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磷火常同日色鲜 > 第63章 许都与李渔

磷火常同日色鲜 第63章 许都与李渔

作者:项天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3:20:08

第63章 许都与李渔

三年前闯军刚刚来到南方时,谁也不在乎流寇们怎么考选伪官,可是现在大明朝连京师都扔给了胡人,已经不会有谁对去给开封的小朝廷当官感兴趣了。而绝大部分读书人读书的终极目标都是想当官,奉天倡义营已有半壁江山,不给他们当官还能有什么出路?

在这样的情况下,闯军的选官制度就引起很多人的不满了。

闯军的官员总数和明朝相比有大幅加增,但增加的官职多是低级小官,承担的是原本胥吏担任的工作,不为读书人所喜。闯军实行六科分考制度,而士绅只在吏、礼两科有优势,就算府县主官由吏科出身的人担任,士绅的做官份额也被砍去了差不多一半。

碍着人家升官发财,这可堪比杀父之仇,然而,这种仇又必须在闯军的体制内解决。这就很难办了,士绅们在大明朝廷里有关系,能让大部分不利于他们的政策都通不过,可是在武昌的帅府里,他们一点门路都没有。

没有门路,创造门路也要上。直接找李自成的门路当然不可能,王瑾长期不在中枢,刘宗敏又对士绅颇为敌视。所以,一贯优待读书人的田见秀就成了比较好的选择。

文庙的落成典礼很顺利,这是闯军的老巢,没人想在这里惹麻烦。典礼结束之后,按规矩田见秀应当接见儒生,加以慰问。虽然田见秀并不喜欢这个阵仗,但该走的流程还是要走。

“李先生,我们就别凑这个热闹了,那么多人盼着见田侯一面,我们哪挤得上去。”许都说道,“赶快去找陶长官吧。”

最近快到会试之期了,奉天倡义营的第一批进士即将产生,各省的举子都汇聚到了武昌来。来应考的举子约有千人,预计将取进士一百名,吏科四十人,礼科二十人,其余四科各十人,给传统读书人多一些机会。

金华府今年有十四个举子前来应考,其中最知名的就是许都。

许都在读书人中是个奇葩,他居然自学考中了兵科举人。其他兵科举人要么是明朝降官或其子弟,要么是闯军兄弟,其实他们没有举人功名也能做官,只不过有功名的话官能升得更快。

和他同来的还有金华府兰溪县的秀才李渔,这位的文采着实高明,但考场作文却显得太过随意,去年考大明的乡试没中,今年考奉天倡义营的省试又没中,李渔索性不考了,闯军刚刚占领浙江,急于招揽士人,省试的题目是比较简单了,这都考不中,估计以后也没什么希望了。

李渔写了几首感慨的诗,然后便开始游山玩水。听说沈阳侯王瑾在戏曲上提出了不少创见,武昌又来了很多河南、关中的伶人,形成了一种“湖广音、中州韵”的新形式,他也想来见识见识,就跟着参加会试的举子们一起来了武昌。

李渔说:“我听说这位田侯最不喜人请托,就算是他的亲戚来投靠,他也只是给钱而已,不会多加照顾。这么多人趋之若鹜地去阿附,我看是白费气力。”

最近也有人来找过许都,希望他参与联名上书,要求不要将士子与胥吏、商贾同列,但许都认为这是白费力气。在他看来,除了兵科难以自学之外,户、工、刑三科的考试内容都是士绅们可以很快掌握的。短时间内,士绅在这三科上不如胥吏、商贾有优势,但既然考试科目定下了,士绅们有大量的时间和金钱可以投入复习之中,对于他们来说又有什么难的呢?

现在闯营科举考试的内容并不复杂,其中有大量死记硬背的内容,士绅子弟还怕死记硬背?拿到新教材之后玩命复习几年,士绅子弟在户、工、刑三科并不见得输于商贾、胥吏们。许都游侠江湖多年,也没有那么多偏见,商贾和胥吏中若真有人才,把他们吸纳进士绅之中又有何妨?陶朱公也是商贾,侯嬴又何尝不是小吏。

所以,许都认为不如坦然接受这些改变。这些人非要显示自己的存在感,去给闯军上书,闯军为了名声不会把他们怎么样,但也肯定会把他们的意见当成耳旁风,而且对他们留下很不好的印象。

“许先生,李先生,你们在这儿啊。”陶然迎了上来。陶然不久前刚刚调到了浙江省的礼科,升任了八品官。因为武昌不像京师那样有各省官绅建立的会馆,所以各省举子的食宿需要官府来安排,各省的礼科都派出专人护送举子前来,陶然就负责这个工作。

说起上书的事情,陶然也赞同许都的意见,他的外祖父就是商人,他更反感明朝士林鄙视商贾的风气:“大家都是来考试的,有什么事还是等考上进士再说吧。”

浙江举子一共一百多人,集中居住在一处佛寺中。明朝的很多寺观都商业化了,经营客栈、素菜馆这样的业务,这座寺院便以精美的素斋而闻名,尤其是用豆类制作的素鱼,做得比真正的红烧鱼还鲜美。

“各位施主,这汤是用云南的鸡枞吊的,最是鲜美,过去可是进贡明朝皇宫的贡品。”掌膳僧人介绍道,“田侯平定云南的时候随军商人带回来的,可是稀罕货。”一名举子说:“田侯此次征讨云南,倒是顺利得很啊。”

有一名举人是闯军的退伍军官,他说道:“闵一麒一投降,其他贵州明军就望风而遁了,龙在田跑回了云南,石柱土司的人也回去守自己老家了。然后打云南也不费用什么力气了。”

许都对军事颇感兴趣:“张兄,田侯入滇之战具体是怎么打的?沐家在云南经营二百余年,为何如此轻易地就败了?”那姓张的军官说:“沐家自己的兵也没多少,还是靠号令土司,大部分土司所求者,不过是一切照旧,只要田侯不去动他们,他们自然不会拼死帮沐家。田侯入滇的时候,川南的仗已经打完了,罗尚文他们那帮人都被李晋王解决了,除了建昌、雅州被贺兰部占了,整个四川都在我们手里。云南的土司们见大势已去,也就都开始出工不出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