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磷火常同日色鲜 > 第13章 新计划

磷火常同日色鲜 第13章 新计划

作者:项天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3:20:08

第13章 新计划

李自成得知贺兰部进军四川的消息时,已经是二月末了。李晋王得知消息之后,立刻就派人去夔东报讯,转达湖南,但毕竟这年头的交通实在是不方便。张献忠在安庆建政的消息来得快一些,但也花了二十多天。

在张献忠的催促下,李自成急急忙忙建立了中枢政权,奉天倡义营的机构名称没采用另一时空六政府的叫法,还是叫六部。因为改名字太麻烦,所有在王瑾的坚决要求下,各机构都沿用旧称。

所有的机构全部都放在了六部下面,但六部都暂时没有设尚书,每个部都有几个二品的侍郎,一个侍郎专管一项工作。

其实奉天倡义营根本就没有实质性的六部,每一个侍郎都有自己的属官,他们才是真正的部级官员。比如说尚宝寺由一个吏部侍郎负责,太常寺、光禄寺、鸿胪寺、国子监、钦天监各由一个礼部侍郎负责,太仆寺由一个兵部侍郎负责,大理寺、通政司各由一个刑部侍郎负责。

而六部尚书实际上是分管六个方向的大学士,除了明朝内阁的工作之外,每个人还负责协调自己分管的几个侍郎,有些类似于另一时空的副总理。

按照李自成的设想,六部尚书再加上一个勋贵的代表,就是内阁的全部成员了。在制度设计思路上,他还是延续了从朱元璋开始皇帝兼任宰相的模式,而且更进一步,把六部尚书和内阁合一,变成秘书部门,成了皇帝在七个内阁成员的协助之下直接管理十几个部门。

这七个内阁成员的名额暂时空着,日后再慢慢决定。何吾驺已经被内定为礼部尚书,但李自成打算凑两三个再一起任命,省得让这个墙头草地位太高。

许多官员都升了官,士兵的军饷也涨到了每月两元半,也就是一两八钱银子,还有口粮配给,以及许多东西不需要士兵自备,闯军的待遇已经明显高于明军了。再加上抚恤和军官子女受教育权等等隐性待遇,军人的收入、福利保障和社会地位都比明朝那边高得多。

文升官,武加薪,皆大欢喜,但大家也都知道,钱不是白挣的,领了军饷,就该打仗了。

闯军以不到四省之地,养十几万大军,是非常艰难的。自耕农十税一,佃农一税四租,这样的税率和明朝比起来是极高的。只是因为灰色收入比明朝少,才让农民的负担减轻了一些。虽然自耕农三年免征,但自耕农作为中间阶层,只占人口的三分之一左右,占有的土地也是三分之一左右。

另外三分之一土地一半是各种地主所有,一半是官府、宗族或地方上的祭祀场所的公田,实际上也是地主所有。上述这些土地不包括藩王的庄园。这种划分是相当粗糙的,比如说有的人自己有一小块田地,又佃种别人的土地。他自己的地三年免征,但是佃种的地还要交租交税。

因为没收了明朝藩王和一些被清算的士绅的土地,闯军手中直接掌握的土地也不少了,这是他们的财政状况比原来的明朝官府好的一个原因。这些土地大部分都由佃户耕种,南方四省的逃荒现象没有北方严重,所有大部分土地上都有佃户,可以分配的闲置土地很少,安置闯军家眷和退伍兵已经捉襟见肘。

王瑾从来没指望搞精确的社会调查,他自己没这个本事,明朝的官员和他教出来的学生当然也都不行。以这个年代的统治方式,李自成能掌握大致情况就可以了。如果真的能像二十世纪那样详细地了解辖区内农村的经济状况,那也没必要搞君主制了。

大致的情况就是,闯军现在的财政收入养不起这样庞大的军队,之所以财政还撑得住,主要是因为有大笔的抄家财。而且一旦官吏队伍变得陈腐,这样的高税率就会变成百姓身上的沉重枷锁。

至少短时间内,闯军的官吏还不至于变成大明那样,但抄家财花完却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如果不开辟新的财源,要养军就得走明朝的旧路,向农民加派了。闯军占领最早的地方,也得崇祯十三年的秋收之后才能开始向自耕农征粮,如何挺过接下来这近两年的时间,就成了闯军必须面对的严峻问题。

其实要是像之前流动作战时那样,大家勒紧裤腰带,也能勉强度日。但洪承畴和杨嗣昌的两路大军还悬在头顶,这个时候勒紧裤腰带,就会损害军队的战斗力,那是要有人送命的。广东方面,王瑾将海军的建设脚步也放缓了,从海关税收拨款支援江西的右营。

因此,闯军可以选择的道路就只剩下了一条:占领更多的土地,掀起新一轮的追赃助饷,获得更多的赋税和佃租。

新一轮的春荒马上就要到了,闯军在去年秋收之后储备了粮食,但单靠储备是不够的。而且如果明朝的统治区之内有了饥荒,百姓向闯军统治区逃亡,闯军收留他们会难以安置,不收留他们则失了民心。因此,最好的办法就是将军队开入明统区,引导流民去抢劫官府和豪绅。

面对这样的情况,闯军的作战方案进行了大幅的修改。清军已经退出关外,明军的大规模攻势也就不远了,闯军要抢先出击。

经过了一年的整编、训练和小规模战斗,闯军的野战部队已经基本上磨合好了。虽然按闯军现在的训练强度,练上三年也不见得追得上三百年后半年的效果,不过以明军为对手是足够了。新兵都已经融入了队伍,武器装备还没有完全到位,依旧保留了大量的旧式火器,披甲率的提升也比较慢,马匹更是有很大的缺口。不过对手是明军的话……这些问题都不大,出击的时机已经成熟了。

右营原本只占汀州一府的计划,改为全据整个福建。这计划改得着实吓人,但经过这段时间和闽军黄斌卿部小规模的冲突,袁宗第认为福建明军在闯军面前不堪一击。只要不下海,闯军在岸上绝对无敌。

攻入福建的右营兵马是刘体纯、刘弘才、郝登云、马云翔所部约一万人。这样的兵力已经足够占领福建的主要城市,至于那些暂时无力直接统治的地区,李自成也不信明军能在那里坚持游击战争。

福建巡抚、六科官、九个知府、各县知县的人选都已经定好,随着刘体纯的军队一同进入福建,占领福州之后就开科举,补齐副职和基层官吏。

为了弥补江西兵力的空缺,中营的党守素、白旺所部调入江西支援袁宗第。吴汝义所领的中营后协则来到广东接受王瑾指挥,任务是和水师一起攻下南澳岛,随后配合右营对闽南的进攻。

南澳明军力量不强,广东水师主力出动,又有强大的陆战力量,打赢他们不是问题。但是金门、厦门附近海域必然集结了郑家水师的主力,跨海作战风险非常大。虽然情报显示郑鸿逵和郑彩率领一部分水师去了江南,但留在福建的郑军依然不是广东水师能对付的。因此,闯军不打算攻略福建沿海诸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