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磷火常同日色鲜 > 第44章 大帅何故大笑

磷火常同日色鲜 第44章 大帅何故大笑

作者:项天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3:20:08

第44章 大帅何故大笑

对于西营发布的这道命令,倒也没人有太多感慨,正常官府不都这样。就是那些造反的佃农,也没指望西营来了自己就解放了,只不过是想把平素欺压自己最多的那些人杀掉,以后受欺压少一些罢了。原本也没有任何人觉得地主收租是什么不对的事,这年头可没有剥削一说,种地交租,天经地义。

永佃和减租减息,已经是最激烈的斗争了。至于将被杀士绅的土地重新分配,还有将之前被豪强霸占的土地查还原主,这都属于办案的范畴,在大明朝要是有个不受朝廷掣肘的青天大老爷,一样会办,并不算改革。

最终,西营决定暂时不动,等到把这历史上第一次秋粮收上来,再行出兵,虽然冬季出兵有许多不便,但是河沼疫病带来的障碍也减小了。士兵们冷归冷,但松江布衣被天下也不是吹的,征完秋粮,官府手上有了钱,参与北征的西营士兵到时候至少每人也有一件旧棉衣,不会因此闹意见。

山东战场上,袁时中、马进忠、杨彦昌、易浩然、李青山、宫文彩、张光萃、张景春等人趁着这个大好机会,大举下山。到处都有百姓抗拒剃发令起事,秋季筹粮容易,又有许多缙绅也加入了队伍,有了他们在,打起仗来顺利得多了。“乡村的一些事情,缙绅解决更方便。很多官府压根办不成的事,他们能够办成,甚至官府说一万句,不顶缙绅说一句。”

在此之前,山东战场上的各种矛盾是割裂的。有的缙绅是真的对明朝或者对华夏道统有忠诚,或者对清军的罪行感到义愤;有的缙绅则是利用清军到来的机会投机,不仅有靠加入清军投机的,还有靠加入义军投机的;更多的人是墙头草,两边都不想得罪,摇摆不定。

与此同时,义军的领袖不管之前是什么出身,现在都是占山为王的绿林人物,缙绅与穷人之间的矛盾也是他们必须要面对的。穷人又有的有活路、有的没活路,而且穷人里也同样有投机分子。

清军和缙绅的矛盾、缙绅内部的矛盾、缙绅和穷人的矛盾、缙绅和义军的矛盾、穷人内部的矛盾,甚至义军和穷人的矛盾,都是混杂在一起的。义军也不能不吃不喝,只要打仗,肯定还是会给老百姓添负担,矛盾当然是有的。

然而,剃发令一下,让所有人无师自通地一下子分清了什么是主要矛盾。另一时空,多尔衮下剃发令时已经征服了大半个中国,百姓剃发还会有“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的心态,可现在清军总共只占了三个省,又把山西丢了,大清皇帝亲征吃了败仗,这会儿我剃发,不是坐实了“死心塌地当汉奸”的罪名吗,到时候不管哪家队伍打过来,不得优先拿我的家产犒赏三军?

不过,反王们什么时候打回北方尚且未知,清军的屠刀又近在咫尺,依然有很多人不得不剃。在这种情况下,剃发和反剃发的矛盾直接压倒了所有矛盾,成为只要是个人就看得出来的主要矛盾。

即便是剃了发的缙绅,在这样的局面下也会给义军提供帮助,至少也得拿点银子粮食敷衍一下,以便给自己留一条后路。于是义军在所有城墙之外的地方畅通无阻。袁时中等人在山东沿海接连攻克了多处州县,队伍迅速扩大。清军对不剃发者的杀戮造成了大量流民,这都是义军的兵源。因为有足够的乡绅和胥吏,就算是在还没把县城打下来的地方,义军也可以设立自己的县衙门了。

山东有大批清军驻扎,兖州有六个满洲都统,驻兵四万,其中有一万五千旗军,然而他们却不敢向山东半岛进军。南边的西营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再度进攻,西边的大名府已经遭到了曹营的攻击,山东西部的兖州、济南、东昌三府,同样“盗贼蜂起”,他们现在如果去登莱一带镇压义军,山东西部的局面就有失控的威胁,说不定李青山又要聚起几万人打济南了。

这六位都统还不知道,这些都仅仅是小麻烦而已。

就在各地义军和清军打得难解难分,西营还在备战的时候,罗汝才指挥的曹营主力,已经抵达了固关。

金秋时节的太行山,景色十分秀美,山与林、云与雾的结合,真是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然而,清曹两军的八万士卒,都在忙着破坏环境。

此时的固关并不是指某一座关隘,而是一整段长城。这段长城是明朝嘉靖年间为防俺答,在战国中山长城的遗址上修建的,著名的娘子关现在叫苇泽关,也是这段长城的一部分。

当年农民军转战山西时,也有人攻击过固关,但没有得手,这里的地势的确险要,颇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

曹营也没打算速克固关,兵力相当,敌人又有坚城,就算对面是明军,这仗也不好打。曹营稳稳地扎下营寨,掘壕筑垒,而清军也在抢修固关的工事,挖掘壕沟。两军为了清扫射界、收集柴禾,把周围的山砍得光秃秃的。

“大帅,鞑子出城了。”站在一处小山包上的罗汝才用望远镜看去,果然见一队队清军开出了固关城门,在城外列队。

然而,清军接下来的动作,却让罗汝才捧腹大笑。

“哈哈哈哈哈哈哈!”罗汝才笑得直拍自己大腿,由于他这个外号,也没人敢问一句“大帅何故大笑”。

没有捧哏的,罗汝才只好自己说了,他把望远镜递给罗戴恩:“你们看,你们看,清军在城下列阵掘壕,树起栅栏。你们都见过当年王子瑜画的阵图,这与十五年前宁远城下满桂、祖大寿等人的布置何其相似。”

罗戴恩等人看了看,好像确实有些像,但还是没明白罗汝才为什么笑。罗汝才笑道:“十五年前,若是明军有野战破敌之能,何须凭坚城,用大炮?如今阿济格竟学起了袁崇焕的排兵布阵,大炮置于城头,士卒列于城下,分明是怕野战不胜,预先留好了退路。他们怕了,他们怕了!”

说到这里,罗汝才却呜呜地哭了起来:“想我罗、杨、王三家,当年百余口人外出逃荒,如今只余我们五个。天下万姓为苛政所逼,揭竿而起者何止百万,却有几个活到今日,单是我曹营,也记不得究竟死了多少兄弟。我们踏着紫金梁、高闯王他们的尸骨走到了今天,明廷已覆,清亡在即,自万历四十六年以来,祸乱北方二十余载,打得明军闻风丧胆的建虏,怕了!怕了我们这些种地放羊、端茶倒水的人。”

罗汝才的大哭又变成了大笑:“擂鼓,开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