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磷火常同日色鲜 > 第59章 瓮中之鳖

磷火常同日色鲜 第59章 瓮中之鳖

作者:项天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3:20:08

第59章 瓮中之鳖

祖大寿全家撤离,给锦州士气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祖家走了,清军来了,摆明了是祖大寿早就知道锦州根本守不住,这才全家逃进关内。连这个辽西老土地,都丢下家乡不顾了,这城还能守吗?

“城中尚有兵马上万,大炮数十,粮草弹药可支两年,你们怕什么!我金国凤是宣府人,却也敢与锦州共存亡,尔等辽人,就不念祖宗复土守土之艰难吗?尔等家眷皆在城内,此时出城,为虏骑追袭,唯有死路一条,想活命的,守住锦州!”

金国凤还没走,而且他的三个儿子也都在锦州,有一个熟悉的将军在坐镇指挥,让军心稳定了一些。但金国凤也知道,打仗不能靠情怀,双方实力的巨大差距摆在这里,清军筑长围围困,以重炮轰击城墙薄弱处,早晚会破坏防御工事,制造出有利于登城的缺口,守军的士气也会消磨殆尽,到那时,城池也就守不住了。

清军使用红夷大炮作战时,经常有轰塌城墙的记载,但那并不是真的把城墙用实心弹砸碎,而是令城墙部分崩塌,形成一个斜坡,还是需要重步兵登城强攻,才能把城攻下。而此时清朝的重甲步兵在短兵相接的作战中天下无敌,所以有红夷大炮配合,明军的城池就没有清军攻不下的。

锦州想要守住,唯一的办法就是从关内调集一支足以与清军进行野战的援军,前来解锦州之围。但大凌河之战时,已经证明这个办法行不通。此时的大明,也不可能再调出像另一时空松锦大战时那样的庞大军团。即便调来了,也照样不是清军的对手。

金国凤虽然对守住锦州不抱多少希望,但他依旧认为牺牲在这里是有意义的,以锦州之坚,打得好了坚守年余也是能做到的。当他在锦州抵抗时,辽西走廊上的友军们可以抢收庄稼,组织家眷和平民向关内撤退。从锦州到山海关,四百里路程,清军一个一个啃堡垒,消耗的时间是惊人的,也必然付出极大的伤亡和物资损耗,只要拖延得久一些,说不定就会有转机。

然而,皇太极是肯定不会按金国凤的想法去打仗的。

崇祯十二年九月初二,皇太极亲统清军两万、蒙古军两万破大安口,遵化守将孔希贵望风而遁,顺天巡抚杨绳武自尽。九月初四,豪格、阿济格率清军两万、蒙古军两万破龙井关,汉儿庄、潘家口、喜峰口、洪山口、罗文峪尽皆失陷。

沿着十年前己巳之变时的旧路,皇太极再一次来到了京畿。十年前,己巳之变成为皇太极事业的起点,一转宁远、宁锦之战后金军士气不振的局面;十年后的今天,则是大清入主中原,逐鹿天下的开始。

豪格直取永平府,山永巡抚朱国栋自尽,阿济格连克玉田、丰润,直插天津。皇太极所统的清军主力,则攻克蓟州,直扑京师。

然而,当占领三河县之后,清军却突然停了下来。

皇太极发布了一条上谕:“朕承天命,兴师伐明,拒者戮,降者勿扰。勿淫人妇女,勿褫人衣服,勿毁庐舍器皿,勿伐果木,勿酗酒。违者罪无赦。固山额真等不禁,罪如之。”这些话都是十年前他就已经说过的,只不过十年前说这些,纯属装点门面,可这一次,清军竟然真的照做了。除了强征粮食牲畜,抢劫府库,对抗拒者灭门抄家之外,清军不再进行其他的劫掠。但是随征的外藩蒙古兵劫掠如故,皇太极还要用他们,也不能真的把他们正法了,只是时时训诫而已,而且不许他们进入城池。

诸将都觉得,此时明朝的京城已经是大清的囊中之物,再也不会有勤王军来救崇祯,应当立刻进取京城,将整个大明朝廷全部俘获。可不知为什么,皇太极却似乎一点都不着急,他兵分两路,向密云和通州杀来。

“此次东虏入关,与以往大不相同,不仅仅是兵力增加,策略也变了。旗丁老本只是征粮,不再肆意屠戮百姓。随征之西虏虽杀掠如故,但虏酋不许他们入城,只是劫掠乡村,沦陷各城池内,竟安堵如初。探子传回消息,虏酋正收买劣衿猾吏,在沦陷各城委派官员。抚宁、卢龙、昌黎、滦州、迁安、乐亭,都已经有伪官就任,为东虏征夫征粮了。”

孙传庭的语气十分凝重,这些现象很明确地说明,清军绝不是像之前五次入塞那样劫掠一番便要退回关外,他们是真的打算窃据中原江山了。

“虏酋长子豪格,正屯兵于抚宁,其众不下数万。现在已有一些人叛投东虏了。”孙传庭说的“一些人”自然不是指普通百姓,而是明军的军官士兵。刚刚经历调防的蓟镇处于十分混乱的状态,除了孔希贵的家丁之外,精锐尽数调出,剩下的兵马军饷被拖欠已久,根本没有战斗力。指挥这样军队的军官,自然也不会有什么抵抗意志,皇太极一招降,许多人纷纷叛变。

刚刚调防到山海关的张鹏翼说:“制台,要不要派船去登州求救?虽然从登州来此风向不利,但也有少数船只能戗风航行。也不求他们派援兵过来,哪怕送些补给,也能稳定人心。”

孙传庭不觉得这有多大意义,但张鹏翼说的也对,时不时有友军的支援到来,对于士气是个鼓舞。现在刚刚秋收,粮食充足,只要大家的斗志别垮,凭借城防工事,还是有一战之力的。

孔希贵没来和孙传庭会合,径自向南逃了。孙传庭紧急征召辽民中的壮丁补充军队后,山海关守军增加到了近两万人,而他们要防守的是从老龙头直到一片石、黄土岭一带一条长达五十里的防线,平均下来,每个人要负责四尺长的城墙。

不难看出,所谓“放弃关外,集中力量守卫山海关”这种想法有多么扯淡。现在锦州和宁远还被金国凤和王廷臣控制,豪格部三万人马绕到山海关背后,已经让孙传庭十分为难。倘若宁锦为清朝所占,清军就地屯田,将红夷大炮直抵城下,那困在山海关里的明军就成了真正的瓮中之鳖,只有等死的份了。

即便是现在,他们和瓮中之鳖也相差仿佛,只不过是这个瓮大了一些而已。四百里的辽西走廊,已经变成了关宁军的囚笼。

真正能守住山海关的办法,是从内地发勤王军牵制清军,使得入塞清军不能放手进攻山海关背后,关门自然可保无恙。然而,己巳之变中勤王的袁崇焕、耿如杞、张鸿功、梅之焕下场如何?丙子之变中勤王的朱聿键下场如何?戊寅之变中勤王的卢象升、孙传庭下场如何?也就孙传庭混得还凑合,先在天牢里当釜底之鱼,又到山海关来当瓮中之鳖。

此时祖大寿、吴三桂、唐通、高第、王朴、李辅明、猛如虎等部兵马已经渡过黄河了,哪里还会有什么勤王军。就算有,又有谁敢来?不仅仅是怕皇太极,更多的是怕朱由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