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磷火常同日色鲜 > 第41章 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

磷火常同日色鲜 第41章 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

作者:项天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3:20:08

第41章 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

朝堂上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声音。一波人说:刁民一点都不体谅朝廷的难处,抗拒朝廷余粮征购的大政方针,必须重拳出击。而另一波人说:狗奴才仗势欺人,连为国立功的老战士都敢勒索,真是挖大清国的墙脚,薅大清国的羊毛,必须重拳出击。

然而奇怪的是,说话的全都是汉官,满洲重臣非常默契地谁也不接茬。

也有人开始提别的案子,比如说有许多余丁甚至甲兵,悄悄戴上帽子溜出驻地。有的人比较横,直接拦路抢劫,而有的人没这个胆子,选择入室盗窃,还有人竟然在农忙时去民人地主家里打短工,有的满洲人、蒙古人没有打工的门路,汉军旗的人还给他们介绍。合着大清让汉军旗人带路,竟然是这样带路。

还发生了一起雇主拖欠工钱,遭到旗丁打砸抢的事件。这雇主也是比较鸡贼,他威胁这些旗丁,敢要钱就去举报你们私离驻地,靠这个办法多次少发甚至不发工钱。但终于有一个旗丁忍一时越想越气,退一步咋想咋亏,直接领着兄弟们打上门去,举报就举报,大不了同归于尽,也不受这窝囊气了。

其中正红旗的问题最为严重,被拖欠工钱的这伙人就是代善辖下的。皇太极把代善叫来申斥一番,代善反正都六十岁了,摆出一副老迈昏聩的模样,你说我我就听着,不过我可不一定听得清。

正红旗出的问题还不止这些。竟然有佐领和领催放债给辖下的旗人,然后每月从钱粮里扣,到最后钱粮都不够利息了,他们还勒逼还钱,而且放出消息,说四大反王马上要联手向大清进攻,谁不还钱,下次就派谁出阵。

有个甲兵得了病没钱医治,已经欠了不少债,妻儿打算卖地卖牲口。他心想自己这样子要是被派去出阵,摆明了是送死,还是别连累家里,于是直接上吊自杀了。

其他旗也不是没有这样的问题,只不过程度稍微轻一些而已。满洲将士们年轻时见过的明军的种种丑态,开始在他们身上轮番上演。至于绿营就更不用说了,为了保证军饷不超支,绿营裁撤了一部分人,绿营兵哗变和投奔义军的事几乎每个月都有。

清廷竭尽全力,也只能保障旗军的基本生计。皇太极根本不想处理这些案子,没有钱,光办案有什么用。当留守盛京的正白旗士兵中又出了一起因为士兵不肯为佐领猎鹿遭到佐领捆绑殴打的事件之后,皇太极知道,只能用最后的办法了。

这个办法只能用一次,而且副作用极大,一旦用了,就再也没有退路了,可以说,这是一条把大清送上死路的毒计。

然而,大清本来也没有退路了。

“凡我大清子民,皆当遵大清衣冠服制,直隶、山东两省官民人等,尽皆剃发,令到三日之内,全数剃毕,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

当然,这只是后世小说里的写法,皇太极的圣旨比这文雅得多了,不过意思的确是这个意思。

按照皇太极原本的计划,剃发是一个四步走的过程:第一步,只剃旗人;第二步,只剃武人;第三步,官吏皆剃;第四步,全民剃发。在最初的方案里,这个过程需要大约十年,以保证循序渐进,不造成难以收拾的变乱。

本来因为之前的绿营倒戈事件,第二步已经大大提前了,现在更是跳过了第三步,直接一步到位。

汉官反应之强就不用说了,有因为抗拒剃发直接被杀头的,有弃官潜逃的。就连满官都有人提出了不同意见,比如说皇太极的亲信索尼,就委婉地指出,剃发令一下,肯定会杀死许多汉人,这样一来,将来再要议和,岂不是没有退路了?

索尼说是议和,其实已经在考虑,将来有一天,大清是否需要投降了,如果投降,敌人能不能接受投降。

皇太极则反问,难道我们之前杀的汉人很少吗?破罐子破摔,爱咋咋地吧。

皇太极是不考虑投降这一点的,如果他死了,他的儿孙可以投降。比如说,他命令叶布舒和硕塞劝阻自己不要下剃发令,然后把他们两个痛打了一顿。高塞、常舒、福临、韬塞、博穆博果尔这五个儿子,还有豪格的儿子齐正额、固泰、握赫纳、富绶都还小,将来也可以投降。张献忠和罗汝才不好说,但李自成和纳敏夫一贯沽名钓誉,必然不会杀小孩,顶多是去台湾砍甘蔗或者去帕米尔高原放羊,命还是能留下的。

就算是参加过之前四次入塞劫掠的豪格,也不是一定不能活命,毕竟做了君王的人不见得会像农民起义者那样对所有罪行都彻底清算。不过豪格即便投降,对他的处分的下限下限也只能和对他弟弟、儿子的处分的上限一样,去台湾砍甘蔗或者去帕米尔高原放羊。

而皇太极本人,绝不考虑投降。哪怕对手不杀他,他也不能在失去帝位之后继续活着。对于他来说,政治生命终结就意味着全部生命的终结,他得做最后一搏。即便会有很多满洲人在这一搏中丧命,他也顾不得了。

从理智来说,皇太极已经觉得没有太大希望了,除非敌人犯太大的过错,否则在这样的局面下,根本无法翻盘。大清的唯一出路就是其他三大反王一起进攻李自成,哪怕只有两家联手,第三家肯定投靠李自成,李自成就席卷天下了,然后大清必亡。

但天下没有事事都从理智考虑的人,那是机器人。

剃发令带来的最直接效果,就是能没收大量不肯剃发的人的财产土地。将这些分给旗人,能短暂压制清朝的内部矛盾。汉人肯定会大规模反抗,不过以清朝现在的武力,镇压两个省还做得到,山东半岛地区如果镇压不住,可以暂时放弃。

李自成、张献忠、罗汝才、纳敏夫也有可能趁着直隶、山东汉人大起义的机会出动主力来攻,那样的话,清朝肯定抵挡不住。可是赌这一把还有一线生机,分到了财产土地的旗军士兵尚有一战之力,敌人还可能内讧,而如果不赌这一把,四大反王靠支持义军和连续的小规模进攻来消耗清朝的力量,等到清军发不出军饷再来大举进攻,那时大清就只能坐以待毙了。恐怕不等敌人来打,底层旗兵会直接振臂一呼,攻打紫禁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