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磷火常同日色鲜 > 第5章 洗澡

磷火常同日色鲜 第5章 洗澡

作者:项天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3:20:08

第5章 洗澡

大家做出这样的决定并没有经过多少思考,李自成和王瑾一贯是对的,所以他们这次就是对的。所有主要头领,除王瑾外全都跟着主力西撤,留下贺宏器、马世泰、郝摇旗、贺兰、路应樗、武平孝六人,分别指挥六座城门的攻击。

前几天投降的降卒打头阵,在“投降不杀”的喊叫声中,闯军开始了攻城。在此之前,闯军还从未攻击过如此防卫森严的要塞,然而,这一仗却打得前所未有地轻松。尽管闯军的兵力只有官军的三分之一,可官军没有一点斗志,有两座城门直接大敞大开,放闯军入城。

只有尤世威、刘肇基等人的家丁试图抵抗,这些人吃得更好,居住条件更宽敞卫生,因为酒的配给更多,对于被污染的水源也接触得较少,受瘟疫的影响没有一般的营兵和卫所兵那么大。然而,一万官兵抵抗三千闯军轻而易举,千八百个家丁想要抵抗三千闯军,终归是无用。

王瑾留下的这三千人中有很多辽人,在和曹文诏、尤世禄、左良玉等部的交战中,闯军俘虏过不少辽人,因为此次战斗中要对付的官军主要是辽兵,所以王瑾也尽量让自己的同乡多留下,免得有人多说闲话。

因为火药和弓箭都不能用,家丁们的战斗力也不怎么样,辽东话、河南话、关中话、陕北话的劝降声此起彼伏,闯军又带着干燥的火药入城,将缴获的火炮拖过来准备炮击。

罗岱的家丁队长谢应龙第一个投降了,他是玩炮玩得最好的,所以也最清楚挨炮轰的后果,他手下的兄弟全是火器手,近战能力非常弱,现在没有火药,不投降就只能等死。

徐来朝在战斗中被打死,尤世威的兵马溃散,他坚持不降,自刎而死。刘肇基的指挥部遭到炮击,房屋垮塌,把他砸昏过去,要不是王瑾和当了俘虏的刘肇基的家丁们坚持要寻找他,将他刨了出来,他差一点就要在闯军烧城时被烧死。只有罗岱是陕西人,又久在河南任职,熟悉潼关地形,率领少数亲兵缒城而出,逃之夭夭。

闯军共俘虏了官军兵将近八千人,再加上城内家属、百姓,共计两万九千余人。按照原定计划,全部押入城南的山寨隔离。王瑾原本有让俘虏强制洗澡灭虱的打算,但春天的温度不算高,没有足够的燃料和保暖设备,俘虏洗澡受寒,反而更容易得病,再加上水源不足,挑水洗澡得把人累死,下河洗澡河水又没法喝了,所以只好作罢。

在一些历史时期,有一些民族的文化比较排斥洗澡,认为会导致疾病,不是完全没有道理。假如保暖措施不行,洗完澡被冷风一吹,那不是没病找病吗。一群人聚在公共澡堂里洗澡,共泡一池水,也很容易传染疾病。最初制定这些措施的人,其实是有智慧的,然而被后世一群二百五弄成了宗教教条,就变了味了。

潼关城内的物资,闯军只带走武器、金银细软和尚未浸水的粮食,趁着这几日天晴,都拿到太阳底下暴晒。其余城内的所有建筑和物品全部纵火焚毁,在放火之前,还填埋了所有水井和粪坑。

王瑾自己都觉得有些小心过甚,但和瘟疫的威胁相比,多烧几间房子也算不得什么。在这种时候,过分小心总比没头没脑地送死强。他下令再建两个营寨,一个是俘虏用的,一个是自己的兄弟用的,都是给病愈的人准备的住所。

