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磷火常同日色鲜 > 第25章 真正的天命

磷火常同日色鲜 第25章 真正的天命

作者:项天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3:20:08

第25章 真正的天命

“末将钱大,参见大王!”一名大汉单膝跪地,抱拳说道。他身后的人纷纷自我介绍:“末将薛猫!”“末将朱老大!”“末将顾贵!”“末将殷胡子!”“末将来寿!”“末将吴大贯!”“末将湾梁!”“末将陈鸭蛋!”“末将陈阿明!”“末将吴小二!”

从这些人乱七八糟的名字,就知道他们是什么出身,读书人家是肯定不会给孩子起名叫“吴小二”“陈鸭蛋”的。唯一一个像学名的名字是吴大贯,但是和他的兄弟连起来看,就知道这名字有多土了,他的四个哥哥分别叫吴大田、吴大粮、吴大银和吴大钱。名字的寓意倒还挺好,可惜姓吴。家里何止无大钱,找出几文钱都困难。

这些人是太湖中的水匪,也是另一时空直到三藩之乱时期依然带发游击,令清廷困扰不已的太湖义军的前身。

钱大是松江府华亭县人,出生在一个大户人家。但不是大户人家的少爷,而是大户人家的家生奴仆,世世代代受主家役使。古往今来,掌握着话语权的老爷们从来都认为这是天经地义的,就如同牛生下来就要耕田,庄稼生下来就要被收割一样。可是有一天,钱大觉得这个世界不该是这个样子,于是他成了一名逃奴。

钱大从一名逃奴成长为一名私盐贩子,从私盐贩子变成盐枭头目,又变成太湖中的水寨头领,最终成了太湖群盗的总瓢把子。钱达水性精熟,踏水如飞,武艺高强,刀法绝伦,又擅长用鸟铳,专打敌人项颈,每发必中,故而人送绰号“一颗珠”。直到他与张献忠派来的人接触上,他成为了大西政权的平南将军。

当年渡黄河时,王瑾先一步渡河,在河南打开了局面,让联军主力渡河变得轻松了许多。张献忠这一次也做了同样的准备。早在安庆的时候,张献忠就开始派人渗透过江,之前的几次雾天,他更是趁郑军不备悄悄送了上百人过江。

这些人的任务是在西军渡江之前联络奴仆组织和绿林好汉,劝说他们接应西军。与此同时,他们还传播了一个说法:

“闯王大军已经打进京城,崇祯皇帝被拉到菜市口开刀问斩了。”

在流传过程中,这个传说又一步一步地被丰富了起来。据说闯王打到了北京城下,要崇祯开城投降,崇祯不肯听。孙传庭劝崇祯投降保全百姓,崇祯大怒,炮烙了孙传庭。崇祯派出十三员大将轮番出战,都被闯王斩于马下。忽听得平地里一声霹雳响,正阳门的城门化为齑粉。义军大举入城,捉住崇祯,列数他八十一条大罪,就在菜市口开刀问斩。

故事虽然扯淡,但只要说得足够好,讲的次数足够多,也一样能让人相信。“闯王”的名头天下皆知,尽管明廷早就很确定高迎祥已经死了,但高迎祥大战扬古利,战死紫荆关的事情对于明朝来说太不光彩,所以也就没大肆宣扬。再加上李自成的闯军到处活动,别说是寻常百姓了,就是一般的士绅,也很难说清楚这些反王之间是什么关系。

现在张献忠截断大运河,隔绝南北,江南之人得不到北方的消息。虽然有些见识的人都可以听出这个故事水分太大,可大部分人是没有消息来源的,他们只能听街头巷尾的传说,而这种劲爆的消息是最容易广为流传的。西营的探子只是开了个头,后面全是江南老百姓自己发挥的,什么“金龙护体”“九天玄女”都出来了。

即便是那些地位较高,对天下大局有些了解的士绅,也开始有些慌了。他们已经知道孙传庭下狱,郭高牛李四营反叛的消息,真要是他们派卧底潜入京城,然后里应外合破城,似乎也不是没有可能啊。朱大典和左良玉迟迟不到,又加剧了他们的恐惧感。就算这些事都是假的,数万流寇打到了南京城下,这也是自大明开国以来从未有过之巨变了,除非把朱棣也算流寇。

