那个时候的刘仁怀,年仅十五岁便被十七岁的景和帝钦点为状元,真可谓是风光万丈。

现在不知不觉已经过去了三十三年,景和帝已经五十岁,而刘仁怀也是四十八岁的中年人了。

想起了当时,再想起现在的皇帝,刘仁怀叹息声不由自主而出:“陛下……太难了!”

“谁叫他命苦呢?”

太后摇摇头,脸色严肃起来:“少龄,我问问你,这几天你们在商量些什么?是不是像是曹相刚才说的那样……你们,你们在考虑另立新皇?”

刘仁怀点头道:“是有这个打算。”

太后没想到他一点都没遮掩,讶然道:“你……你也同意?”

“太后娘娘,这并不是微臣同意不同意的问题,而是必须要做好这个打算。”刘仁怀拱手道:“陛下能恢复最好,事实上我也期望陛下能恢复,哪怕是他卧病在床养病好几年,我们能能等待……可是,可是倘若陛下一直卧病不起呢?哪怕是清醒了,但他动都动不了呢?”

太后的脸色一阵难看,但没有阻止刘仁怀继续说的意思。

刘仁怀道:“太后,微臣一定是忠于皇上的……但整个大康一亿五千万人,不可能一直处于没有皇上的境地啊!这样天下迟早要出大乱子的!难道您就想要看到天下生民涂炭吗?”

顿了顿,他又道:“关键还有外敌!您也知道,之前我们被六个国家打得多么狼狈……倘若天下一直没有定心骨,您说他们还会不会来攻打大康?到时候边关士气低落,大家惶恐不安,就容易惹出更大的祸事来啊!

太后,您是没有见过那惨烈的景象的!前年倭寇来袭,微臣去了倭寇肆虐的地方,那横尸遍野您见过吗?连小孩子的头颅都被砍下来,随意扔到一边的情形,您见过吗?

从那一天开始,我发誓绝对不可能再让倭寇上岸,也绝对不能让我大康的子民们再受到外族人的侵略!就算用我刘仁怀的一生去换,那也是划得来的!”

太后一阵沉默。

她本来是想要劝说刘仁怀,不要跟着他们来和皇上作对。

但是刘仁怀只用了短短的几段话,就让她动摇了。

当然了,太后也相信刘仁怀的话语,她也知道刘仁怀这也是出于公心。——哪怕别人不是,刘仁怀也一定是。

良久之后,太后苦笑了一声:“你们打算怎么办?具体说给我听听。”

刘仁怀表面上神情不变,实际上心里也稍微激动了一下。

现在众位大臣们都在做两手准备。

最好的肯定是皇帝先恢复过来,然后他们就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听从皇帝怎么安排。

皇帝安排的事情,总比他们自己来做决定要好很多。

但是如果皇帝醒不来,或者是皇帝一直瘫痪着没办法动弹,那么就必须要早做打算。

大臣们私立皇帝,那可是非常麻烦的事儿。

而如果有了太后的支持,那么就是名正言顺,大家受到的阻力就会小很多。

毕竟在这个天下,太后的威望是连皇帝都比不上——每年多少人会得到太后的赏赐?多少老百姓得到了太后的救助?

一旦皇帝确实是无法醒来,那么太后说了的话,就没有多少人反对。

特别是在京城周围,那根本不可能有什么波动。

太后出马,大家都稳得很。

思绪一晃而过。

刘仁怀说道:“下一任的皇上,当然得是血缘最靠近陛下的。微臣等有两个不同的方案,现在还在斟酌之中。

第一个是选择陛下的几个皇弟亲王,这里面最合适的其实就一个人,肃王爷。他公正严明,且为人正直,肯定能带领大家渡过难关。

第二个选择是皇室的下一代,其中人选有两个,一个就是德王殿下,另一个就是武王殿下。”

太后本来是很认真的在听着,但当她听到了德王时,忽然间想起了一个事儿:“铭淇?铭淇呢?他还在宫里吧?”

可怜的主角,终于是被皇奶奶记起来了。

刘仁怀微微一愣,转眼是醒悟了过来,皇太后太担心皇帝了,居然忘记了还有一个亲王被软禁在宫里。

而且这位亲王还是她最喜欢的孙儿。

他略过了这个小问题,点头道:“德王殿下一直在宫里。”

太后满脸的愧疚:“可怜的孩子……他没有怎么样吧?”

说起了这个,刘仁怀露出了凝重的神色:“殿下他第一天还问东问西的,但到了第二天、第三天,就什么话都不问了,除了入厕洗漱之外,吃了东西就在那儿静坐……”

“他不会出什么问题了吧?”

太后本来是想要休息的,闻言赶紧道:“你们怎么没有把他给放回家?快,带我去看看他!”

“不急,太后!”

刘仁怀摇摇头,“我们不放德王殿下回家,实际上是在保护他啊!”

“嗯?”

“我们担心还有什么人,会对德王殿下也下手,那可就糟糕了。”刘仁怀这样解释道,“如今全天下,没有比皇宫更安全的地方了!所以在事情没有彻底搞清楚之前,只能委屈一下德王殿下了。”

“哦!”

太后这才点点头。

她此时又觉得大臣们做得挺对了。

眼见着自己的皇孙一个个的遭遇毒手,皇帝也成了这个样子,要是柳铭淇再出事儿,那简直是让皇室丢脸丢到家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