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磷火常同日色鲜 > 第12章 汉江源

磷火常同日色鲜 第12章 汉江源

作者:项天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3:20:08

第12章 汉江源

按照联军以往的经验,只要他们动了,官军就得追,只要官军追了,就会露出破绽。照常理来说,洪承畴、左光先这种办事积极的官员应该会比较踊跃地追击才对,可为什么这一次他们偏偏不动?

陈奇瑜出任五省总理,倒给洪承畴提供了一个便利。陈奇瑜才是负责人,洪承畴只是来帮忙的,就算打了败仗,只要不是洪承畴亲自指挥的,就怪不到他的头上。不过,仅限于县城失守这类的小败仗,要真是出现汉中甚至西安失守这样的大事,洪承畴也逃不了干系。

这样一来,洪承畴的行动就自由了很多,他可以不去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而是从整体战略上来考虑问题。

一味地追在流寇后面,就算追上了,也无法取得歼灭性的战果,所以洪承畴更希望能迎头堵截。闯军众头领不知道的是,宁夏总兵贺虎臣的人马已经在南下的路上了。

“总镇,我还是想不通,套虏内讧,不正是我们建功立业的好机会?”官抚民与贺虎臣争论此事已不是一次两次了。贺虎臣很是不满:“为将者当听上官调遣,岂容挑三拣四。套虏之事,关涉全陕大局,哪里轮得到你多嘴。”

贺虎臣拿官抚民很没办法,他是保定人,天启六年才调到陕西,而官抚民却是榆林人,出身于本地世家,官职虽低,在军中的威望却比他更高。

官抚民的父亲是前任延绥总兵官秉忠,官秉忠长期驻防陕北,所有军功全是与河套蒙古作战得来,多次挫败过河套蒙古的入侵。万历四十三年,他在抗击蒙古时抢了延绥总兵杜松、宁夏总兵杜文焕叔侄的功劳,于是杜氏抓住他之前打的几次败仗弹劾,把官秉忠赶走了,他的职务由杜文焕接任。

万历四十六年,因为辽东战事吃紧,官秉忠被调到辽东参加萨尔浒之战,但是负责留守辽阳,没有直接参战。战后不久,官秉忠便病倒了,辞官回乡,不久便即病故。

官抚民成年之后,便在宁夏军中任职,与河套蒙古也是多年的老对手,他的亲朋、部下有很多都在和蒙古人的战斗中阵亡。这一次河套大乱,他认为正是打击蒙古各部的好机会,应当趁机出击,将被打散的蒙古部落或消灭或收编,不能坐视贺兰部壮大。

贺虎臣并不是奸佞之人,但他是明朝的死忠,极为顽固,而且全家都是如此。他的四个儿子贺赞、贺诫、贺诚、贺诠都像一个模子里刻出来一样,满脑子的忠君爱国、服从命令。

作为一个军人世家,很多时候这种品质很好,在国家遭受侵略的时候,这样的军人会毫不犹豫地和外敌战斗到底,就像另一时空,贺虎臣牺牲在和察哈尔人的战斗中一样。可是在内战中,这就不见得是好品质了,尤其是在上司是洪承畴的时候。

官抚民很不服气,但贺虎臣是他的上官,他也没有办法。他对于流寇的印象还停留在几年前,不过就是一群饥民、逃兵饿极了杀几个财主、抢点粮食罢了,这种小事,能和陕西军人二三百年来的死敌河套蒙古相比?

李自成和张献忠都不知道贺虎臣和官抚民的到来,刘芳亮和李过当然更不知道。此时的他们,正站在嶓冢山的山顶,向东眺望。

“这里就是汉江的源头了,赶快画下来,我们在这里不会停留太久。”李过指示着文书。闯军的随军文书还有一个任务,就是绘制行军沿线的地图。

地图绘制是一门很复杂的学问,传统文人干不来这活,王瑾略懂皮毛,画出来的东西勉强能看。他把自己知道的尽量教给了军中的文书们,虽然现在他们画出的地图依然有很多凭感觉瞎画的成分,但至少该有的元素都有,而且能看得懂。没有专业的测绘人员,也只能这样凑合了。

刘芳亮合上王瑾给他们的小册子,向东望去:“顺着这条河,就一直能到大海了?”在分兵之前,王瑾给了闯军头领们几本地理册子,把他记得住的地理资料都写了进去,他没法凭记忆去画地图,只能用文字写下来。

“是啊,大海。三年前的时候,山西还像天边一样远,可是现在,我们已经转战了几千里。”李过感慨道,“高杰说他跟着王瑾去辽东时,在山海关见过渤海,和渤海比起来,黄河就是条小水沟。但是王瑾说,渤海顶多算个湾,和真正的大洋比起来,根本就是个洗澡盆。”

刘芳亮笑道:“那他还真厉害,我这辈子都是河里洗澡,从来没用过洗澡盆。”

李过说:“不知怎么的,王瑾总是觉得我们是什么了不起的大人物,觉得我们能干成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嘿,我都不知道自己有那么大的本事,他倒是深信不疑。”

刘芳亮说:“我倒觉得我们本来就该是大人物。那些我们的手下败将,也不乏有真本事的,可他们的本事大不过我们。这个国家本来他们说了算,结果变成了这副鬼样子,那就该换我们。”

“要换人,得先把洪承畴干掉才行,我们才刚让他打得老惨。”李过可没有刘芳亮那么乐观,“最近洪承畴的行动格外诡异。我们是流寇,动起来我们就不怕,但是他现在以静制动,就有麻烦了。”

“我们遇到的麻烦还少吗,活着就是麻烦,只要不死就能解决。”刘芳亮满不在乎,“区区一个洪承畴,挡不住我们。”

李过伸了伸懒腰:“顺着这条小溪一直往前,就是汉中、郧阳、襄阳、承天、武昌、九江、安庆……直到南京,出长江口,便是东海。既然王瑾非觉得我们是这块料,我们就去看看吧。我有个大胆的想法,你想听听吗?”

“我怎么记得我的胆子一直比你大啊?说说吧。”刘芳亮看了看文书手中的地图,“正好我也有个想法,看看我们两个的主意是不是一样。”

李过附在刘芳亮耳边,低声说了几句,刘芳亮哈哈大笑:“好!好!这一回,看他洪承畴还怎么以静制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