崇祯九年四月二十六日。

王瑾长出了一口气,患病区和隔离区终于清空了。他一直担心会发现鼠疫、霍乱等更可怕的传染病,但还好没有。伤寒和感冒都是来得快去得快,挺得过去就痊愈了,挺不过去也就死了。

在最艰难的时候,闯军兄弟病倒了数百人,毕竟他们裹在脸上的只是普通的棉布麻布,和后世的医用口罩天差地远。郝摇旗和贺兰也染上了感冒,好在都很快痊愈了。这次的疫情以本时空的标准似乎也并不如何厉害,闯军士兵免疫力都不错,否则根本活不到成年,再加上对卫生比较用心,最终只病亡了一百零四人。对于整日和死亡打交道的闯军来说,这个数字很正常,平时军中也总有人病亡,大家早就习惯了。

被俘的官军病死了大约一千人,老幼妇孺死亡三千余人,焚烧尸体的浓烟日日不绝。再加上闯军攻城前病死的和攻城中被杀、逃散的,整个潼关一下子少了将近两成的人口,但是与真正瘟疫大流行时那种阖村死、阖镇死、阖城死的惨状相比,又不算什么了。

“我叫王瑾,就是你们常说的‘活阎王’。从山海关来的兄弟或许有认得我的,当初你们的总兵官还是宋纬时,我们在一个锅里搅过马勺。再早的宁远之战,宁锦之战,我也都参与过。这些天我还找到不少熟人。罗勇刚,西平堡之战时,你是罗协台的亲兵,那会儿我还是个新兵蛋子,逃难的路上见过你。何大虎,宁远之战的时候你才当兵没几天,负责拿醋擦炮,差点把手烫熟了,现在你也指挥一个炮组了。当时我是祖镇台麾下的夜不收,砍了个真虏首级回来,还挺出风头,说不定有人记得我。”

“我们在这山里躲了两个月,病也养好了,粮食也吃没了,也就该挪窝了。我知道,你们中的好些人有老婆孩子,有家的鸟儿拴不住,硬留下也不是一条心,没劲。想走的,带着自己的随身衣物和干粮,爱上哪上哪去。愿意入伙的,以后就是兄弟了,闯营的规矩如何,你们也已经知道了,不用我多废话。”

“大家都是当兵的,就算没参加过兵变,也见识过兵变,自来兵变哪有死拼到底的,大家最后还是得和,若没有家室,在哪当兵还不是一样。尤镇台没了,刘协台也得丢官回家,你们想想,回去了就能有好日子过?”王瑾故意把农民起义和兵变混为一谈了,而且官军俘虏们想的“和”是受招安,再回去当官军,这是大部分兵变的通常结果,王瑾想的“和”却是另一种完全不同是方式。

“鼎维兄,我就送到这里了。”王瑾拱了拱手。刘肇基还礼道:“承蒙头领不杀之恩,末将今生是无面目再与闯营敌对了,便如头领所说,这官也铁定是丢了,末将这便回赣榆老家去读书务农,再也不问军政之事了。”

被俘的关宁军军官基本都想走,他们在辽西有家眷,甚至有土地,自然不肯当流寇,普通士兵也有不少还是想回家,不过,那些没有家眷的士兵大批加入了闯军。潼关卫的军户自然大部分都选择留下,但不少家庭人口多、田地少,闯军烧城又坏了不少人的生计,因此也有相当一部分人想靠当闯军混口饭吃。不久之前,王瑾带人打破了华阴县城和华州州城,有一些投降的官兵参战,战利品颇多,虽然金银丝帛不能分给士兵,但这种冲进财主家里杀猪、吃米面的生活还是挺让他们满意的。至于以后还有苦日子的事,现在也不必去提。

最终,闯军收编的士兵有三千八百余人,这个数字正好,因为这些人得马上武装起来,投入和官军的战斗之战。再多的话,王瑾手下只有不到三千闯军老兄弟,未必控制得住他们。

望着刘肇基等人远去的背影,王瑾叹了口气,但愿在这个时空,刘肇基再也没有重新出山的机会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