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磷火常同日色鲜 > 第52章 江西总兵尚可喜

磷火常同日色鲜 第52章 江西总兵尚可喜

作者:项天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3:20:08

第52章 江西总兵尚可喜

“解学龙为什么还没回来!”杨嗣昌怒道。“解抚台为了剿灭密密教匪,移镇建昌了,一时还赶不回来。”巡抚衙门的管事颤抖着说道。杨嗣昌自觉失态,和一个下人发什么脾气,挥了挥手,让他滚蛋。

在袁州,杨嗣昌遭遇了惊魂一夜。他刚刚逃到袁州府城,当天晚上,城内便爆发了乱民暴动。当地的棚户在首领丘仰寰的率领下攻打府城,城内也有人接应。闯军乘势进攻,满城皆是“早早开门迎闯王”的叫嚷。

杨嗣昌的部下们翻山越岭,狂奔六百里,早已疲惫不堪。进了袁州之后,以为到了安全的地方,一直以来憋着的那口气洩了,哪里还有斗志。虽然来的只是党守素麾下的数百先头部队,明军却以为闯军主力到了,这些已经在湖南被打得丧了胆的残兵败将怎敢再战,不是仓皇出城逃命,便是跪地投降。有的干脆换上老百姓的衣服,上街和地痞流氓混到一起参与抢劫。

杨世忠出城的时候选的位置不好,他逃跑的那个城门正是丘仰寰亲自指挥攻城的地方。丘仰寰毫无军事知识,只会提着一把朴刀大呼高叫,冲锋在前,带着兄弟们猛冲猛打。假如杨世忠冷静下来,指挥他麾下的正规营兵按部就班地反击,这些造反的棚户怎是他们的对手。可是杨世忠在黑暗之中看不清对手是谁,他被闯军惊人的追击速度打怕了,下意识地便认为是党守素来攻击自己,没有组织还击,而是立刻带着亲兵拼死往外突围。

杨世忠打着打着就发现不对劲了,闯军也是长途行军来此,怎么会有这么多人,而且没有骑兵。可是已经来不及了,战斗变成了混战互殴,明军官兵武功再高,在百姓的人数优势下也无从施展。杨世忠在混战中坠马,被乱兵踩死。倒是杨嗣昌的运气比较好,丘仰寰的部署十分混乱,各城门的攻击时间不一致,杨嗣昌突围的城门恰好还没被起义百姓堵住,杨嗣昌便趁机逃出生天。

从袁州到南昌,明军又狂奔了四百里,中途经过临江府城,他们甚至没敢停留。跑到南昌的时候,杨嗣昌身边居然只剩下十几个人,盔甲武器都丢光了,马匹也累死了,就连杨嗣昌本人都衣衫褴褛,南昌守军还以为他们是哪里来的难民。

其实杨嗣昌部在袁州之战中的伤亡很小,大部分人都是在惊慌失措中投降或者在逃亡路上跑散了。跑散的明军也逃不远,他们在江西人生地不熟,基本上都分散在宜春、万载、分宜三个县境内,后来大部分陆陆续续都投降了。

南安失守,赣州失守,吉安失守,临江失守,瑞州失守,转眼之间,半个江西已经被闯军占领了。江西巡抚解学龙把主力部队带到建昌去围剿密密教的张普薇去了,南昌的防御极其空虚。杨嗣昌入城之后立刻动员卫所兵、民壮和解学龙抚标的留守人员,凑了两千多人,但杨嗣昌很清楚,这样的兵力根本挡不住李自成。

但就在这时,救星到了。

“请督师放心,有末将在,管教南昌固若金汤,让闯贼不敢越雷池一步。”尚可喜拍着胸脯保证道。杨嗣昌喜不自胜:“有震阳将军在,江西无忧矣!”

