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磷火常同日色鲜 > 第50章 读书人

磷火常同日色鲜 第50章 读书人

作者:项天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3:20:08

第50章 读书人

李自成看着面前的这位县太爷,倒是挺佩服他。

王家永五短身材,貌不惊人,据说家世也并不显赫,一个乡下小地主而已,能一路过关斩将金榜题名,爬到知县的位置上,想来也是经历过不少艰辛。敢到闯营中来谈判,胆量更是不小。

“王大人,你刚来做县令,没害过百姓,我也不想为难你,你留在这里徒死无益,还是弃官回家去吧。对外就说你暴病身亡了,这年头逃跑的县令多了,皇帝也顾不上对你穷追到底。回老家找个荒僻地方种地钓鱼,待天下太平了,再出来做官不迟。”

李自成苦口婆心地给王家永规划了出路,王家永心中苦笑,其实这条路还真行得通。这破官当着就是受罪,他的儿子已经能顶门立户了,他就算诈死躲进山里隐居,家产也不会被人夺走。将来不管谁做江山,他最不济也能安心过田园牧歌的日子。当然,他的想象力还没有丰富到能够设想出清军入关的情景的程度。本县的县丞、教谕、阴阳等官吏,在上次闯军来攻时就已经选择了这条路,卷铺盖跑路了,王家永也不是没想过要这么干。

可是王家永始终觉得,自己寒窗苦读二十载,终于谋了这样一个小官,难道就不能做些有用的事情?

刘三顾为了拖延时间,假装自己是代表洪承畴来谈招安的,可是他自己不敢来闯营,便推出王家永做替死鬼。李自成就算用耳朵想也知道,招安几万流寇这样的大事是一个七品芝麻官能做主的吗?但是反正他也并不急于攻下真宁,所以就陪着刘三顾和王家永逗闷子。

打一个县城对于闯军来说已经没有太大的意义,李自成至少要从全陕西的层面来考虑问题。整日陪着洪承畴转圈圈终非了局,得时不时找机会敲掉官军一部,才能让双方的实力对比不断变化。李自成选择围攻真宁,就是为了发挥闯军机动性的优势,将官军调动到关中平原的边缘地带来,在他预设的战场上进行伏击。

但洪承畴就是不来,气死气死气死你,不来不来偏不来。

闯营在真宁县外等了洪承畴七天,可洪承畴反而把兵力从扶风收缩回了西安附近,一点动静都没有。

洪承畴已经看开了,流寇攻破几个州县算不得什么,要是再被吃掉某个总兵、副将,那才是大事。闯军为了筹粮,不能长期深入太贫困的地区,一定得在西安周边打转,他就坐镇西安,以静制动,囤积物资。如果闯军主动靠近西安,就得在洪承畴的预设战场上与补给充足的官军进行会战。等到严冬到来,闯营没有冬季营地,就会因为饥寒大量减员,到那时,蓄锐已久、粮食被服充足的官兵再出击,定能给闯营造成巨大打击。

李自成也不可能顺着洪承畴的意思来,既然你不来找我,就只好我来找你了。

已经被闯军关押了七天的王家永被放了出来,李自成拍了拍他的肩膀:“回家去吧,你在我这儿住了这么些日子,你对上官说得清吗?刘三顾拿你顶缸呢,被卖了还替他数钱。”

王家永苦笑了一下:“多谢掌盘嘱咐,这下学生不逃也得逃了。”李自成说:“山不转水转,我记着你,等将来天下太平了,还得请你出来做官才是。”反正已经打定弃官而逃的主意了,王家永也不必再顾忌什么,可以随便说话了:“头领能破曹文诏,令洪督不敢离西安周围方寸之地,武功可谓强矣,但若不辅以文治,终究坐不得天下。天下可马上取之,不可马上治之,终究还是得用读书人才行。”李自成这样的人物总不至于说话不算话,李自成已经答应让他走了,王王家永也不怕李自成要扣下他。

王家永这话说得一点毛病也没有,没有读书人怎么可能治国。只不过,不同的人对“读书人”的定义是不同的。李自成笑了笑,指着身边的刘宗敏、刘芳亮、谷可成、张天琳、刘文兴、王文耀、李双喜、郝摇旗等人说:“先生没看出来吗,我们都是读书人。”

王家永就差把“不信”两个字写在脸上了,李自成说:“我们都识得千八百个字,四书也读过,史事也晓得。会算数,能丈田收粮;懂刑律,能断案理狱。既能挖地道、炸城墙,自然也懂得挖水渠,修河堤。这样的人,如何不是读书人?虽说公文写不来,请个师爷也不是什么难事。”

你要说他们不是读书人吧,大明的县太爷能干的工作他们也能干,说不定还干得更好。可你要说他们是读书人,他们和大明朝的读书人站在一起简直就像是两个物种。

造反这四年来,闯军头领在军旅之余学习各种“胥吏之学”,效果其实也一般,充其量只能算不是外行,达到了给真正的内行当徒弟的水平,不至于被当傻子糊弄。好在能在闯军当上头领的,至少也是千里挑一的聪明人,就算现在水平还不够,将来迟早有一天是能学会的。

王家永无言以对,如果承认这样就算读书人了,岂不是连识得字的商贾胥吏都是读书人了?要是在正常状态下辩论,李自成当然说不过王家永,但现在,王家永很明智地选择了闭嘴。

李自成说:“孔老夫子说了,读书人有六门功课,吃喝……礼乐射御书数。礼和乐我是不会,但是会开铳放箭、骑马驾车,写字算数也略通,也算得上大半个读书人吧。现在一般的读书人,只懂得礼和书,只能算小半个读书人。像卢象升那样又弄得懂稻谷银钱,又会驰马抡刀的,才叫一整个读书人。”

李自成首崇卢象升这样的人,王家永没话可说,他自己和李自成相比在某些方面还有优势,起码识字比李自成多,文章写得比李自成好。可要是和卢象升比,这就像说他没有福王有钱、没有刘芳亮会使枪一样,这不是废话吗。

王家永的层次还不够,没意识到武人读书意味着什么。明朝卫所的世袭军官也是读书识字的,这没什么稀奇的,军官家庭的子弟想进入仕途,也得像张居正、孙传庭那样走正常的科举,和普通的士绅一样是同路人。

然而,如果有人和他们接受的是不同的教育,有不同的仕进之路,又该如何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