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磷火常同日色鲜 > 第4章 军人与商人

磷火常同日色鲜 第4章 军人与商人

作者:项天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3:20:08

第4章 军人与商人

在凤阳停留了三天之后,王瑾迅速点起人马南下。至于崇祯如何拿巡抚杨一鹏、巡按吴振缨出气,就不在他的考虑范围之内了。

流寇在朱元璋的老家开仓放粮、赈济灾民,历数官府乃至崇祯本人的罪状,这是大明朝开国以来从未有过的事情。而流寇竟然未动皇陵一草一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比被流寇刨了祖坟更让崇祯难以接受。

王瑾的这番操作伤害不高,侮辱性极强。大明官府一直提心吊胆地担心凤阳、承天两处皇陵被流寇破坏,这回好了,流寇压根不稀罕。王瑾在祭典上推出的祭文广为流传,虽然只是把大明官府的行为引经据典地描述了一遍,但已经与破口大骂无甚差别了,对崇祯本人更是喻为桀纣。

崇祯的愤怒自不待言,立刻调集人马前来收复凤阳。原本驻防于南京一带的刘良佐部火速北上,徐州的尚可喜部则南下夹击,崇祯又加派京营兵马,由副将黄得功统率,南下剿贼。

无论是流寇还是官军的三路兵马,主将都是辽东出身,这倒也是个很耐人寻味的事情。

“二哥,这个活阎王王瑾,不会就是四年前大凌河的那个人吧?”尚可义看着塘报,疑惑地问道,“之前抟九来信说,他在山海关那边听说有个叫王瑾的辽军旧人,在大凌河之战时自称曹文诏的部下,带了一支来路不明的兵马前去参战,然后又凭空消失了。事后兵部向曹文诏查问,曹文诏说他从来没派过什么援兵,最后祖大寿承认这是自己吃空饷,把这件事扛下了。”

“抟九”是张鹏翼的字,尚可义不像他堂兄尚可喜这样深沉多智,是个鲁直汉子,与张鹏翼三兄弟以及李明忠交情很好,调动到关内之后,常和他们有书信往来。

尚可喜说:“如果是这样,那就有意思了,现在世人皆知活阎王乃闯将之副贰,一旦事情漏出去,便有嘴仗可打了。不过这种事从来是瞒上不瞒下,别看我们知道,皇帝却不会知道。就算知道了,也得装不知道。否则还能怎么办,为了这么离谱的理由把祖大寿逮进京城?经过己巳那一次,皇帝已经学乖了,对付这些手握重兵的大将,他得悠着点。”

尚可义叹道:“先失了大凌河,又失了旅顺,辽东国土越来越少,我们辽人却还要跑到南方来拼个你死我活,这是何苦。我他妈就不信,偌大一个大明朝,连招安几万流寇的钱都凑不出来?”

尚可喜说:“你还别不信,就是凑不出来,否则咱们东江的军饷早就发齐了,还用得着兵变这么多次?我们不像黄得功、周遇吉、孙应元他们是天子亲将,皇帝没给过我们什么恩,我们也犯不上在这儿忧国忧民。流寇和鞑子不一样,原本也是官军中人,将来要是有办法联系,还是可以坐下来谈生意的。所以这次南下,我们的宗旨就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就跑路。除非流寇要打徐州、淮安,别的事都和我们没关系。如果可能得话,设法抓几个流寇或者找到他们的眼线,和这个活阎王联系一下。假打几仗,我们有功劳可报,他们自去打家劫舍,有什么不好的。”

尚可义喜道:“对,对,不打最好。要是让兄弟们死在这个地方,那真是不值。”

这些年来,尚可喜变得越来越油滑,越来越不像个军人,而像个生意人。原本在东江时,他便利用职务之便走私朝鲜货物,如今来到徐州,靠着大运河,生意更是做得风生水起。借着镇压会道门,尚可喜以十分狠辣的手段重创了当地的漕帮,南到淮安,北到济宁,都被他插手。

然而,尚可喜毕竟还不是后来那个在广东分藩开府的平南王,他长期待在辽海,对于内地的政局还是不够了解。大运河连接着明朝的政治中心和经济重心,这条线路上的走私生意涉及无数的势力,这些人的能量远不是一个积贫积弱的朝鲜国王可比。尚可喜从他们口中夺食,还使用了不少见不得人的黑手段,已经为自己埋下了隐患。

尚可喜隐约意识到了这一点,但是他并没有解决方案,这些影响力足可以干预朝政的大佬,根本不是他区区一个副将能够对付的。所以他的办法就是捞了钱便赶快走,找个机会调离徐州,也就躲开这些事情了,不要等着别人把自己赶走。

此番尚可喜南下,自然是一个流寇也见不到,王瑾不会闲着没事和明军的主力去硬碰,他有更大的打算。

闯军离开凤阳之后,先是攻下了凤阳府城东南方的定远县。先头部队逼近滁州,做出要攻打南京的态势,另有一些侦骑出现在了盱眙县,令大运河上的重镇淮安府一日三惊。一时间,江淮一带的明军全都被调动了起来,全神戒备,防止流寇来袭。

然而王瑾只是虚晃一枪,他离开定远之后,便转道西南,直扑庐州府城所在的合肥县。

庐州既为府城,自然戒备森严,知府吴大朴也是颇有能力之人。王瑾没有攻城武器,如果强攻,短时间内是不可能破城的。王瑾派出谢澍率领一些兄弟假扮商贾,在吉庆玉的部下的带领下混入城中,侦得的情报是府城戒备森严,而且士绅也比较团结,以一个叫李玉卿的秀才为首,捐出了不少钱。

团结的士绅加上能干的官员,二者一结合,城便很难打了。而且吴大朴和李玉卿还不是赃官劣绅,反倒名声不错,城内官民矛盾也没尖锐到老百姓要造反的地步。再加上凤阳失守,西边的霍山、六安又遭到张献忠和罗汝才的攻击,庐州守军已经有了戒备,不可能再用偷袭战术了。

原时空的这个时候,也有一支农民军攻打庐州。首领据说叫“混天王”,但以王瑾推断,不太可能是混天王郭应宾,倒是惠登相的嫌疑更大。第一是原时空的惠登相此时也在这附近活动;第二是惠登相的绰号有时也叫“混天星”,被误认为“混天王”是很有可能的;第三是这支部队的作风也像惠登相,他们在庐州城外烧杀抢掠,还杀死了一些投降的乡勇,激起了城内的敌忾之心,最后被吴大朴击退了。

王瑾因为朝廷不给饭吃而造反当然是没错的,可吴大朴抗击惠登相又有什么错呢?既然都没错,他们又为什么成了敌人呢?

思来想去,王瑾还是放弃了攻打庐州的计划,此时的农民军要攻城还是得看运气的,不可能每座城都打得下来。他撤回卧底,率领闯军绕过庐州,前往舒城县与张献忠、罗汝才会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