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磷火常同日色鲜 > 第31章 外行就是外行

磷火常同日色鲜 第31章 外行就是外行

作者:项天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3:20:08

第31章 外行就是外行

孙应元和周遇吉顿兵于城陵矶城下,设法研究这座要塞有什么弱点。弱点当然是有的,而且还不少,但孙周二将就算再天才,也不能在从来没学过的情况下,看几天就看出来,否则棱堡这东西早就该被淘汰了。

没想到,明军在城陵矶没出事,反而在闯军的工事修得相对最简单的鸭栏矶出事了。

宋一鹤还是比较务实的,他知道不要指望张任学部能有任何战斗力,所以把他们和贺虎臣安排在了一起,而且放在了鸭栏矶这个最安全的地方。

然而外行就是外行,不管放在哪,该出事都得出事。

贺虎臣跑到了宋一鹤的营地之后,孙应元、周遇吉等人都出言不逊,这也还罢了。但到了鸭栏矶营地之后,张任学又大义凛然地指责贺虎臣临阵脱逃,这他就忍不了了。

孙应元和周遇吉攻击的是贺虎臣的能力,贺虎臣还能勉强忍耐,毕竟自己打了败仗,虽然认为孙应元和周遇吉去了打得还不如自己,可也不好还嘴。可是张任学这酸子居然攻击自己的职业操守,贺虎臣不由得火冒三丈,你丫算个什么东西,你说我怯敌避战?好啊,你行你上。

没想到,张任学还真上了,带着他麾下一千多河南兵对鸭栏矶要塞发起了攻击。

守卫鸭栏矶的是闯军威武将军李弥昌所部,他原本在闯军中只不过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归州整军时,他只是个都尉,上个月他这一标的威武将军病故,他这才被紧急提拔为威武将军。

可不管怎么说,他也是跟着闯军转战多年的老兄弟之一,靠阎王爷当裁判筛选出来的强者。在兵力相当的情况下依托城防打张任学这个外行,这还有不赢的道理?

张任学的镇标兵马根本就没什么斗志,张任学非让他们出战,他们也就只好勉为其难地上阵。没想到闯贼一点都不知道什么叫见好就收,一顿炮打铳射之后,竟然打开城门冲出来了。

张任学部下兵马抱头鼠窜,张任学本就骑不惯马,在混乱中,他的坐骑失去掌控,把他掀下马来,重重摔在地上,随后又被败兵践踏。闯军发现他尸体的时候,已经分不清是摔死的还是踩死的。

贺虎臣也没想到张任学会这么疯,他还是很有公心的,急忙赶来增援,一面整编河南镇的败兵,一面对闯军发动了攻击。但是让贺虎臣恐惧的事发生了,闯军和他麾下的宁夏边军精锐竟然斗得旗鼓相当。

虽然宁夏兵从陕西长途跋涉至此,又新遭失败,闯军则是以逸待劳,锐气正盛,但贺虎臣还是对这个结果难以接受。闯军的火器强他也就认了,怎能想到,在近战厮杀中,他的部下竟然也占不到上风。

宁夏兵是一支经历了与河套蒙古以及各路农民军多年的战斗,久经考验的骁勇之师,贺虎臣从军至今未尝一败,他无论如何也理解不了,为什么去年在嘉陵江边还只能且战且走的闯军,现在竟然能在兵力并不占优的情况下和自己正面抗衡了?对手要是哪个贼中巨渠也就罢了,这李弥昌又是个什么东西?

一场激战下来,贺虎臣终于抢回了张任学的尸首,闯军和宁夏兵都死伤了百余人,各自收兵。开战才半个月,明军竟已经死了一个总兵、一个副总兵,这样的损失是包括洪承畴在内的所有明军指挥官都始料未及的。

就算是另一时空的松锦大战,明军也没有开局就打得这样烂,这当然不是因为明军的战斗力不行,也不是因为洪承畴突然降智,而且因为明军对清军极度重视,全神贯注,而对于闯军却还抱有一贯的轻视态度,打起仗来三心二意,互拖后腿。

洪承畴和宋一鹤严令下属各部队,谁也不要再随意出战了。守卫岳州的闯军也加入了战斗,田虎部攻击孙应元和周遇吉的左翼。经过之前的攻城失利,孙周所部也没了锐气,坚守营盘不出。

