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综艺我为王 > 第五百四十五章 单老

综艺我为王 第五百四十五章 单老

作者:小鹿爱小胖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2-25 03:27:31

第五百四十五章 单老

就在梁栋为开年综艺发愁的时候,偶然间在围脖广场上看到一张宣传海报。

故宫博物院院长单季祥将在魔都举办一场讲座。

几乎在一瞬间,梁栋狠狠拍了下桌面,终于找到思路了。

赶紧按下呼叫器:“过来一下~”

张欣茹小跑着过来,梁栋将屏幕转过去:“帮我弄一张门票~”

“演讲?”

“对,快~”

“好的!”

次日,梁栋带着张欣茹开车前往魔都博物馆,单季祥的演讲就在这里进行。

对于大多数生活在魔都的年轻人来说,恐怕只知道有这么个地方,但门朝哪开缺一概不知。

梁栋也一样,在魔都这么长时间,居然是第一次来这。

虽然今天有公开活动,但停车场依然冷冷清清。

显然,对比故宫的守门人,大家更喜欢明星大腕。

他们到的时候,距离演讲开始只有不到5分钟了,没时间参观,只好先去听演讲。

检票入场花了些时间,入场时,司仪已经在做介绍了。

为了不打扰前面就坐的人,梁栋和张欣茹没往前走,就近在后排找了个位置坐下。

观众不多,满打满算也就七八十人,对比偌大的场馆,未免有些凄凉。

不过当那位穿着布衣布鞋的老人上场,大家还是没有吝惜掌声,总算有了点人气。

单老风趣幽默,谈到古董保护也是妙语连珠,风趣幽默。

“去年我上任后,第一时间带着助理,用五个月的时间徒步将故宫逛完,期间光是布鞋就磨坏了二十双。

9371间古建,凡是门我都要推开看一看。。。”

整个演讲一共三十分钟,还留出十五分钟交给观众提问。

梁栋很耐心的呆到最后,等单老下台后,才带着张欣茹走了过去。

“单院长,我是梁栋,有个事想跟您聊一聊~”

单霁翔本来只是笑了笑,没准备停下脚步。

可走了几步之后突然站住,转回头来狐疑道:“你是那位综艺导演?”

梁栋微笑点头:“是的~”

“抱歉,我没认出,不过你找我有什么事?”

“关于宣传古董,保护历史文物,我有些想法,不知您有没有时间~”

单霁翔看了眼身边的工作人员后,沉吟道:“可以~”

“我们边走边聊?说来惭愧,魔都博物馆我也是第一次来。”梁栋提议~

“好啊,我倒是经常来,今天就反客为主,给你介绍介绍?”

“荣幸之至~”

一老一少不顾他人诧异的神情,迈开步子在博物馆里转了起来~

期间,二人站在一尊巨鼎面前,单季祥炙热的目光看着这尊鼎,轻声道:

“这是大克鼎,真正意义上的国之重宝啊~”

不知道为什么,梁栋在他眼中发现了一丝沉痛。

不过他掩饰的很好,那一瞬间的变化,很难被人察觉到。

“小伙子,你知道鼎是做什么用的吗?”

梁栋背着手,斟酌道:“我知道鼎号称青铜器之王,但在古代,实际上是一种炊食器。”

单季祥欣慰的点点头:“没错,中国鼎文化的起源,可以一直追溯到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

早在7000多年前就出现了陶制的鼎,而其发展的最高峰则出现在商朝和西周时期。

尤其是商代以鼎为代表的祭祀用容器的制作,盛行于商周时期,延续到汉代。

在奴隶制鼎盛时期,被用作‘别上下,明贵贱’,是一种标明身份等级的重要礼器。

我们常说的一言九鼎,其实就是从这而来——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元士三鼎或一鼎。”

梁栋恍然,有种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感觉。

“所以像问鼎中原,三足鼎立,也都可以追溯到这段话?”

单季祥笑了:“是这样,谁能想到,本来只是日用的饮食容器,后来却发展成祭祀天帝和祖先的神器。

并被笼罩上一层神秘而威严的色彩,到后来,还成了国家政权的象征。”

顿了下,他手指点了点位于玻璃罩内的大克鼎:“在中国青铜重器中,大盂鼎和大克鼎,是两件被称为‘重器鸿宝’的西周铜鼎,与毛公鼎一道,并誉为‘海内三宝’。

如今,这三只宝鼎分别藏于国家博物馆、魔都博物馆和台~北故宫博物院,作为镇馆之宝。”

大克鼎气魄雄浑,威严沉重,高93.1厘米,重201.5公斤。

造型宏伟古朴,鼎口之上竖立双耳,底部三足已开始向西周晚期的兽蹄形演化,显得沉稳坚实。

口沿饰兽面纹,腹部饰流畅的波曲纹。

大克鼎颈部饰有三组对称的变形饕餮纹,相接处有突出的棱脊,凡六出;

腹部饰一条两方连续的大波曲纹,环绕全器一周。

如果说大克鼎的形制和纹饰显示出庄严厚重,给人以威严与权力的联想。

那么铸于鼎腹内壁上的长篇铭文则蕴涵着丰富的史料价值。

铭文共28行290字,为西周大篆的典范之作。

内容第一段是克对祖父师华父的颂扬与怀念,赞美他有谦虚的品格、美好的德行,能辅佐王室,仁爱万民,管理国家。

第二段是册命辞,周天子重申对克官职的任命,还赏赐给克许多礼服、田地、男女奴隶、下层官吏和乐队。

克跪拜叩首,愉快地接受了任命和赏赐,于是铸造大鼎歌颂天子的美德,祭祀祖父的在天之灵。

此鼎作为周孝王时期铸器,历见着录,流传有绪,是研究西周奴隶制度的珍贵资料。

鼎身上清晰的铭文和斑驳的铜锈,默默诉说着几千年的中华文明,蕴含了无数的日月精华。

而它们出土后的坎坷命运,隐隐折射着中国近现代的百年沧桑。

单季祥眼中那一闪而过的沉重,似乎就是在为这些国之重宝的颠沛流离而惋惜、遗憾。

“好了小伙子,说说你的来意吧,特地来听我演讲,肯定不是为了让我介绍大克鼎的,对吗?”

“单老说的没错,那我就直言了。

我想做一档节目,以咱们国家的古董国宝为主题,目的在于提起现代年轻人对历史的重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