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磷火常同日色鲜 > 第3章 历史又是惊人相似

磷火常同日色鲜 第3章 历史又是惊人相似

作者:项天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3:20:08

第3章 历史又是惊人相似

“祖帅,高起潜、方一藻他们,当真要和鞑子议和吗?”张鹏翼愤然道,“近日关宁一带传得沸沸扬扬,都说要与建虏议和了,将大凌河以东土地永割,是也不是?”

祖大寿叹了口气:“就算借他们八个胆子,他们敢私自议和吗?我都不敢。抟九你也要体谅朝廷的难处,我们派到关内的五千人又全军覆没了,祖宽死了,大弼革职,大乐生死不明,现在就算我们想和建虏打,也是有心无力啊。”

张鹏翼说:“我们体谅朝廷,朝廷又何尝体谅我们。就说这次,我们折了五千弟兄,朝廷却不给兵额,不让我们补充,上次关门兵折在潼关时也是这样。这是借流寇之手,要消灭我们辽人吗?东江的沈镇台殉国了,就该把尚元吉和金虎臣调回来,重占石城岛、海洋岛、广鹿岛,接着和鞑子干,为什么还让他们去打流寇?不过是一群饥民造反,至多想当个将军、王爷罢了,难道打他们比打鞑子还要紧?”

祖大寿忙道:“你莫要说这杀头的话。李闯在湖南已经自立官府了,招安这事是没指望了。闯贼这是摆明了要和大明争夺天下,也难怪皇上急于剿灭他们,不得不对东虏有所妥协。”

张鹏翼说:“李闯自封个元帅,便成了朝廷心腹大患,皇太极自封皇帝倒能和谈,这是什么道理。祖帅你不是不知,多年以前,朝廷便有弃辽之意,要尽弃山海关外国土,退守关内。所虑者无非是我们辽人众多,进关之后无处安置,有兵变之患。如今他们用这软刀子杀人,先是曹镇,然后是尤刘二位的山海关兵,这回又是祖镇。今日调五千,明日调五千,等我们都和流寇同归于尽,他们再把我们拆散开来,杀的杀,裁的裁。祖帅你也是辽西人,家产祖坟都在锦州、宁远,不得不防啊。什么攘外必先安内,就是要先把我们辽人和流寇一起除了,然后朝中的那些王公大臣们便可以无所顾忌地弃辽了。”张鹏翼现在的样子宛如西安事变前的王以哲一般,只可惜崇祯没来前线视察。

一直沉默不语的李明忠说:“经过湫头镇、潼关、铁锁关、仓禾堡这四战,兄弟们对闯贼都怕起来了。上万兄弟进关,回来的才几百个。那些被放回来的军官,也都说闯贼勇悍顽强,兼行动迅捷,来去如风起浪涌。虽不如东虏,却也不比我们辽兵差,人数还比我们多。前年闯贼在山西还和鞑子打了一仗,据说杀了好几千鞑子。如今听说还要进关剿闯,兄弟们都说,进关,进关,就是进了棺材。照这样下去,军心都散了。至于尚、金二位,唉,他们到了南方暖和地方,只要不和流寇主力打仗,平时也就是打一打一般的土匪草寇,怎么会愿意再回辽海挨饿受冻来。”

祖大寿解释道:“这个可以放心,朝廷这次没有调我们进关的打算。”李明忠说:“现在不调,将来还是要调的。祖帅,我们想请你交个实底。两件事,一是议和的事是不是真的,二是我们听说进关的兄弟大多都还活着,是不是真的?”

祖大寿沉默了一会儿,说道:“这话只对你们二位说,万万不可外传。朝廷的确要议和,皇上和朝里的大臣都觉得,反攻辽东已经没指望了。至于那些被俘的兄弟,也确实都投闯了,回来的都是舍不得这边的土地、家眷的。也不是自己突围出来的,是让闯军放回来的,潼关之战的时候活阎王王瑾给投降的兄弟治病的事也是真的。但辽西是不会弃的,辽西若在,鞑子便得绕道蒙古才能进关劫掠。辽西若失,他们可以将重炮一路运到欢喜岭、八里铺,三道关、一片石、黄土岭这些地方都会直接暴露,鞑子的补给比现在容易十倍,那就得拿进关抢劫当营生,一年一来了。这个问题朝廷还是看得清的,不会弃辽西。”

张鹏翼和李明忠是东江出身,在关宁一带没什么基础,势单力孤,不得不去依附祖大寿。祖大寿因为自家家丁在此次进关剿闯的行动中损失惨重,也着力拉拢他们。关宁将领中莽夫居多,难得有这二位有脑子的,而且他们还懂水战,其部下在登州接受过葡式训练。有些话对别人不能说,对他们还是要说的。

张鹏翼叹道:“自抚顺之变至今,整整二十年了,我们奋战二十年,所为何来?议和若成,辽沈故土将永为蛮夷腥膻之地,我等辽人死后有何面目见列祖列宗。”李明忠则问道:“祖帅,三将军的下落有了吗?”

祖大寿沉默的时间更长了,张鹏翼和李明忠几乎以为自己要被赶出去了,祖大寿终于开口道:“他已来信了,现在他在闯军那边担任广东兵官,官居四品。”

“三将军投降这事,我看祖帅挺高兴的。”返回自己营房的路上,李明忠对张鹏翼低声说道,“本来祖氏亲族旧部中降虏的就不少,现在三将军又做了李闯的官,祖家在大明、东虏、李闯三家可都有门路了。将来不管谁得天下,他祖家只要投降,都有荣华富贵。”

张鹏翼叹了口气:“他家大业大,舍不得的东西太多,和我们终究不是一路人。以后朝廷肯定还要调关宁兵进关,不管谁去,反正我不去。就算要死,我也死在山海关外。死在鞑子手里,好歹有个名堂,死在自家昔日同袍的手里算怎么回事。”

“大哥!我们捉住了一个细作!”张鹏翼和李明忠正碰上张季熊带着巡逻队回营,马背上绑着一个人。张鹏飞看了看,此人穿僧袍,剃光头,胡子花白,看样子都快五十岁了,不由得斥道:“岂有这么老的和尚当细作。”

张鹏翼部最忌讳杀良冒功,张季熊急忙解释道:“这秃驴身手厉害得很,口音又奇怪,身上还带着刀。”李明忠跳下马来,上前两步,仔细打量被绑这人,不由得惊道:“林将军!”

被绑的和尚抬起头来,用一种古怪的口音说:“今岁建奴将有大举,小心啊!小心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