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磷火常同日色鲜 > 第7章 黄洋界

磷火常同日色鲜 第7章 黄洋界

作者:项天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3:20:08

第7章 黄洋界

董大胜只带了一千多人,原因有三。

第一,他认为井冈山上只剩下一群老弱病残,一千多营兵已经足以歼灭他们。

第二,井冈山地形险要,去的人太多了,施展不开也是白搭。

第三,经费有限,朝廷给的拨款倾向于关宁、湖广那些有和流寇作战的经验的部队,南赣巡抚辖下的这点人马连个银子渣都没见着。董大胜的军费要靠在赣州、南安、吉安等地派捐,十分难搞,所以出兵自然是越少越好。

此时的井冈山只剩下四五百人留守,连李全斌、孟长庚、吉庆玉都已经被派去湖广了,山上山下由孙可望负总责。王瑾当然不会撇下儿子不管,他派田虎带了一个大队五百余人的兵力前去增援孙可望,但是并不到井冈山上和孙可望会合,而是暂时驻扎在酃县境内。

“参戎,山上到处都是竹钉,弟兄们上不去啊。”一名军官汇报道。董大胜说:“这些贼人也真是狡猾,只用冷铳冷箭袭扰,不和我们正面交锋。”

董大胜很愤怒,但他愤怒的真正原因并不是这个。他本以为升乡寨和砻头寨是贼人经营已久的老巢,必定积储丰富,可是他到了这里之后却发现,没有金银,没有绢布,没有粮食,没有牲畜,没有壮丁,没有年轻女人,凡是值得一抢的,全都转移到井冈山上了。董大胜带的毕竟是江西本地兵马,也不能做得太过分,他没杀那些没有逃走的老弱病残,因为官军还需要这些百姓给他们搬运物资,也没烧房子,因为这两个巡检司的房子是周围最好的,他们自己还得住呢。

在井冈山下休整了几天,官军才开始攻山,山上的闯军等得都不耐烦了,这帮南方官军办事效率实在是太低。当攻山开始之后,山上的闯军更是感到:“就这?”

官军的训练水平还不错的,队形很整齐,要是平地野战,井冈山闯军应该不是他们的对手。可是当攻山开始,他们就这么沿着唯一一条闯军没有布设竹钉的大路浩浩荡荡地走上来了,似乎认为只要这样平推,就能轻易把井冈山拿下。闯军感觉受到了严重侮辱,这是真拿我们当土匪了?

董大胜还真就是这么想的,他过去打土匪都是这么打的,从来没出过岔子,顶多就是让土匪从后山小路跑了而已。土匪逃跑的时候肯定是轻装,会把大部分财物都留下,如果他们带着财物逃跑,那么很快就会被追上,所以不管怎么样,官兵都是赚的。

但是当他们来到黄洋界下,他们立刻意识到了自己是有多愚蠢。

山路陡峭,闯军掷下的滚木顺着山势一打就是一串。火铳、弓箭、土炮一起射击,打得官军哭爹喊娘。

本来孙可望还指望官军能集结起来多冲几次,他就可以利用优势地形多杀掉一些。可没想到,这些官军的斗志这么差,第一次冲锋被打退之后,竟然一路败回了山下,在茅坪杀鸡宰鸭,大吃大喝起来。

黄洋界的地势实在太过险要,官军的火铳仰射就是挠痒痒,重炮又运不上来,何况董大胜部这种徘徊在二三流之间的军队也根本不可能装备红夷大炮,连大将军炮都没有。如果是有什么办法的话,就是用人力将一些重量较轻的臼炮扛上山,集中火力轰击哨口之后,以精锐的重甲步兵突击,打开缺口。然而董大胜既没有臼炮,也没有精锐的重甲步兵。所以他干脆就不打了,在茅坪安营扎寨,分一半的人到周围找粮食,其余的人修筑营垒,准备困死山上的闯军。

然后,田虎就来了。

董大胜就算分了一半人去打粮,兵力也和田虎相当,但是田虎仅仅占了一个突袭的优势,便已经足以决定胜利。黄洋界一战失败,令官军士气大沮。闯军刚一开始攻击,他们看到田虎率领的几十个陕西骑兵,便纷纷叫嚷,以为是活阎王带着闯军主力杀回来了。这时,孙可望等人也从山上出击,官军略微抵抗了一阵,便开始四散逃命。

董大胜还是挺英勇顽强的,他带着自己的家丁竭力抵抗,给闯军造成了上百人的死伤,最后全军覆没。但是田虎和孙可望明显感觉到,南赣部队的战术战法,甚至连戚继光都没有学全。不要说和世界先进水平,就是和北方边军相比也大大落后。他们离广东这么近,就算聘请葡萄牙教官因为政治因素做不到,难道连买铳买炮都做不到?

明军还真做不到,他们的经费是有限的,正常的预算是勉强只够在和平时期养军,规定的军饷尚不足额。为了出兵井冈山专门派捐,江西士绅还能接受,毕竟潘曾纮、董大胜有崇祯的圣旨做后盾。可要是官军想换装备,他们是绝不会出这个钱的。朝廷不出钱,士绅也不出钱,难道还要董大胜自掏腰包吗?董大胜确实可以自掏腰包,但是他自掏腰包只能限于给自己的家丁购买一些优质的鸟铳,怎么可能给全军换装。

至于各种战术战法,董大胜也不是没听说过北方边军有很多优秀的战术,可南赣明军打的都是本地的饥民、土匪,学那么多有什么用?要学新战术,就要改变原有的体系重新训练,那又得花钱,既然现有的训练水平已经够用,为什么要费这个事呢?

现在,他们终于发现自己落后了,但是也来不及了。崇祯调集的十路大军,就这样变成了九路。

此时,铅山县的密密教首领张普薇已经起事了,占了几个村子之后便建号改元,年号“天运”。江西巡抚解学龙的兵力都去镇压张普薇了,还调了福建兵协剿。以此为由,福建方面原定要派到湘南协剿的五百藤牌手缩减成了二百人。这二百人先从海路到广州,再北上湖广,广东兵为了等这二百人,迟迟未动。

广西兵已经在桂林周边集结,关宁军刚刚进入湖广境内,云南兵已经走到了贵阳,贵州兵得到的命令本来就是配合偏沅兵,所以走到偏桥卫就不动了。这样一比较,反倒是龙在田这个自带干粮的土司办事最积极。杨嗣昌等不起这帮大爷了,他决心立刻用手头的兵力发动攻击。

杨嗣昌认为,皇上很可能高估了湖广流贼的实力,虽然他们名为闯贼,实际上大部分还是本地的饥民和矿贼。李定国二十三骑荡平一府,听起来很吓人,但是也暴露了闯军真正可用的兵力十分薄弱。

杨嗣昌计算了一下现在集结在湖广战场上的兵力。他新组建的督标有三千余人;湖广兵中,罗安邦部约两千,杨世忠部约一千五百,陈上才部约一千;偏沅兵中,陈睿谟的抚标千余,闵一麟部约两千,尹先民、何一德部约两千、刘承胤、陈友龙部约一千五百。

这样算下来,现在杨嗣昌可以使用的部队大约是一万五千人。杨嗣昌认为,这样的兵力已经足以荡平湖南。贼人中的闯军老本兵绝不会太多,打乡勇和卫所兵没问题,一旦遭遇官军主力,无论野战还是城防战官军都稳操胜券。

杨嗣昌想的这些都很正确,但是如果一切都能像理论上一样顺利,流寇应该在崇祯元年就被消灭了才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