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混在大唐的工科宅男 > 第八百三十一章 狗屁的千古佳话!

第八百三十一章 狗屁的千古佳话!

按照史书,戒日王在贞观十五年的时候,才开始派遣唐使访问唐朝,而且从始至终也不曾求取过大唐公主。

现在事情发展成这个样子,全因李泽轩这只蝴蝶,煽动了他那小小的翅膀,让历史的轨迹偏移了那么一点点。

要不是他促使朝廷组织船队南下贸易,远在千里之外、正挖空心思想要统一整个印度半岛的戒日王,也不会看到大唐帝国强大的海上船队,更不会派出国之大相亲自来到长安求亲,说到底,他是想磅上李二这条大船,以此迅速统一整个印度!

“荒谬!简直是一派胡言!西汉之时,有昭君出塞铸就汉人与匈奴的千古佳话,今日我大唐怎么就不能将公主嫁与戒日王朝,修两国百年之友好了?”

崔善福拂了拂袖子,指着李泽轩,怒声呵斥道。

李泽轩瞪了瞪眼,扬起手就想揍人,崔善福见状,立马后退三步,与李泽轩保持了一个安全距离。

“放你娘的狗屁!昭君出塞,是我汉人千百年来的奇耻大辱,竟被你说的多光荣似的!”

李泽轩忍住将崔善福暴打一顿的冲动,指着后者,怒声骂道:“你只知道王昭君给西汉和匈奴带来了六七十年的和平,你却没听过吧?堂堂的大汉王朝,竟然需要用女人来换取和平,而你等鼠辈,竟然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简直令人作呕!你不配位列朝堂!”

“荒谬,荒谬,千古佳话,到了你嘴里竟然成了奇耻大辱!永安侯,你简直是一派胡言!”

崔善福一张老脸气得发红,指着李泽轩哆嗦道。

“千古佳话?狗屁的千古佳话,不过是被你们这些不知廉耻的文人用来掩盖你们心中的懦弱罢了!“昭君出塞”其时匈奴经历了“五单于争立”的窝里斗,国力早已江河日下;而汉元帝坐享“昭宣中兴”之成果,建昭三年在西域又灭了郅支单于,西汉朝野可谓是如日中天,呼韩邪只是抱着“且喜且惧”的心态来的,哪有和亲的必要?

就是因为当初某些懦夫贪得无厌,安于现状,想要所谓的万世太平,然后就将一个好姑娘的一生,给平白无故的葬送了!一个被打服了的匈奴首领,到宗主国朝谒,好吃好喝,全程不要钱不说,最终还抱得美人归,你说可不可笑?

这也就罢了!更过分的是呼韩邪去世后,昭君上疏汉成帝,要求回家,却遭到了拒绝,只能改嫁呼韩邪长子,最后了无生念,服毒而死!汉人的刀剑不对外敌,却拿来对付自己国家的女人,尔等不觉羞耻乎~?

再说,和亲和亲,汉人最终求得和平了吗?西晋八王之乱,匈奴、鲜卑、羯、羌、氐五个胡人大部落趁乱反晋,汉人衣冠险些被异族屠戮殆尽!事实证明,狼永远是狼,不可能变成忠犬!就因为你这样的人多了,才会有那所谓的千古佳话,哄骗百姓,愚弄世人!”

李泽轩双眼发红、字字泣血,向崔善福怒声控诉道。

面对这个被李泽轩揭开的血淋淋的历史伤疤,殿中群臣无不默然,连一贯喜欢挑刺儿的“正派卫道士”魏征,都没有出声反对,而是一脸的若有所思。

不像明末,也不像满清,这个时候的朝臣,大多数都有很浓重的民族情怀的,只能说,所有人的民族脊梁都还在!

崔善福有心想说些什么,但是见到满朝大臣,没有一个站出来帮他说话的,他立马就有点怂了,因为旁边的程咬金,正虎视眈眈地看着他呢?要是再继续说下去的话,很可能又要挨揍了!

由于鸿胪寺的翻译此时“卡机”了,各国的使者此时只能看到一个长相极为年轻的大臣,在朝堂上与带他们过来的鸿胪寺卿正在激烈辩论,但可悲的是,他们并听不懂二人是在辩论什么?只能在一旁连连给鸿胪寺的翻译打眼色,尤其是戒日王朝的阿罗那顺,这会儿就跟热锅上的蚂蚁一样,急得不得了!要不是崔善福先前叮嘱他们,朝堂上不能乱说话,阿罗那顺肯定就跳出来指责翻译不干事儿了!

但收到李泽轩警告的鸿胪寺翻译,此刻就算被阿罗那顺指责,肯定也不敢给使团们翻译了!

正所谓“剧透一时爽,全家hzc”,为了保住小命,他们可不敢给阿罗那顺等人“剧透”!

“好!说得好!俺老程没读过多少书,不懂多少大道理!但是俺老程只知道,用女人换和平的人,肯定是没有卵子的软蛋!咱大唐不需要用女人来换和平!公主不能嫁!小轩说的没错,要嫁也是戒日王朝的公主嫁到大唐来!”

程咬金见崔善福没有继续跑出来跳,满意地点了点头,然后他站出来力挺李泽轩,说道。

“老臣附议,永安侯一番言语,虽然含了许多意气成分,但当下的大唐的确无须和亲,更何况公主殿下年纪还小,且身子娇弱,实在不宜外嫁!”

文官阵营中,走出了一个略微有些佝偻的老者,正是以果决善断著称的杜如晦。不出意外,在明年,杜如晦就将取代李靖成为兵部尚书,一个文官,能做到兵部尚书的位置,足以见得老杜是一个很有血性的男人!

“老臣也附议!且不说戒日王朝与我大唐素无恩怨,拒绝和亲也不会导致两国翻脸,就算是会翻脸,我大唐也无惧!要战便战,大唐的好男儿从来都不惧战争!况且公主殿下金枝玉叶,岂能远嫁蛮荒之地?”

此次南海行动的“总司令”——李孝恭,也站出来发声道。

“老臣附议!”

尉迟敬德、牛进达、李靖等,武官阵营一致出声,力挺李泽轩。

“老臣也附议!公主不宜远嫁!”

房玄龄犹豫片刻后,随同长孙无忌一起表态道。

至此,满朝文武基本达成了共识,那就是——不和亲,不嫁公主!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