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磷火常同日色鲜 > 第22章 熟悉的剧情

磷火常同日色鲜 第22章 熟悉的剧情

作者:项天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3:20:08

第22章 熟悉的剧情

京城周边的士绅百姓怎么也想不到,在清军退出关外,他们以为已经太平无事的时候,他们却突然被抢了,而抢劫他们的,正是赶来勤王的明军。

事情还要从孙传庭和孙元化所部来到京郊说起。清军北退之后,二孙所率的陕西、山西兵马一路尾随他们北上。一来此时的清军仍有不弱的战斗力,明军正面对战不是他们的对手,二来清军现在就是一尊移动的瘟神,谁敢招惹。因此他们只进行了几次小规模的袭击。

清军退出关外之后,孙传庭和孙元化将军队驻扎在京郊,进京面见皇帝。一开始聊得还挺好,但很快,崇祯和孙传庭就谈崩了。

孙传庭坚持认为,之所以此次战役打成这样,都因为高起潜、刘宇亮、陈新甲畏敌避战,要求严惩这三人。最要命的是,孙传庭所列的罪状里,还有这三人“久有议和之心”。

孙元化冷汗都下来了,到底是谁久有议和之心你心里没数吗?而孙传庭虽然不赞成议和,却也主张先消灭闯军和张献忠、罗汝才,因为他觉得清军还是最强的。当崇祯表示希望让孙传庭担任保定总督,调秦军长驻直隶,拱卫京师,孙传庭表示直隶、山东、山西、辽西的驻军已经够多了,是因为用了高起潜这样的人才挡不住清军,不应该再抽调内地战场本就不太够用的兵力。

话不投机半句多,崇祯把孙传庭和孙元化打发走了,孙传庭驻守易州,孙元化驻守通州。秦军的纪律自然不怎么高明,虽然还没有杀人放火,但是偷鸡摸狗、勒索财物、调戏妇女、打架斗殴的事情不少,于是保定府学教谕尹三聘便举报孙传庭纵兵劫掠。

孙传庭一直是个容易钻牛角尖的人,他和卢象升交情不深,但卢象升的死还是让他非常愤怒,认为国家就是坏在高起潜这等小人手里。再加上和崇祯聊得不愉快,回到易州不久他就病了,急火攻心,以致双耳暂时失聪。

孙传庭原本就不想当这个保定总督,于是上表说自己身体不行,请皇上换人。最近的事情加上之前陕西士绅雪片般弹劾孙传庭的奏章,还有高起潜、刘宇亮、陈新甲等人的辩解,崇祯对孙传庭已经很不信任了,他派御史杨一儁去调查孙传庭是不是真病。

杨一儁去了一趟易州,回来报告说孙传庭确实病了。崇祯又又又大怒,认为杨一儁一定是包庇孙传庭,将杨一儁革职,派锦衣卫到易州,将孙传庭抓入天牢。

秦军将领全都蒙了,这是什么意思?杨一儁要是报告孙传庭是假病,那就是孙传庭欺君,杨一儁要是报告孙传庭是真病,那就是他们两个一起欺君,合着您老人家坐在皇宫里掐指一算都算好了,认定孙传庭是装病,那你还查个六啊!

如果是另一时空孙传庭带来的那些将门世家出身的秦军军官,他们还能保持镇定,毕竟皇上干这事不稀奇,这种事也不是一回两回了,可现在孙传庭率领的,是招安时间还不长的流寇。

小红狼孙天福战伤感染而死,杨秀头、刘忠死于天花,现在乱世王郭应聘、满天星高汝利、一秤金牛成虎、黑煞神李茂春四人成了这支总数约三万人的军队的实际控制者。孙传庭能力很强,所以他直辖的抚标里没什么重要将领,孙传庭一被下狱,高汝利立刻就控制了抚标。

军中谣言四起,多有人传说孙传庭已经被杀了。农民军降将中的很多人见识过当年洪承畴的假招安,都不由得担心起来。偏偏在这个时候,保定府学教谕尹三聘来通知他们,要所有主要将领到保定跪接圣旨,并且交出之前抢劫的士兵正法。

当天晚上,就有一句顺口溜在军营中传开了:“皇上杀巡抚,江山守不住,拔营起寨回陕西,依旧吃大户。”

当尹三聘脱口而出“反贼”两个字,一贯以好脾气著称,但是攒了一肚子窝囊气的郭应聘下令将他痛打一顿,扔了出去。气成这样了都没要他的脑袋,可见郭应聘也确实是好脾气。

郭应聘在军中威望最高,最得将士拥戴,但诸将中最有智计的是高汝利。他立刻向全军宣布孙传庭已经被杀了,朝廷要他们去保定,是想诱杀他们,随后立刻攻击保定。其实他部下还有不少明朝官军出身的人,但现在群龙无首,人心惶惶,他以保定方面不提供粮饷为由,成功地把士兵们煽动了起来。

崇祯帮了高汝利大忙,保定巡抚张其平因为在戊寅之变中无所作为,已经被逮赴京城,开刀问斩,保定总兵刘光祚也被撤职,回老家去了。保定城内正人心惶惶,根本没有人组织防务,轻易就让高汝利进了城。

进城之后,高汝利的谎越撒越大,说孙传庭、孙元化、刘光祚都已经让崇祯凌迟处死了。宰相刘宇亮和大太监高起潜诬陷张其平、刘光祚私通清军,要诛灭九族,还要彻查他们的党羽都有谁。

虽然这谣造得毫无技术含量,但是在这个主要官员非死即罢,城内人心惶惶的时候,还是有许多保定兵被煽动起来了。再加上各级官吏喝兵血的旧账,高汝利带着他们抢劫府库、杀戮官绅,处决了一批“替高起潜卖命的阉党”之后,这些手上沾了血的保定兵就算事后明白过来,也只能和反贼们同坐一条船了。

郭应聘、李茂春、牛成虎三人则带着人马在京郊到处劫掠。其实他们三个的道德水平在这年头的军阀中算是不错的,从来不会主动祸害老百姓,抢劫的目标除了府库钱粮、官绅家私之外,主要是遍布京郊的皇庄以及勋贵、太监们的田庄。但是,他们也不会特意去约束军纪,尤其是郭应聘,他人缘最好就是因为他什么事都由着部下。因此,这场兵变造成的破坏和平民伤亡还是很大。

京城以南的涿州、固安、房山、良乡都有乱兵出没,有一队人马甚至越过了卢沟桥。京师戒严,大白天城门紧闭,人心惶惶。

崇祯立刻命令高起潜、孙元化、陈新甲三路人马速速弹压乱兵,同时派人到天牢里,要求孙传庭给乱兵写信,让他们各自归营,既往不咎。

孙传庭觉得,这个剧情好像在哪见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