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磷火常同日色鲜 > 第23章 加速前进

磷火常同日色鲜 第23章 加速前进

作者:项天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3:20:08

第23章 加速前进

李青山说:“伏击斥候的事情还是照做,不要再去硬打敌营了。具体的安排,大家听军师说吧。”

王邻臣说:“要守安山镇,最要紧的还是水,自打我们到了镇上,挖掘了不少水渠,还引水灌出一片沼泽。虽然现在天旱水少,但我们引安山湖的水为壕,仍可以阻挡清兵。尤其是地面潮湿,鞑子的炮就打不死几个人了。”

在这种湿地环境下,不仅火药容易受潮,而且炮弹落在地上不会弹跳,火炮的杀伤力可以降到最低。王邻臣把他的方案叙说了一遍,诸将一一领命。李青山说:“我等兄弟为贪官污吏所迫,上山聚义,本是为求一条生路。而今国家危难,或夏或虏,在此一战,正是我等报效国家之时,纵然死了,也是堂堂正正的英雄好汉。”

另一时空的李青山本来是想招安的,他袭击漕运威胁朝廷,却不截断,想逼朝廷招安自己。然而崇祯却非要剿灭他不可,调动黄得功、杨御蕃、周遇吉、刘泽清等部前来进剿。李青山连遭失败之后,向杨御蕃投降,然而其他几个参与围剿的将领不满杨御蕃抢了头功,很快就有杨御蕃通匪的谣言传出,杨御蕃被下狱审查,李青山见招安无望,再度举义,最终兵败身死。

而崇祯在这之后想出的解决办法,既不是解决山东百姓的饥荒问题,也不是解决运河沿线漕工的生计问题,而是查禁《水浒传》,认为李青山等人梁山聚义全怪《水浒传》鼓吹造反。结果也很明显,禁《水浒传》除进一步证明自己是个昏君之外毫无用处,李青山死后两年,鲁西又爆发了宫文彩领导的满家洞起义,起义浪潮一浪高过一浪,最终形成了后来声势浩大的榆园军。

这个时空的李青山对于做官依旧有热情,但他对于弃山东于不顾的大明朝已经完全不放在心上了。

勒克德浑的工作进展很顺利,一路上修桥补路,仿佛是来做善事的一样。越靠近安山镇,遭到的袭击就越频繁,勒克德浑知道,真正的攻击就要来了。勒克德浑当然认为自己稳操胜券,但敌人能纵横鲁西这么长时间,绝不会是废物,既然他们敢于迎战,就一定会有些能给清军造成打击的办法。

前面的水网越来越密了,清军的前进速度进一步放缓。

“敌袭!”警报声又响了起来,清军早就习惯了,每天晚上,义军都不让他们安生睡觉,不过自从前几次袭击都不能得手之后,义军很多时候已经只呐喊,不大规模进攻了。但小规模的袭击还是会有的,起码也得朝哨兵放个冷箭。

勒克德浑依旧高卧,他对这种袭击早就习惯了,何人警戒、何人应战,早就安排妥当,用不着他操心,要是次次都是他亲自处理,他一天十二个时辰也不用干别的了。

可这一次,情况似乎不太相同,战斗进行了一个多时辰,外面还在打个不休。

勒克德浑这会儿要是还睡可就太心大了,他起身穿衣,对一个侍候的包衣说:“把吴都统找来。”

外面的枪炮声不断,吴守进赶到时,勒克德浑已经换好戎装了。吴守进说:“反贼们并不接战,我们一出战,他们便以铳炮轰击,打打停停,拖延了这许多时候,不过也无甚大碍。”

山东义军的铳炮很充足,梁山义军虽然没拿太多闯军的援助,但山东明军土崩瓦解时,留下了大量的武器,民间作坊造土铳土炮也不困难。就是积硝困难,闯军主力的硝也经常不够用,很难支援他们。凡是靠手工业生产能解决的问题,在闯军这里基本上都不算问题,但是硝产量的提升却没那么容易。通过荷兰人、葡萄牙人、塔尔摩等渠道,现在广东那边可以购买印度硝石,可还是满足不了闯军大量火药的需求。

勒克德浑说:“今晚上的情况不太寻常,让褚、夏两营也做好战斗准备。”吴守进高声应喏,出去继续指挥战斗了。勒克德浑在帐篷里焦躁地来回踱了几圈,决定出去看看。

清初诸王中,勒克德浑是心思比较单纯的一个。二十七岁第一次上阵就做主帅,打败了马士英,二十八岁打败李过,三十岁成为清朝八大****之一,三十一岁作为济尔哈朗的副手打败何腾蛟,然后三十四岁就死了。他较少参与政治,主要心思都放在打仗上。

今天敌人的举动突然异常,这让勒克德浑感到很意外。他有心直接上前线看看,但考虑到自己作为一军主帅,总不能亲身犯险,所以只站在了能望见战场且远离火药的位置。勒克德浑并不喜欢这种治安战,他更希望能和敌人正面对决,另一时空马士英那种屡战屡败、屡败屡战,还坚持正面进攻的对手才是他最喜欢的。不过敌人可由不得他,李青山虽然冒进,但是也仅限于冒进到带着几万人攻击兵力空虚的济南这种程度,现在他和勒克德浑兵力相当,再冒进也不会冒进到和勒克德浑硬碰硬的份上。

铳炮声还在不断轰鸣,不过已经变得稀疏了。勒克德浑在自己的脑中反复思索,今晚的这次攻击到底意义何在?

经过之前的试探性攻击,李青山肯定已经明白这种夜袭打不下清军的营地,那他为什么还要打?显然不是他失心疯了,也显然不是他故意让手下人送命。李青山的行为肯定有目的,可是他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直到天快凉了,攻击才停止。这一晚上清军死了三十多人,对于清军来说,这点伤亡并不算什么。天亮之后,他们出去检查战场,才明白昨晚的攻击是为了什么。

清军营地附近的三处河堤都被义军挖开了,营地周边已经变成了一片泥潭,这下清军要向前移动,可得花大力气了,而且后路也断了。

接下来一整天,清军都在修路,没能前进一步。到了晚上,义军又来袭击了。除了一个满洲军官意外被流弹打死,没什么值得一提的事发生,但是第二天一早起来一看,道路又被破坏了七七八八。勒克德浑估计,义军至少也得死几十人,可是对付这种民间义军,如果不能成建制歼灭其主力,就算一次打死他们几百几千人,也很快会被源源不断的饥民补充上。

清军的营寨建在高阜处,义军的灌水攻击影响不到他们,可是总待在这里也不是个办法。这里是运河和沼泽交界的地方,能让清军扎营的干燥平地并不多,经常是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根据清军侦察的结果,下一个扎营的地方在前面二十里外,如果照目前这种打法,白天修路,晚上毁路,打二百年也没法前进。

勒克德浑只有一条路可以选:明天加速前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