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磷火常同日色鲜 > 第3章 华亭转兵

磷火常同日色鲜 第3章 华亭转兵

作者:项天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3:20:08

第3章 华亭转兵

得知卢象升上任的消息,山西闯军便开始向南转移了,但是李自成事先嘱咐过他们,不要放弃山西,要利用山西没有其他反王主力的机会,在山西发展自己的势力,因此他们只是撤到了山西南部,在北部只留下了一些山寨。晋地多山,闯军兄弟们化整为零,占山为王。张能和武自强留在山西,赵胜、谷可成、张天琳、刘哲挑选了三千人马,加上家属和辅助人员总共五千余人,返回陕西。

当他们西渡黄河之后,却发现官军的防御意外地空虚,虽然乡勇团练的训练水平较之前又有了提高,但是真正的官军主力却不见踪影。

正月一过,在千陇山中过冬的十八路反王陆续下山,分头攻略陕西各地。李自成终究没能统一协调大家的行动,只是决定了大家从哪个方向下山,这个安排大家还是比较满意的,毕竟谁也不愿意和别人走相同的路,挤成一团。至于下山之后各自往哪里走,只得随大家的便了。

李自成只多提了一个要求,让郭应聘、郭汝磐、焦得名、孙天福这四个与他交情比较好的反王虚打“闯”字旗号,让官军摸不清闯军在哪,只得分头设防。几个比较大的反王的营地都如同一座移动的城镇,远远看上去都是乌泱泱的一片,不实际接触根本分不清楚。

闯营是最后一个出动的,下山后向东南方向进军,在宝鸡县击败官军,随后沿着渭河向东进军,在岐山、扶风、武功、兴平、咸阳五县皆过而不攻,直接攻陷了西安北边的泾阳和三原。

洪承畴和孙传庭急忙将分散在各地的兵马调回省城。闯军在西安周边劫掠了一番乡绅和秦王府的田庄,撤兵向千陇山方向折返。

闯军如此高调的行动,一下子将陕西官军的主力全都吸引了过去。众反王纷纷称赞李自成有义气有担当,然后利用这个机会攻州破县,扩充实力去了。

其实李自成这么做也有苦衷,闯军现在人数实在太多了,其补给问题不是攻打任何一个州县能解决的。只有洪承畴手上才有足以供养闯军的大宗粮食,李自成希望将一镇官兵引到千陇山区中歼灭,从被拉长的官军补给线上劫夺粮食。

可是当闯军主力撤到千陇山下的华亭县时,他们发现情况不太对,被引来的官军似乎有点太多了。

不仅仅是洪承畴和孙传庭从东边率领官军主力杀来,以祖大弼、贺虎臣为首的宁夏官兵也南下了。

祖大弼、贺虎臣、曹变蛟、左光先、白广恩、孙显祖、马科、赵光远、孙守法、费邑宰、祖杰、王泽鸿……越来越多的官军聚集到了千陇山附近。闯军将领们都意识到,这回麻烦大了。

现在进山已经没有用了,千陇山的面积并不是很大,藏不住闯军的主力。冬天能在这里休整,是因为官军不会顶风冒雪地爬山。可现在已经开春了,官军又一副志在必得的架势,就算闯军退入山中,他们也会追上来。

目前孙传庭督率的曹变蛟、左光先、白广恩、孙显祖等部已经在汧阳县集结,正准备进攻陇州,洪承畴督率的关宁、宁夏、固原兵马也到了平凉府城,离华亭只有一百二十里了。

闯军诸将有不少希望在华亭和官军打上一仗,就连李自成也有这样的想法。按照一般的兵法,此时应该在两路官军会合之前歼灭其中一路。可是李自成权衡再三,觉得此事并不好办。

现在闯军有十一个大队,每个大队的人数平均在五千人左右,而根据侦察得来的情报,官军总数不下四万,闯军在兵力上并无太大优势。

宁夏方向来的官军略弱,只有万余人,因此不少人都主张先迎战他们,如果能将洪承畴部打垮,孙传庭那边必然控制不住左光先、曹变蛟这些骄兵悍将,官军将不战自退。

但是,既然大家都能想到这一点,洪承畴就想不到吗?

