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磷火常同日色鲜 > 第6章 超越极限

磷火常同日色鲜 第6章 超越极限

作者:项天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3:20:08

第6章 超越极限

辽州的失守,让京城的清廷炸开锅了。

正如木怀玉所说的,岳讬这辈子对不起的人多了,但是对刘文兴不可谓不厚。本来该做俘虏的人,直接执掌一个佐领,这是足以让许多人惊掉下巴的优待。结果呢?他把岳讬的儿子卖给罗汝才了。

另一时空的大清,就连多尔衮都有“何言一统?但得寸则寸,得尺则尺耳!”的想法,还有人主张“宜乘此兵威,大肆屠戮,留置诸王以镇燕都,而大兵则或还守沈阳,或退保山海,可无后患”,李定国两蹶名王之后,更是有人想卷铺盖回关外老家,倒是洪承畴、范文程、祖可法、张存仁这些人比主子急得多,极力主张要一统天下。

和当年女真各部四分五裂、互相攻伐的局面相比,努尔哈赤的后金汗国已经超出女真贵族们的想象了,轻易夺取辽沈,更是意外之喜。当初努尔哈赤、皇太极父子两攻宁远不克,就有人觉得咱就守着辽东过日子也挺好。至于占据明朝的京城,那更是做梦都没想过。

但皇太极要是连梦都不敢做,那就别当什么皇帝了,就连努尔哈赤都知道,既然和明朝开战了,那就绝不能终止。明朝中兴也好,灭亡也罢,新的中原皇帝都一定会想要夺回辽东,这场战争必定以其中一方的彻底灭亡为结局。

然而,大部分人看问题的眼光都不是动态的,而是静止的。二十一世纪的人明明知道这段历史的结果,胡说八道的都大有人在,又怎么能指望这些当局者想得明白。在皇太极的亲戚、部下们看来,既然他们小的时候南朝就是软弱的,现在他们都老了,南朝还是软弱的,那么南朝肯定永远是软弱的。

至于为什么女真人过去连朝鲜都打不过,努尔哈赤崛起之后却大杀四方,他们从来都没有想过,甚至根本没意识到这是一件需要思考的事情。

早在中牟之战的时候,就有不少人提出:流贼如此难斗,不如和他们议和,我们只要黄河以北的土地,不就已经足够了吗?

皇太极当然绝不接受,他靠着自己的威望,又打了虹县之战。虹县这一仗,皇太极费尽心思准备了新武器,战略部署一点问题也没有,最后也的确是和李自成在兵力相当的情况下打了一场会战,还是以逸待劳,结果却输了。

兵力相当、以逸待劳却还能打输,这就让很多亲贵大将认为:我们可能真的碰上打不过的对手了。

从努尔哈赤起兵至今,清军一直在试探自己的极限在哪里,宁远之战、宁锦之战后,许多人一度以为辽西走廊就是极限了,但是皇太极用己巳之变超越了这个极限。现在,新的极限出现了,可皇太极却不知道该如何超越它。

假如己巳之变时,明军能打死几千金军,那后金高层的决策肯定是“这里很好,但以后再也不来了”,力排众议绕道入塞的皇太极就会从出奇制胜的英明统帅变成莽撞送死的大傻冒。不掳掠关内人畜作为补充,皇太极恢复辽东经济的计划就难以奏功,也难以靠打败明军来刷威望,集权无从谈起,那样的话,所谓后金政权就真的只是一场土司叛乱了。

现在,皇太极毕竟已经即位十六年了,就算打了一场败仗,皇位还是坐得稳的,可是主战派要是连打仗都打不好,那还怎么压制主和派呢?

现在,主和派的意见更进一步,连山西都要放弃,只要直隶、山东之地就可以了。

目前,还没有哪个王爷贝勒公开表示自己是主和派,但皇太极知道,背后在主张议和的肯定是他们。

多铎前两天回京了,他倒是不主张议和,而是大放厥词,并且嘲讽虹县战场上输给流贼的那帮人都是废物。

多尔衮活着的时候,皇太极成天提防他,现在他死了,皇太极倒有些怀念他了,至少多尔衮比起阿济格和多铎这哥俩还多些理智。

京城的街道上死气沉沉,虽然皇太极并没有下令让城内所有民人给旗人腾房子,但是旗人住得分散了确实有很多不方便,因此清朝一方面利用被杀和逃亡之人的房子,一方面“赎买”了一批房子,还是让京城内城变成了以旗人为主的环境。至于什么价钱赎买的,反正是比另一时空多尔衮的明抢要好得多,但也好到了不拿刀吓唬就没人卖的程度。

家中有人战死在虹县之战中的家庭,这个年都没怎么好好过。辽州之战又一下送掉了五百满兵,虽然除了几个顽抗的之外,剩下的都做了俘虏,但这年头做俘虏和死了也没多大分别,尤其是对于家属来说。

皇太极当然不会挨家挨户去慰问烈属,那是尼堪外兰还活着的时候努尔哈赤用的办法,现在累死他也慰问不过来,而且他也不是酋长,而是皇帝了。

到底怎样才能让这场战争继续下去?得有人从这场战争中获益才行。当年破口入塞,能抢回人口牲畜、金银财帛,现在却不能用这种办法,直隶和山东的老百姓那么多,十旗贵胄有一万种办法压榨他们的劳动力,就算关内环境与关外不同,他们跟汉人地主学这个也快着呢。此时在战争中掳掠人口虽然也依然能卖得出价钱,但是对于清军的意义已经没那么重要。

更何况,四大反王可不比明军,和他们打仗的时候要是光顾着抢人口牲畜,那可是要送命的,就像虹县之战后阿巴泰撤退的时候,根本就没带军营中那些民夫,要是带着他们,说不定就会被袁宗第追袭了。

涨工资肯定是最直接的激励办法,但皇太极也和四大反王一样,面临着抄家财即将耗尽的问题,山西的地盘大片丢失,田税有限,再加的话老百姓扛不住,丁税也差不多,盐政系统还没建立起来,盐税也很有限。哪怕给士兵来个十三薪的待遇,至少也是增加了几十万两的开销,而且每年都得花。

至于土地,现在圈地已经逼反不少人了,再圈,镇压成本恐怕就要超过圈地带来的效益了。

皇太极发现,自己似乎真的找不到超越这个极限的办法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