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磷火常同日色鲜 > 第77章 扫地王

磷火常同日色鲜 第77章 扫地王

作者:项天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3:20:08

第77章 扫地王

这些饥民躲避侦察的办法其实很简单,就是化整为零,分成众多两三千人的小股,平时躲在山里,饿了才下山劫掠。两千没有武器的饥民,别说打不过官军和农民军,就算有几百乡勇也能击败他们。山西遍地都是这样逃荒的老百姓,所以各家反王与官军的夜不收即便看见了他们,也不会太在意。何况他们平时都在山中躲藏,也没那么容易被发现。

在后续的侦察中,李自成逐渐摸清了这一点,对这些人的畏惧心理小了很多。步行的饥民行进速度是很慢的,不可能追得上闯军,就算有什么危险,直接逃跑也就是了。

混在饥民中的头目们也发现有人在寻找他们,不过他们并不抵触与其他反王的接触。很快,李自成就见到了他们的总首领。

“本人大号张一川,人送绰号‘扫地王’。过去和闯王高迎祥合伙,后来就自立门户了。曹文诏一事,只是小事一桩,我们都是杀官造反的人,杀官军还不是分内之事,反正他老营里的财宝女人、粮食军械都归我了,你就不必道谢了。”

袁宗第、袁宗道、白鸠鹤等跟着李自成来的将领都颇为恼火,张一川趁着闯军和曹兵主力鏖战的时候端了曹文诏的老营,虽然救了闯军,但毕竟闯营为此事出力甚大,老营的物资一点都不分给闯军,未免太不讲江湖道义。李自成不动声色:“张兄这里食指浩繁,多拿些也是应该的。”

张一川的脸皮倒也够厚,再不提这事,吩咐设宴款待李自成。招待李自成的食品全是从曹文诏的中军帐里抢来的,很是精致,但是和外面的饥民们皮包骨头的鬼相一比,就显得很是可怖了,李自成等人颇觉食不甘味。

张一川造反的这个模式与李自成等人大不相同,他是主要靠裹挟饥民,以数量致胜。当初高迎祥和他分道扬镳也是因为实在认同不了他的做法,高迎祥是那种很主流的反王,造反的核心目的是抢粮食,虽然肯定做不到完全伤害穷人,但是至少不会特意拿穷人去做主要目标。

张一川却是专做饥民的文章,以他们作为武器,对付州县城池或者窦庄这样有城墙的地方,饥民们无计可施,但是一般的村寨跟本挡不住他们。张一川手下的真正士兵只有几千人,隐藏在大队饥民之中,官府根本注意不到他们。吃饭是头领优先,士兵次之,饥民只能得到很少的一点粮食,勉强维持不饿死,每天都有因身体虚弱倒毙路旁的。

不过一来由于饥荒,总有饥民加入,二来攻破村寨之后,里面的百姓也变成了饥民,所以张一川始终不缺人。每到战斗的时候,饥火中烧的饥民们在督战队的驱赶下上阵,向前得食,后退必死,所向无敌。饥民如果在战斗中特别勇悍,出力杀人,也会被吸收为士兵。

这种作战方式的弊端十分明显,就是会如同蝗虫一样把所过之处的粮食全部吃尽,人口也都杀死或带走,会彻底破坏此地的生产力基础。但是这个弊端是对官府、百姓和国家而言的,对于张一川本人来说毫无坏处。李自成算是知道他为什么叫“扫地王”了,所到之处扫地为兵,人力物力财力都扫得一干二净。

张一川也不是随时会带着这些饥民,在和其他反王合作的时候,往往只带一两千士兵,有时遇到官兵围剿,他还会直接扔下饥民逃走。过去张一川也从来没聚起如此大规模的饥民,只是现在山西灾情严重,流民众多,他才有这样的机会。

李自成并不认同这种做法,但是要想组织一套语言来批判张一川,他还真说不出来。饥民们要是不跟着张一川到处抢劫,也只有饿死一条路。指责张一川不该抢劫?各家反王谁不抢劫,谁也不能说完全不伤害穷人,谁都有裹挟百姓的现象,只不过张一川裹挟得特别多而已。

闯营差不多是各家反王里裹挟最少的,但是如果抓到一些有军中需要的专业技术的工匠、医生之类的人,也是不管他们愿不愿意入伙都不放人的。李自成觉得自己要是从道德上抨击他,也不过就是五十步笑百步,很是没劲。

李自成一度想过从张一川手里要走一些人,至少把妇女儿童这些对张一川没什么用,跟着他只能等死的人留下。但是闯营现在的情况也很难,不可能多养这么多张嘴。

军中的妇女基本上都是兄弟们的妻子,和孩儿队的半大孩子们加在一起不过几百人,一起做各种辅助工作,比如缝补衣物、做军鞋、拾柴、挑水、做饭等等,还是很有必要的。可军中哪有那么多适合体力弱的人干的工作,真要是收编几千老弱妇孺,那只能成为闯营的巨大负担。不仅增加粮食负担,而且遇到官军的时候打也打不过,跑也跑不掉。最终李自成还是狠下心肠,他只能也必须先保证自家兄弟活着。

张一川的饭实在是不中吃,李自成匆匆告辞。张一川倒是很客气,一路送出辕门,他从曹文诏的老营中抢到的好东西不计其数,现在要武器有武器,要粮食有粮食,还有金银财宝,当然没有什么不开心的,也愿意和李自成结交一下,多个朋友多条路嘛。

李自成回到窟龙关,把上项事一说,众将大多是不满张一川吃独食。至于那些饥民,这年头的惨事多了去了,天天有人饿死,张一川这种做法也并不罕见,感慨一下就过去了。

就在这时,一直阴着脸不说话的王瑾突然说:“掌盘,我想带一部分弟兄,离开队伍一段时间,去一趟山东。”

所有人都被他搞懵了,去山东干什么?现在去山东倒也不难,山西南部的本地驻军十分菜鸡,不会威胁到过境的农民军。原本镇守黄榆关,负责阻截山西反王们向直隶进兵的白杆兵不久前被闯营缴械了,现在估计物资补充还没完成,没什么战斗力,何况他们看见王瑾也不敢打,真把王瑾逼急了,把张道濬从贼的事抖出来,谁也好不了。这样穿过顺德府,也就到了山东境内了。

可问题是,王瑾要去干什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