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磷火常同日色鲜 > 第28章 魏象枢

磷火常同日色鲜 第28章 魏象枢

作者:项天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3:20:08

第28章 魏象枢

魏象枢,字环极,山西蔚州人,本是明朝的一个举人。皇太极占领京城后开科取士,魏象枢中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之职。

要说这人有多卖国,那也谈不上,他只是习惯性地有科举就去考。经过这么多年的驯化,考科举对大部分读书人来说,就和饿了要吃饭、渴了要喝水、困了要睡觉一样,已经成了一种本能。

但是当管家老胡跑回来报信,说在人市上发现了自己夫人的时候,魏象枢终于开始意识到:我是不是当汉奸了?

“汉奸”一词在这个年代原本并不流行,要等到吴三桂作为汉奸行业的集大成者名声大噪之后,才广为人知。但是在本时空,因为王瑾爱用这个词,所以“汉奸”一词已经颇有知名度了。

蔚州离大同有三百多里,也不在清军的进军路线上,魏象枢没想到,清军的劫掠范围竟然扩大到这里了,他也是今天早上,才从同乡空中得知了蔚州遭到清军劫掠的消息。

老胡回家拿了银子,急急忙忙跑去把夫人买了回来。夫人的精神状态很不好,在家养了几天,才能正常交流。

魏家在蔚州也算个有头有脸的人家,当年为了防流寇,也修了十分高大的院墙,请了保镖护院,按魏象枢原来的想法,这种地方一看就是绅士的住所,怎么可能有官军来劫掠。但是据他妻子说,来的都是满洲兵,根本听不懂汉语,谁敢阻拦便立刻格杀。家丁护院轻易便被打败,家中的人口、牲畜、财物被抢掠一空。魏象枢的父母躲进了地窖,也不知是死是活,他妻子因为忙着藏匿财富,没来得及进地窖,被清军捉住了。她再三说自己丈夫是做官的,但根本没人理她。随后便遭到清军轮番凌辱,像牲畜一样被带回京城售卖。

要说大奸大恶,魏象枢倒谈不到,而且是个颇为清廉的官,最恶心之处也就是喜欢写几首歪诗。一开始歌颂周遇吉,“若使将军犹未死,彗芒那敢近中宸”,然后投降了清朝,又开始写“早济三军奏捷功”“遥望乞神灵,相助驱豺虎”。大明皇帝在他嘴里从“中宸”变成“豺虎”,只用了两年的时间。这么一个玩意,还成天念叨什么“王道首教化”“戒淫侈宜正人心”“国家根本在百姓”,就显得十分恶心了。

但总体来看,另一时空的魏象枢一直负责监察工作,经常给皇帝打小报告说地方官吏和军队闹得太过分了,皇帝便会斥责,让手下人收敛些,客观来说还救了一些老百姓。就算李来亨打回了京城,也会接受他的投降,继续让他做官。

《地下交通站》里的翻译官白守业碰上这种事,能一怒之下投了八路,而魏象枢大人碰上这种事后,他的选择是找皇太极告状。

魏象枢弹劾的人是务达海和札喀纳。这两个人都是镶蓝旗的贝子,务达海是努尔哈赤的二弟穆尔哈齐的第四子,札喀纳是努尔哈赤三弟舒尔哈齐的三子扎萨克图的儿子。

这二位都是比较不受皇太极待见的,务达海在战利品分配上一贯不公平,喜欢多吃多占,札喀纳更是刚刚摊上大事。

不久前,皇太极的敏惠恭和元妃,也就是海兰珠,去世了。皇太极十分伤痛,下令“免朝贺,停止筵宴乐舞”。

然而,阿济格却在太原吹拉弹唱,歌舞奏乐,玩得不亦乐乎。札喀纳和务达海的五弟汉岱也跟着阿济格一起吃喝玩乐。

现在,务达海、札喀纳二人纵容部下私掠,都抢到远离战区的蔚州了,难道皇太极还能不加惩处?于是,魏象枢写好了劾本,呈递上去,要弹劾两个贝子。

自打清军占据北京以来,虽然保留了言官制度,但是被言官弹劾的基本上都是汉官,就算有旗官甚至满官被弹劾,也都是无关紧要的小人物。务达海是皇太极堂弟,札喀纳是皇太极堂侄,而且都在军中有要职,魏象枢此举也算大胆至极,开创先河了。

在反王联军的将领们看来,这人就是个孬种,碰上这种事,不直接白刀子进去,红刀子出来,那还叫男人?然而在降清的文官们来看,这已经是胆大妄为至极了。

魏象枢此举其实比较有把握,皇太极对于宗室子弟违法一事十分厌恶,阿济格不遵他的命令,在服丧期间歌舞一事更是触皇太极之怒,皇太极早就想收拾这几个家伙了,正愁没有借口,现在证据确凿,岂能不借题发挥。皇太极当然不可能真的杀了阿济格、务达海、汉岱、札喀纳,但肯定会因为此事责罚他们,夺爵罚禄。对于魏象枢来说,他就仅仅满足于这样的“正义”了。

然而魏象枢没想到,七天之后,朝廷的回复下来了,魏象枢信口开河,无凭无据,胡乱弹劾,着当即革去本兼各职,削职为民,永不叙用。阿济格、汉岱、札喀纳三人违规宴饮,申斥,罚银。

魏象枢灰溜溜地被赶出了京城,他的故事就此结束。他哪里知道,此时的皇太极,早就不是原来的皇太极了。

打赢了大凌河之战,领导了四次入关劫掠大胜,征伐朝鲜、蒙古、野人女真,夺得人畜不计其数的皇太极,和在虹县之战中打了败仗,派儿子出征又打输了大同之战的皇太极,完全不同。

“议和?!万万不可啊!都是儿臣无能,儿臣甘领责罚,请皇上万勿出此言啊!”豪格跪倒在地,叩首大呼。偏殿中一同议事的,除了皇太极和豪格、硕塞,只有范文程、宁完我、希福、雅秦、索尼等一干亲信,并无其他宗室重臣在内。

皇太极放下擦鼻血的手帕:“我国与明朝的议和,从来都没停过,议和有何不可。”豪格还想再说什么,皇太极摇了摇头:“兵无常势,水无常形。昔年袁崇焕曾言,守为正着,战为奇着,和为旁着,如今形势不同,正、奇、旁之着也该有变化才是。如今的大清,乃是战为正着,和为奇着,守卫旁着。此事已定,无须再言。立刻着手准备议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