自从王瑾攻下凤阳,尚可喜被调离徐州,就一直驻扎在凤阳、庐州一带,接受漕运总督朱大典的指挥,抵御从中原突入南直隶的农民军。尚可喜的军事水平是毋庸置疑的,连打了不少胜仗。

南方战局开始之后,崇祯深感兵力不足。尤其是江西,只有南赣参将一个经制武将,而且还阵亡了。而此地却要同时面对闯军和密密教两个对手,于是崇祯便提拔尚可喜为江西总兵官,南下助战。

尚可喜自己原本的部下有两千三百人,当年登州之乱后,收编了孔有德部一千八百人,耿仲明部一千五百人,再加上旅顺撤退时被他救出的黄龙的部下和在凤阳收编的农民军,尚可喜的军队竟然已经膨胀到了近万人,再加上家眷,总计两万余人的队伍,也确实不是贫困的凤阳能安置得下的。崇祯把他们转移到相对富庶的江西,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此时留在皮岛的沈世魁部已经被清军消灭了,金声桓、张鹏翼身边没有多少人,现在还活着的东江镇旧部,大部分都统一在尚可喜麾下。从辽东荒岛来到鄱阳湖畔,东江士兵们都很欢喜,这里气候温暖,物价便宜,和辽东家乡相比,简直就是天堂。

但也有人不少人觉得惆怅,尤其是尚可喜的堂弟尚可义,来到关内这些年来,有不少兄弟死在了流寇手里,还有因为水土不服病故的。他亲身经历了惨烈的辽东大屠杀,目睹了无数亲友为国捐躯,单是尚氏家族,死难者便不下数十人。而现在,难道他们就要永远留在暖和的南方,再也不回辽东报仇了吗?和流寇拼死战斗,到底有什么意义?就算他们想过太平日子,鞑子已经进关掳掠四次,官军打一仗败一仗,关内就一定安全吗?

他们已经得到了皮岛沦陷的消息。阿济格、多尔衮等入关劫掠的部队返回沈阳后,皇太极便着手策划对朝鲜的战争。这一次,皇太极统兵亲征,迅速攻下了朝鲜都城。面对清军的疯狂杀掠,朝鲜军民奋起抵抗,其义烈并不下与当年反抗努尔哈赤的辽东军民,给清军也造成了很大的打击,就连闯军曾经交过手,因高迎祥之死而被闯军视为大仇人的额附超品公扬古利都被朝鲜义军击毙。

然而,清鲜双方的实力差距实在太过悬殊。崇祯命登州总兵陈洪范、东江总兵沈世魁、莱州副总兵金日观、东江副总兵白登庸四部救援朝鲜,因为没有遭到三顺王叛乱的打击,明军的水师比历史上更强大,集结速度也更快,四镇兵马集中到了皮岛。

因此,沈世魁的胆气也比历史上更壮了一些,他决定试着登岸袭击清军。而且皮岛的粮食供给困难,供养沈世魁一部还好,现在有了四镇兵马,顿时粮食短缺。陈洪范和白登庸力主登岸抢劫朝鲜百姓,金日观则是真的有报国之志,想和清军作战。总之,四个将领统一了意见,决定出兵。然而明军刚一上岸,就落入了清军布好的口袋。

陈洪范大骇,立刻登船逃走,甚至不敢在皮岛停留,径自跑回了登州。金日观身负重伤,被部下楚继功拼死救出。白登庸和沈世魁的侄子沈志祥都死于乱军之中,明军损折大半。

沈世魁见大军败回,知道皮岛终不可守,让楚继功带着伤病员和家眷撤走,自己留下断后。朝鲜君臣被围困于南汉山城四十余日,不得不出城投降,向皇太极行三拜九叩之礼,纳世子为人质,断绝和明朝的宗藩关系。朝鲜要每年向清朝进贡大量物资,为清朝联络日本,还要出兵协助清军攻打皮岛。朝鲜主战派官员洪翼汉、尹集、吴达济被交给清朝杀害,五十万朝鲜百姓被掳为奴。

随后,清鲜联军向皮岛发动了进攻。沈世魁被俘,不屈遇害,皮岛守军全军覆没,这座曾经给无数辽人带来生的希望的岛屿,被清军烧为白地,有十五年历史的东江镇就此覆灭。

唯一值得庆幸的就是,第一个攻上皮岛的是大清巴图鲁鳌拜,而不是它曾经哺育过的孔有德、耿仲明和尚可喜。

旅顺没了,皮岛没了,东江兵彻底成为了没有家的孤魂野鬼,他们到底该去向何方?大家大多相信,久经考验的尚镇台一定会带着大家走上一条光明的道路,然而就连尚可喜自己,也不知道前途究竟何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