曹变蛟屠掠了安乡县,闯军和在华容县一样组织百姓撤退,并派出小股队伍袭击明军。洪承畴依然判断不出闯军主力的位置,命令曹变蛟继续向前搜索,而他手上掌握的明军主力仍然按兵不动。洪承畴深知李自成已经今非昔比,对付这样的对手,绝不能轻率冒进。

湖南战场的硝烟味道暂时变淡了,但是在其他战场上,战争依然激烈。

刘芳亮直接突入了贵州境内,贵州明军都以为自己负责的应该是次要战场,原本只计划攻打几座闯军凭险据守的山城,牵制闯军的兵力而已。没想到,刘芳亮的两万大军却突然杀入了黎平。

偏沅兵丢了湖南的地盘之后,斗志本已不高,朝廷越是重视此次剿闯,他们就越有畏难情绪。略一接战之后,闵一麟部便直接西走都匀,尹先民则撤退不及,被堵在了黎平府城内。

当初偏沅兵退入贵州的过程很是慌促,很多家属被留在了沅州。故而私通闯军在偏沅兵中早就不是新鲜事了,在已经降闯的何一德的劝说下,尹先民开城投降。

尹先民是目前为止投降闯军的级别最高的武官,副总兵投降流寇,这还是明朝开国以来前所未有的事情。不过对闯军来说,这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并没有什么特别优待,尹先民的部队还是被拆散了。

明军改编流寇,都是裁掉新兵,留下老兵,闯军改编明军却正好相反,把老兵油子全都裁撤了,只留下新兵,分到湖南各地的卫戍部队之中。每次闯军主力野战军要补充兵员,再从卫戍部队中抽调人手。

因为有大量的“老秦寇”活了下来,所以闯军现在并不像另一时空重出商洛山之后那样倚重投降明军的军事知识。而且闯军离开了北方,缺少马匹来源,广西虽然产马,但马匹体格较小,难以发展重骑兵,因此军队建设的思路与另一时空大不相同。再加上最早的军事顾问是关宁出身的王瑾,所以现在闯军的发展方向是玩了命地增强火力,先进行火力打击,再用甲兵突击,其实更接近清军的战术。

关宁降军很喜欢这种模式,但南方明军的投降军官并不适应这种战法。反正都要重新学习,为什么不培养自己的老兄弟和在南方毫无根基,必须依靠闯军,又有相关经验的辽人,反而要培养这些地头蛇呢?

投降的营兵军官如果在卫所中有品级,则按照原来的品级晋升一级。如果没有,投降之后的待遇是总兵、副总兵二品,参将、游击三品,都司、守备四品,千总五品,把总六品,哨官七品,队长八品,什长九品,伍长同吏员。

奉天倡义营的官员俸禄已经改成了银圆,吏员每月十元,每升一品加十元。一个独身的吏员,每月十元钱可以让他过非常舒服的生活,家累比较重的人也能保证全家温饱。

而且这是按广州的物价算的,在湖南,还有很多闯军将领认为官员俸禄太高。

闯营不可能有那么多同级别的工作给他们,一个巡抚才三品官,所以这些人中识字的大部分都被降级任用为文官,但待遇不变。还有一部分人被吸纳进了闯军,都担任副职,实际上是军中顾问,至于将来能否有别的任用,那就看接下来的表现了。

至于被裁撤的士兵,大部分都是从卫所中抽调来的,闯军在分配卫所土地的时候预留了这些人的份额,他们回乡之后,守着几亩地可以勉强过活。那些不是卫所出身的募兵就难办了,湘赣粤桂四省的抛荒土地基本都已经被闯军占了,分配给自己的退伍兵和家属,只有广西和琼州还有一定的垦荒余地,闯军便组织被裁撤的士兵向这两地移民屯垦。

闯军的屯垦并没有专门的机构去管理,而是直接将土地分配给屯垦者,令其成为自耕农,组建田兵,同样享受三年免征的待遇。短期来看,军屯的效率更高,但长期来看,军屯户受到的压迫会比一般民户更重,因此闯军在这些新垦荒地区实行的也是田兵制。在屯垦初期,必须要用集体劳动才能战胜自然,因此官方组织是必须的,如果真是去个自耕农就能开垦的土地,那早就该被人占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