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磷火常同日色鲜 > 第29章 保军为先

磷火常同日色鲜 第29章 保军为先

作者:项天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3:20:08

第29章 保军为先

尼堪的担心确实是多余的,曹变蛟和贺虎臣确实没有任何援军。

战斗的结果是很明显的,曹变蛟和贺虎臣的家丁玩起命来或许并不属于清军旗丁,然而绿营兵的战斗力可不是曹变蛟他们新抓来的一千多壮丁能比的。

曹变蛟已经打退了清军三次攻击,外围的护墙早已失守了,他在营地里面用大车围出了一块小阵地,还在拼死抵抗。他身上已经受了两处轻伤,虽然并不重,但这样持续失血下去,送命是早晚的事。

为将难免阵前亡,曹变蛟对于自己有这样的结局并不感到奇怪,但是在临死前,他还是有了一丝疑惑,自己为什么会死在这里?

一路上稀里糊涂地跟着洪承畴,剿一次闯人就少一点,稀里糊涂地渡过淮河,又稀里糊涂地掉头北上,最后稀里糊涂地死在这里。自己人生最后的四年,就是一团浆糊。

旁边的阵地鼓声响起,贺虎臣带着他的家丁冲了出来,贺虎臣的家丁家眷或者在保定老家,现在生死不知,或者在宁夏,董学礼已经来信说,大家的老婆孩子都挺好,盼着大家回陕西来。所以面对清军的时候,这些没有退路的人是无所畏惧的。

曹变蛟的情况也差不多,他的家人在大同,自从姜瓖降清便断了音问,家丁的家眷或者在大同,或者在临洮。无论投闯还是投清,他们都不能回家。明军边军将领豢养家丁,对其中不少人待遇几乎如同义子,这种团队是凝聚力极强的,就算是现在曹变蛟摆明了要死,他依然能得到自己核心家丁队伍的效忠。

“别落在贺镇后面,我们也上!”曹变蛟决定什么也不费劲去想了,政治太他妈烦人了,还是砍人好。

战斗结束了,尼堪巡行在一片狼藉的战场上。为了歼灭这支明军,清军也战死了数百人,虽说死的多数是绿营兵,但是对于这支不足五千人的军队来说,也是很大的损失了。

尼堪还是没搞明白,曹变蛟和贺虎臣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如果是清军打过来,其他明军都跑了,这支两千人的明军队伍孤立无援是很好理解的,可是这支部队是主动北上的,这是什么缘由?

就算明军现在已经穷途末路,尼堪依旧不敢太过大意。如果他带的是五千旗军,他绝对敢随便横着走,可是现在他的队伍大部分都是绿营兵,祖大寿和吴三桂的三万人马如果攻击他们,他们可抵挡不住。

尼堪看了一眼曹变蛟手中还握着刀的尸体:“赶快把尸体都埋了,要是烂了又该传瘟了。”

贺虎臣和曹变蛟的死并没有造成多大的震动,这两位挂名是总兵,可指挥的兵力甚至和一些实力强的千总差不多。但是尼堪的到来引起了各方势力的警觉,清军为什么突然攻击明军?尼堪后面的大部队还有多少?皇太极有没有带着明军主力前来?

紧接着,明军的移动路线也非常诡异,洪承畴的主力离开固镇,向西南方向龙亢集的祖大寿靠拢,祖大寿也没有留在龙亢集,同样向西南前进,抵达了淮河南岸的寿州。

最终,祖大寿、吴三桂、高第所部三万关宁兵马在寿州集结,而洪承畴和他麾下的刘泽清、刘良佐等部约四万人,则集结在淮河北岸的下蔡镇。隔在这两支军队之间的,就是“草木皆兵”的八公山。

身在北炉镇大营的李自成对于洪承畴的这一手也感到十分不解,他和洪承畴斗了这么多年,无论如何也琢磨不出洪承畴怎么会摆出这样的阵势。从北炉镇外的闯军大营离寿州只有百里的距离,而明军的两支部队之间相隔近六十里,中间还隔着八公山和淮河,一旦北炉镇的四万五千闯军西进,位于寿州的三万关宁军如何抵挡?

更奇怪的是,祖大寿怎么会同意接受洪承畴的调遣,到这样一个危险的位置来呢?

随着清军的加入战斗,整个战局变得扑朔迷离。李自成现在迫切需要弄清,清军究竟来了多少人,他们的战略意图又是什么?

蒙城清军大营,城内城外旗帜敝天,集结在这里的清军多达八万之众,其中旗军占到了半数,有不少人是虚晃一枪跟着豪格去山东,然后又抽调到这边来的。

皇太极此举相当冒险,深入如此靠南的地方,意味着清军的后路遭到开封明军的威胁。而且河南的刘宗敏部也很可能东进。

听完尼堪的汇报,皇太极微微点头。尼堪说:“臣还是不明白,为什么明军会这样送死。”尼堪作为宗室重臣,是拥有牛录下旗人的主子,所以他的自称是“臣”,而不是像一般的满洲大臣那样自称“奴才”。

皇太极说:“明军早就不是一个整体了,不必从他们的集体利益来考虑问题,你们要想一想,明军将领们个人的最优出路是什么。”

“我们与明军厮杀多年,骤然要他们归顺大清,自然是难得很的,所以,要么把他们逼到走投无路,要么让他们看到大清能赢。”皇太极说,“李闯还是按兵不动吗?”

冷僧机禀报道:“正是,闯贼仍在北炉镇,毫无动静。”皇太极说:“李闯的头脑清醒得很,他兵多粮足,河南的数万闯兵若是赶来,我们便敌不过了。既然他不动,我们便让他动起来。”

“不行,不能让捷轩过来支援。”李自成非常坚决地说。袁宗第和李过互相看了看,李过说:“我们在北炉镇和凤阳的兵力,单打清军尚且不足,如果明军也帮助清军,我们是打不过的。”

李自成摇了摇头:“既然皇太极如此大张旗鼓地出现在蒙城,那么清军的真正目的就一定不是这里。捷轩他们这样大的一支队伍,也并没有故意隐藏,经过明远出击河北的那一仗,皇太极绝不会注意不到他们。只要我们坚守不动,捷轩他们一到,五营的十万兵马合力,就算明军和清军联手,能够消灭我们吗?更何况,如果我们东西两路兵马会合,胜不见得全胜,败则全败。纵然击败清军,我们的骑兵有限,不见得能追击全歼,而一旦我们的阵势被清兵突破,全师败绩,五营野战军有可能全部被清军击溃,那就把整个江山输掉了。目前大势于我们有利,实在不必如此冒险,就算凤阳、庐州皆不能守,我们退回安庆,也于大局无碍。东有八大王,西有捷轩,皇太极若是长驱南下,越靠南就于他们越是不利。而且我敢肯定,皇太极绝不会这样做。”

刘体纯犹豫了一下,还是说道:“庐州为我军治理的时日已然不短,一旦弃去,恐怕于民生、民心皆有碍。”

李自成低头盯着地图,过了良久,终于说道:“保军为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