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磷火常同日色鲜 > 第61章 投诚的艺术

磷火常同日色鲜 第61章 投诚的艺术

作者:项天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3:20:08

第61章 投诚的艺术

不出皇太极所料,李自成并没有追击他,而是将亲军和后营的主力撤回了凤阳。

贸然追击清军,不仅有可能加剧自身的伤亡,而且有可能受到宿州瘟疫的影响。清军虽然依旧兵力强盛,但士气已丧,无力威胁闯军,反倒是西边的明军麻烦更大。

闯军倒不是怕明军来攻击自己,洪承畴要是敢这样干,闯军挟虹县大捷之威,有把握将之一鼓击溃。可麻烦的是,洪承畴投降了。

不是降清,也不是降闯,是向西营投降。

虹县战役前后,闯、西、曹、包、明、清六家的部署,让谁来看都会一头雾水,这打的叫什么仗?

这六方的部署全都不可理喻:李自成在河南布置了大量的兵力,可是除了刘芳亮渡河攻击之外,就没有别的动作了;张献忠明明侧翼有威胁,却把大量的兵力放在了长江沿线;罗汝才进攻山西这一手还算正常,可是他却并不急着扩张地盘,而是想尽办法牵制阿济格;纳敏夫不抢富裕的地盘,却去啃大同这块硬骨头;明朝空有十几万大军,却完全按兵不动;清军的皇太极兵团和阿济格兵团之间露出一个巨大的空档,也是大违用兵常理的。

唯一正常的,就是北方的各路反清义军了,他们还是照常在清军后方袭击破坏,就像每次国土沦亡时沦陷区军民都会做的一样。

这一切反常的关键,其实就是洪承畴。

只要洪承畴不动,比另一时空聪明多了的崇祯就担心把手上最后一副家当也输掉,不敢让开封明军轻举妄动,因此皇太极和阿济格之间的空档也就不守而守。

可崇祯不敢攻击清军,不代表他不敢攻击闯军或曹营,只要开封明军还在,河南就必须有重兵驻守,毕竟明军对于河南的粮食早已垂涎三尺了。

而张献忠的布阵则是由于李自成,只要李自成还在淮河上游,西营的侧翼就是安全的,但是,只要李自成还在长江上游,西营的后方就是不安全的。

张献忠对于李自成的评价和罗汝才对李过、刘芳亮的评价差不多,他相信李自成绝不会把自己出卖给清军,可是保不齐哪天闯军的炮舰就会顺流而下,直接和长江口杀进来的水师会合,端了西营的老窝。李自成这个人可以共患难,也可以共富贵,但谁要是威胁他的权力,他出手也绝不会容情。之所以现在还没显现出来,是因为他在闯军内部太强势了,除了王瑾根本没人能威胁他的权力。一般人意识不到这一点,但对于张献忠、罗汝才这种水平的人来说,这是皇太极头上的虱子,明摆着的事。

罗汝才是没有办法,他的地盘太小,毫无纵深,李自成要是想打他,他什么办法都没有,索性干脆大大方方不对闯军设防,闯军要打过来,他就再去当流寇。而张献忠认为以他现在的兵力财力,又占据江南形胜之地,再不济也不至于让李自成一击就灭了,而李自成又不可能在清军未灭的情况下长期用兵江南,所以他就得留兵保卫南京了。李自成无法一击而克南京,就不会攻击,如果他像罗汝才不守洛阳一样不守南京,李自成认为可以迅速攻取南京,短时间内吞掉西营,说不定就要动手了。

这一次皇太极和李自成会战于虹县,洪承畴坐山观虎斗的态度再明显不过,摆明了是要清强则投清,闯强则投闯,然而谁也没想到,李自成白费了这么大力气,打走了皇太极,洪承畴竟然投降张献忠了。

闯营诸将现在是满脑袋问号,这是什么操作?

不过,最初的疑惑过后,李自成倒是看出了其中的门道。

投清,他洪承畴毕竟不姓爱新觉罗,顶大天统辖几个佐领的汉人,倒是可以长保子孙富贵,但并非最好的选择。

投闯,还不如投清,被夺权是肯定的,李自成绝不可能相信他,能不能保命都难说。

而现在洪承畴投降了西营,局面一下子便大不相同了。

洪承畴的投降,导致整个淮北地区都被西营控制,西营统治区和归德的明统区接壤,封住了闯军北上的道路。

洪承畴现在所想的,与李自成想的也差不多。

投闯,军队肯定会被拆散。将领的家丁编入复辽营,身体素质不够好的全部遣散种地,十几岁二十出头的小伙子送去新兵营,剩下的分散到各省的卫戍部队,这七万明军会被吃得一干二净,洪承畴可没有自己的家丁,变成光杆司令,还不是任人宰割。

而西营则不然,张献忠没有那么大大地盘,江南人口稠密,就算要把这些明朝降军安置为农,也只能集中在被天灾、饥荒、苛政、战乱、瘟疫折腾得人口大减的淮河流域。

其实闯军手上可分配的土地也不多了。按洪承畴的想法,闯军在南方夺了那么多藩王的庄田,土地应该很充裕才对,但是王庄上也是有佃户的,闯军总不能把他们赶走。不仅不能赶走,还得和他们签永佃契,让他们做国家的佃户。所以,闯军并没有那么多抛荒土地可以分配,福建沿海的卫所兵和郑氏降兵甚至有只分到一亩地的。很多人把这一亩地佃给别人,自己下海谋生去了。

但是有这一亩地也很要紧,海上的生意,不管哪一行都危险,而这一亩地至少还能稳定地每年提供些粮食,至少能让自己落魄的时候别饿死。

此时,洪承畴和一干明军降将已经到了清江浦。张献忠召他们来淮安见面,他们心中是颇有疑虑的。然而仔细分析之后,他们觉得还是应该来这一趟,如果张献忠在这里把他们一网打尽,那陷入混乱的七万明军肯定会被离得更近、兵力更强的李自成吞并,对张献忠没有任何好处。

张献忠手中的钱粮尚有富余,但他缺少经验丰富的战兵,这七万明军的投靠,对他大有帮助。明军和西营老兵的武力,加上张献忠清除一大批士绅、重新清丈田亩之后江南的庞大财力,让张献忠一下子拥有了可以和李自成分庭抗礼的实力,四大反王中闯军一家独大的局面被打破了。

洪承畴和祖大寿、吴三桂、高第、马科、刘泽清、刘良佐、金声桓七大总兵,都已经到了清江浦,明天就要进淮安面见张献忠了。

投降闯军和清军,洪承畴没法讨价还价,只有在张献忠面前,他才有提条件的资本,虽然张献忠的做事风格不像李自成和皇太极那样容易推测,但这已经是洪承畴想得到的最好的出路了。他得罪农民军太深,农民军一旦速胜,难免兔死狗烹,但如果投清,清军又很难打得赢。因此,维持李自成和张献忠之间的平衡就是仅剩的办法了。张献忠如果不优待洪承畴,就会失去收编这批明军的机会,长居李自成之下。

让李自成收编这七万明军,控制淮北,则开封明军也在李自成掌中,消灭明廷之后,在中原屯田,其他三大反王加在一起也赶不上闯军的实力了。张献忠如果理智地做出决定,就只能优待洪承畴。

至于张献忠肯不肯理智,那就听天由命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