当初萨尔浒之战时,明军四路大军分进合击,被金军各个击破,但那是因为四路明军就没有一路能在金军主力的攻击下坚持一天的。假如一开始杜松就能据营死守,其余三路及时配合他迅速进军,那努尔哈赤的“我只一路去”就会变成“顾头不顾腚”。分兵不是错,菜才是原罪。

李自成判断,如果闯军抢先攻击洪承畴,洪承畴必然缩入平凉城内死守。以洪承畴的本领,加上祖大弼、贺虎臣为辅,闯军想迅速破城是不可能的。到时候孙传庭从背后杀来,情况将大大不妙。

打仗不能虑胜不虑败,要是真能消灭洪承畴,横扫全陕西都有可能。可要是打不下平凉,全军覆没也有可能。

李自成与众头领研究了一下,决定放弃在华亭县与官军会战的计划,翻越千陇山向西南方进军,转移到秦州一带。

闯军的转移相当狼狈,因为粮食物资的匮乏,病亡率和伤员死亡率大大提高。他们兵分三路,分别由李自成、刘宗敏、田见秀统带,分散突围。官军得知闯军撤退的消息,迅速追击,在多地与闯军后卫部队爆发战斗。转移过程中,闯军死亡、逃散两三千人,官军仅折损三四百。

当李自成在秦州境内整顿队伍,准备应对官军接下来的进攻,却发现官军停了下来。

原因很简单:官军并不像李自成估计的那样富裕,他们也没粮了。洪承畴命令各部兵马退回平凉、陇州、汧阳就粮。翻越千陇山长途输送粮食会产生大量的运输费用,官军负担不起了,而千陇山西南的老百姓穷困已极,现在正是春荒时节,就算纵兵抢粮,也不会有太大收获。

洪承畴也很无奈,他面临的是一个无解的问题。要是只调动两三万人马,他真不敢保证打得赢已经今非昔比的闯军,可一旦出动四五万大军,粮草就会以惊人的速度消耗。因此,他只能寄希望于和李自成迅速决战,在七八天的时间内击溃闯军,可是李自成不上套,他也无可奈何。就算李自成不撤退,在华亭县死守,洪承畴也不敢保证就一定能迅速破敌,一旦打成了消耗战,他还是得撤军。

洪承畴不久前得知,他的经费又被砍了。衡州、长沙失守,桂王、吉王生死未卜,尤其是桂王,乃是当今圣上的亲叔叔,绝非一般藩王可比。皇上龙颜大怒,严令楚赣粤桂四省六督抚速速出兵进剿。同时下旨申斥洪承畴、王家桢,如何玩忽职守,竟令闯贼窜犯湖南?

洪承畴感到很冤枉,活阎王明明参加了榆林之战,许多人都可以证明,湖南又突然冒出一个活阎王来,多半是冒充的。可是他又无法解释,为什么湘南反贼的作战方式,甚至发布文告的格式都和闯军一模一样,总不能是矿贼造反之前派人来北方学习经验了吧?

王家桢就更冤了,他上任才几天啊,连活阎王是谁都不知道。

崇祯也知道,不管这些贼人是不是真的闯贼,他们能迅速打下衡州、永州、长沙三府,足见实力强悍,恐怕不是仅靠四省之兵力财力能对付的。他又命贵州兵为偏沅兵之后援,原定前往中原战场的云南石屏土司龙在田部也赶赴湖南。因为听说官军在湘江水战中败于闯贼,又调福建郑氏精于水战和山地战的藤牌兵数百。最后,命河南战场上的祖大乐、祖宽所部三千关宁军南下,接受湖广巡抚方孔炤指挥。

南方的各部兵马的开销,大部分由地方财政负担,但朝廷也不能一毛不拔,关宁兵南下的钱更是得户部出。户部哪有余钱,于是崇祯便允许他们拆东墙补西墙,从洪承畴和王家桢的经费里各砍一块来补贴湖南战场,洪承畴重建榆林镇的计划也被叫停了。

洪承畴虽然生气,却也没辙。去年榆林出了那么大的事,他还能坐在三边总督的位置上已经很奇迹了,换成别人,恐怕早就拿问进京了。哭穷也没用,现在明军同时应付辽东、陕西、河南、湖南四个战场,经费的窟窿越来越大,早晚有一天,东墙和西墙都得拆完。

洪承畴还不知道,第五个战场马上就要出现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