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磷火常同日色鲜 > 第57章 赌赛

磷火常同日色鲜 第57章 赌赛

作者:项天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3:20:08

第57章 赌赛

王瑾犯了一个错误,他太习惯拿阶级分析法看人了。看李自成、张献忠、罗汝才,就是即将领导地主阶级的农民起义者,看皇太极,就是旗人军事贵族集团的代言人。大体上来说,这是没错的,然而,机械地使用这套办法,是有缺陷的。

比如说他王瑾是什么阶级呢?按理说应该和李自成一样,但他做事的动机是没法按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两个阶级的斗争来解释的。

再比如说阿贾伊,他现在毫无疑问代表的是种植园主这种在这个年代都算反动派的阶层的利益。然而,阿贾伊做的哪件事不进步呢?

纳敏夫到底代表是和农民起义者合流的下层士兵的反抗,还是蒙藏中下层封建主推举出的寒门君主?塔尔摩是张角那样组织农民起义的宗教领袖,还是斯里兰卡寺社势力和封建贵族之间的调停人?

不要说穿越者,就说本时空这些人。卢象升的因粮输饷,孙传庭整顿卫所,尚可以说是为了地主阶级长远的根本利益,而像颜继祖、李振声这种比王瑾还敢想,直接要求均田的人,也能这样解释吗?

人不是机器,而是有思想的,有思想就会出现各种千奇百怪的意外。有的人可能是因为蠢笨,比如说清朝那边的阿山,竟然两次试图投奔明朝,这肯定不是因为他反对爱新觉罗家的民族压迫政策,只能解释为他脑子缺弦。

而有的人则是因为有比利益更高的追求,比如现在还是小孩的陈永华,他晚年的时候,三藩之乱都打完了,以他的水平,难道看不出反清复明已经没希望了?

另一时空李定国、刘文秀和孙可望反目之后,竟然送还他的家眷,在交水之战后,刘文秀追杀孙可望,竟下不了杀手,只将他吓走了事,这拿阶级、利益是没法解释的。还有李来亨、刘体纯、袁宗第、郝摇旗、吴三省这样的人,同样也没法拿完全理性客观的方式解释他们的行为。

在王瑾心中,皇太极一直是那个领导清朝从汗国到帝国的十七世纪东亚最强政治家,但他忽略了,皇太极是个皇帝,是豪格的爹,正如他经常忽略李自成是李迟的爹,而且马上要成为皇帝那样。

清军此次入关本就是冒险,不先解决关宁军就入关,极有可能腹背受敌。现在孙传庭就牵制了清军六万兵力,导致清军十分被动。

如果皇太极想在河南决战,他可以不理会山东,将多铎和阿巴泰的人马集中过来,凑十几万大军,和明军联手一举打垮闯军。但同时,他也要面对一旦失败就匹马不得北还的后果。

山海关之战中,多尔衮击败了李自成,奠定了清朝二百余年的天下,可如果他输了呢?清军进关容易,可一旦败绩,要从狭窄的关门逃回关外,那便如同待宰的猪羊一般。

王瑾之前用另一时空多尔衮的想法来揣度皇太极,还是小瞧他了,皇太极入关是一场豪赌,但他不是像多尔衮那样把一切赌在一场军事胜利上,而是赌以努尔哈赤和他父子近一个甲子的经营,能比李自成更快地笼络华北士绅,建立一个能有效调动基层资源的政权。

所以,皇太极根本不急于在入关的第一年就进行军事冒险,要决战,至少也要等到吃掉关宁军之后。他之所以渡河南征,完全不是为了消灭罗汝才,而是为了内部的安定。

皇太极不是那种借敌国之刀清除异己的蠢材,满洲人太少了,每一个壮丁都是宝贵的。但是在他的部署中,这一次空前的大战,最大规模的战果必须由两黄旗和两黑旗取得,就如同另一时空多尔衮把最重要的攻打大顺和南明的任务交给阿济格和多铎一样。

皇太极诸子中,唯一有能力靠实力接他的班的就是豪格。因此,皇太极把攻取山海关的任务交给了豪格。虽然现在关宁军的主力被祖大寿带走了,但攻下阻挡清军十四年之久的辽西防线无疑能给豪格的威望带来巨大的提升。而为了给豪格这个机会,必须有一个绝对充分的不让其他诸王贝勒参战的理由,这就是皇太极要全面出击的原因。只有把清军分散开来,才能让豪格那边仅有对皇权无法构成威胁的硕讬、杜度二人配合,令其独得歼灭关宁军之功。

而皇太极本人此次渡河,目的仅仅是因粮于明,再把反王联军调动起来,消耗其力量。皇上南征了,带上多铎、岳讬二王南征自然名正言顺。再把阿巴泰分到山东去,留阿济格镇守京师也就理所当然。

皇太极和崇祯的合作,还会削弱华北士绅中反清派的大义名分。降清派有了冠冕堂皇的理由:大清是大明朝廷请来的,你反对大清就是反对大明。

此时华北的民族矛盾并没有另一时空多尔衮治下那样尖锐。剃发活动只在军队中进行,圈地已经开始,但进程被尽可能地放缓,影响尚不剧烈。逃人法还是颁布了,这是旗人贵族的根本利益所在,不追逃是绝对不行的,但是对帮助逃人的处罚不像另一时空那样是全家为奴或者杀头,而是改为罚银,也不会像多尔衮那样连坐邻居、保甲乃至地方官。

此时华北三省百姓身上最沉重的枷锁,还是苛捐杂税、徭役、地租这些东西,可这些都是大明在的时候就有的,大清来了只不过是继续照旧剥削。而且实际接触老百姓,直接抢走他们的劳动果实的,是地方官、地主、胥吏、包税人和各种城狐社鼠,这些人可都是汉人。一个农民一辈子见过的最大的官可能也就是县太爷,可是在清朝现在的统治秩序下,就算农民跑到知州、知府那里,也一个满人都见不到。

旗人除了住在京师之外,在太原、右玉、德州、青州又修建了四座满城,由旗军驻守。所有旗人的住处都新建开销太大,因此在京师等地也出现了要求民人给旗人腾房子、建立隔离区的现象,但毕竟旗人只驻扎在五座城市,即便损害了许多城市居民的利益,对华北全局影响也不是很大。除了这五个地方,其他地区目前只有一部分省级官员才由旗人出任,还大部分都是汉军旗人。平时老百姓能看到的骑在自己头上作威作福的人,依旧是明朝那帮老爷,全都是汉人。

所以,现在袁时中等人虽然依旧能组织老百姓起义,可是像另一时空那样剃发令下义军遍地的情况却并没有出现。老百姓的思维依然是过去抗租抗捐那一套,他们不喜欢大清,可也没觉得和大明有什么分别。失业的运河漕丁、清军的抢掠屠杀的受害者这样的群体很容易加入义军,但更多的人还在观望。如果大清只要钱,不要命或者别的什么,他们也愿意花钱买平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