最重要的是,流传的故事里还有这样一条:义军废除了贱籍,拷打勋贵,凡奴仆穷汉受权贵虐待者,皆可尽情报复。

镇江府金坛县。

“天地回薄,贵贱翻蹑,我辈何必长为奴乎!重征老儿已经死了,闯王坐了江山,天下再也没有奴仆了!国步既改,诸勋戚与国同休者咸已休废,若我辈奴籍不脱,奴将与天地同休乎?”城隍庙门前,一个奴仆模样的人高声喊道。很多士绅禁止奴仆读书识字还是有道理的,比如说这位煽动造反的,很明显就是读过书的人。但人对知识的渴求,又岂是主人的鞭子或辫子拦得住的。

“我知天公果不欲终奴我也!如今西王大军已到,此时若不翻身为人,更待何时?今日便以鸣钲为号,烧身契,做良人。主家敢有不从者,家产抄没,同为奴者若为虎作伥,乱刀分尸!”

王瑾喜欢在县衙门审案,但奴仆们信不过阳间的县衙,更愿意相信阴间的县衙。毕竟大家都见过县太爷贪赃枉法,但谁也没亲眼见过城隍爷贪赃枉法。那些和奴仆有仇的士绅们,陆续被带到了城隍庙来。

“我在你家为奴快二十年了,有好些账要算算。崇祯二年八月十三那天,我打了瞌睡,你打我十棒,今天当着城隍爷的面还给你。”那奴仆向城隍像拜了拜,挥起棒子向主人腿上臀上打了十棒,主人哀哀惨叫:“痛煞我也!”

奴仆冷笑道:“你既知道痛,为何当初打我之时不知痛?崇祯五年二月廿六,我和太太房里的丫鬟多说了两句话,你便拿锥子扎我,今日也还给你。”说着一锥扎在主人手上。主人嗷嗷大呼,奴仆说:“你既知道痛,当初为何要扎我?”

有个士绅生平爱茶,常命奴仆采茶,稍有迟误,重笞立至。奴仆们打了他一顿,往他的嘴里灌尿。

有个士绅喜欢吃米粉团子,婢女蒸团子不熟,他便鞭打婢女双手。而现在,平日里娇娇弱弱的婢女们也暴戾起来,打得主人双手赤肿,几乎折断,而且牵着他游街示众。

还有士绅被牵到街上,被逼着喊:“做主人的都注意了,不要像我这样刻薄!”要是不叫,就用他过去抽打奴仆的棘鞭来抽他。

但同时也有另一种游街存在。有的士绅平素厚待奴仆,在奴仆要求自由的时候也立刻同意让他们脱籍,这样的士绅不仅没被侵害,还被奴仆们用八抬大轿抬着游街。奴仆们前呼后拥,吹拉弹唱,称颂其德,比县太爷上任时还热闹。

一来是奴仆们恩怨分明,不害好人;二来是奴仆们的报复大多是不致命的,大部分被清算的士绅只是被打成重伤而已,于是就有人想出了这个办法,对那些不虐待奴仆的士绅格外优待,挑动两种士绅互相敌视。

本地方言称奴仆为“鼻”,因此金坛的奴仆组织取名为“削鼻班”,意在削去奴籍。江南士绅们也经历过小规模的奴仆反抗,本以为这阵风头很快就能过去。然而因为西军兵临长江,江南各地的明军都集中到了长江沿线,腹地的守备十分空虚,连乡勇都调走了许多,金坛奴变并没有被迅速镇压。明军的几个主将都不敢随便离开江防阵地,一旦张献忠从自己的防区过江,那可是掉脑袋的罪名,几个奴仆闹事又算得了什么。

殊不知,这才是真正的天命。在过去,一地的奴仆造反了,然后被杀了,其他地方的奴仆就算想造反,也会因此犹豫,内部会发生分裂,士绅们的统治也就可以维持了。然而一旦向奴仆们释放了“造反也不会被镇压”的信号,大明朝在他们心中的威严也就荡然无存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