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磷火常同日色鲜 > 第4章 治安强化运动

磷火常同日色鲜 第4章 治安强化运动

作者:项天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3:20:08

第4章 治安强化运动

“高密之贼,尤其猖獗,为首的是张福臻这老贼,马进忠、杨彦昌、单之赏、张宇四贼副之,窃据县城已近半年,官军多次进剿,皆不能克。”山东巡按方大猷禀报道。

岳讬说:“张福臻都能和马进忠、杨彦昌合流,你们的招降就一点用都没有?”方大猷说:“实在是老贼强项,招降不得。”

想不起来张福臻是谁的,可以翻翻第一卷的内容,当初李自成还在张存孟麾下的时候,和洪承畴一起围剿张存孟的那位陕西巡抚,就是张福臻。张福臻有“前后斩寇万级”的功劳,张存孟、神一魁等早期农民军首领都吃过他的亏。

后来张福臻因为反对洪承畴杀降,被崇祯给罢官了,用陈奇瑜替代他,张福臻便回到了高密老家奉养老母,直到今天。清军占领山东之后,他不知怎么竟和当年的老对头马进忠联系上了,而且作了一路。

方大猷说:“胶州一带海岸绵长,巡不胜巡,经常有闯贼的船只送一些贼中老人和甲械、银圆上岸,援助鲁东反贼。下官也曾下令禁用闯贼所铸银圆……”

“那有什么用,银圆又不是宝钞,就算熔了也是银子,你怎么禁得住。”岳讬说,“你们这种到处救火的办法就不对。**混淆,遍地皆是,山东绿营这点兵如何剿得过来。”

岳讬说:“不同的地方,贼势不同,要分开看待。我这一路上琢磨过了,山东的局面,大抵分为五种情形。其一,像济南、兖州、青州、登州这样的地方,驻有大兵,官府完备,稳如泰山。其二,寻常州县城池,驻兵不多,足以自保,亦能清剿小股反贼,却难以深入乡村。其三,官贼交错,官在明,贼在暗。白日官来,夜晚贼来,百姓首鼠两端,左右依附。其四,深山密林,人迹罕至之处,贼以之为巢穴。其五,便是像高密这样,贼人公然占据城池。”

方大猷道:“王爷初到山东,对山东情形的了解,却比下官清楚得多了。”岳讬说:“你也不用拍我马屁,这么简单的事,你也看得出,不过你一个巡按,看得出也没办法。王抚台,依你之见,这五种地方,应该如何分别应对?”

王永吉说:“去岁年成不佳,百姓多流离,故啸聚山林者甚多。下官浅见,若是等夏收之后,或许贼势便能削减。”

岳讬心想果不出自己所料,这抚台大人本事稀松平常。若让他管民政,说不定还有两把刷子,管军事就是个纯外行。他也懒得和这些文官打哑迷,直接说自己的安排。

“各军事重地,不能一直让旗军驻守,需得渐次让绿营接管。朝廷已增了一万兵额,调来一批关外归诚明军,以柯永盛为山东提督、青州总兵,夏承德为沂州总兵,再招募无业之卫所余丁入伍,免得他们饥寒从贼。”

“运河沿线,原本是重地,然此时已无漕运,运河又多为贼毁坏,不可再胶柱鼓瑟。柯永盛专剿鲁东反贼,夏承德专剿沂蒙反贼,梁山之张光萃、李青山,由抚标围剿。”

“绿营用于守卫要地及进剿,州县乃至乡村防务,要用民团。乡绅中虽有少数冥顽不化者,但大多还是好的,闯贼、献贼若是来了,那是要均其田、掠其产的,众绅士焉能不明白这个道理。择各县德高望重、家资丰厚者为团总,予其权柄,联防联保。杀贼有功者,可授同举人出身。要恢复保甲之制,一家通贼,十家连坐。将那些阳奉阴违,左右支应的村落,逐一编练团勇,强化治安。贼如鱼,民如水,把水抽干,鱼岂能不死。”

“至于那些山野荒僻之处,村落皆是流民啸聚,冥顽不化,只有痛剿一途。绿营进剿时,需得将人口尽数捉了、杀了,房屋、田地、林木尽数烧了。届时我会委员监督,不许滥杀良民冒功,亦不许养寇自重。鲁西少山,贼多藏匿于地道,小者可用烟熏之,大者可引水灌之。”

“像高密县这样的,反倒最简单,遣一梅勒额真,提兵破之便是。”

“王爷,征讨高密之事,便交给末将吧。”正蓝旗汉军副都统李率泰主动讨令。之前旗籍调整的时候,老正蓝旗一拆为二,豪格的那部分佐领组成了正黑旗,阿巴泰那部分佐领则和岳讬的佐领一起组成了新的正蓝旗,李率泰的父亲李永芳是阿巴泰的女婿,他自然还是隶属在新正蓝旗。

岳讬点了点头,对李率泰的本事他还是很放心的。当下交给他旗军一千六百余人,再加上绿营柯永盛部的三千多人,进攻高密。

高密义军理论上来说有数万之众,但大部分都是不脱产的民兵。杨彦昌部下的刘国能部老兵已经只剩下了一千多人,马进忠的嫡系也不过三千多。至于其他义军,就算在柯永盛面前也不堪一击。

岳讬说:“国朝尚未取下江南,山东的粮食至关重要。皇上不是崇祯这样的昏君,不会下什么‘三月平贼’‘六月平贼’的命令,但我辈也绝不可懈怠了。那马进忠亦是贼中名渠,虽无勇武之名,却狡猾得紧,不可轻忽。还有那徐州的王光恩,态度还是这般暧昧吗?”

方大猷禀报道:“王光恩与闯贼、献贼都在暗通,若不发大兵至徐州,恐怕他是不会归降的。”岳讬说:“也不急在这一时,区区一个王光恩也还罢了,祖大寿、吴三桂才是皇上真正看重的。就算他们不答复,也要继续送信过去。”

方大猷犹豫了一下,终究还是开口说:“山东百姓从贼,生计无着亦是一缘由。前者豫王令山东百姓种黑豆,百姓多有因此逃亡者。”

岳讬说:“黑豆乃是军中必需,若无此物,马匹无力,何以破贼。头等战马,日可食料三升,在山东征豆料十万石,已是底线。今一石黑豆价值几何?”

方大猷禀报道:“官府从百姓手中征购,乃是三钱二分一石。”

岳讬气得想骂多铎的祖宗十八代,但多铎的爹就是他爷爷,他也占不到什么便宜。山东去年年成不好,粮价很高,三两银子一石的米就算便宜的了。也就是说,老百姓种一石黑豆,被官府强制征购之后,很可能连一升米都买不到。官府又推行强迫种植,不种不行,老百姓岂有不反的道理。

岳讬平下心来:“黑豆还是要种的,但不要让某些农户全种黑豆,把份额分摊开来,每家的田地种一部分人吃的粮食,种一部分黑豆,黑豆可以抵充赋税。这般官府管起来固然会麻烦些,但百姓若是从了贼,岂不是更麻烦吗。抵充赋税之外,征购的黑豆也不能再按这个价钱……”岳讬看了看王永吉和方大猷的表情,知道山东藩库大约是没钱,“先涨到六钱五分吧,银子的事我再想办法。遭逢灾年,百姓从贼也是难免的,皇上不会以此怪责。”

方大猷松了口气,这样的领导可好相处多了,有明确的主意,而且能扛事,不像多铎,动不动就“尔等自决”,立了功劳有他一份,出了事也不帮你兜着。

看起来,山东的局面会有些不一样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